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假如王莽、魏忠賢和蔡京也砸缸,會不會比司馬光更有名呢?

假如王莽、魏忠賢和蔡京也砸缸,會不會比司馬光更有名呢?

司馬光砸缸的事早在兩宋時期就被人們津津樂道,後來被元朝官修的《宋史》鄭重地寫入其傳記,說「(司馬)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這背後其實有一個疑問:一個稚童做的事何以能流傳千古呢?

這與事件本身的魅力有關:如此絕妙的點子,這麼勇敢和果斷,而主人公竟是一個稚童,自然會被眾人傳頌。不過,對比王莽、蔡京等人的作為就能看出,司馬光砸缸的故事能流傳千年,與司馬光本人也有很大關係。

篡漢的王莽被儒家打入亂臣賊子之列,至今還是野心家的代名詞。但是王莽重權在握時其實也做過一點兒值得稱頌的事。他的次子殺死了一個奴婢,他的處理方式就很好。在當時,奴婢的生命賤如螻蟻,殺死一個奴婢猶如踩死一隻螞蟻,何況王莽的權力地位在當時堪比皇帝。然而王莽沒有放過次子,痛責之後令次子自殺以抵罪,震驚了西漢朝野。此事在今天讀來仍讓人心生敬佩。

魏忠賢作為明末政壇的毒瘤,罪行滔天,罄竹難書,但他也做過一件令天下人折服的事:他母親的族弟劉某是惜薪司的宦官,有一次殺害了一個無辜的和尚。殺人是大罪,但劉某仗著外甥乃「九千歲」的權勢,自以為殺個小和尚根本算不了什麼事,魏忠賢卻勒令劉某自盡以抵罪。

蔡京是被釘在歷史恥辱柱上的奸相,北宋滅亡與他脫不了關係。但是蔡京也曾為家鄉福建莆田做了一件有千秋功德的事—建成了木蘭陂水利工程。在此之前,每到汛期尤其是颱風季節,海水倒灌,木蘭溪一帶的農田全都會變成寸草不生的鹽鹼地,溪水澀咸,人畜無法飲用。而工程建成後,這一帶很快變成了魚米之鄉,「衣食莆口十萬家」,惠及一代代父老鄉親。木蘭陂至今仍發揮著作用,並被列為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不過,王莽、魏忠賢和蔡京做的這三件好事如今只能躺在故紙堆里睡大覺,除少數專業研究者外,很少有人知道。最可憐的是蔡京,今天的木蘭陂紀念館裡立有為這個水利工程做出過貢獻的四個人的塑像,唯獨沒有「木蘭陂大半皆蔡京之力」的蔡京,甚至連他的名字都不提。箇中理由也很簡單:王莽、魏忠賢和蔡京都是被歷史否定的反面人物。

司馬光則不一樣。他品德高尚,幼年便譽滿鄉鄰,之後求學也好,做官也罷,為人溫良謙恭又剛正不阿,蘇軾贊他「忠信孝友,恭儉正直,出於天性」。司馬光在韋城(今屬河南安陽)做知縣的時間很短,卻收穫了「政聲赫然,民稱之」的讚譽,說明他有傑出的施政能力和強烈的愛民情懷。他學富五車,以「日力不足,繼之以夜」的精神砥礪自己,終成一代大儒。

對比王莽、魏忠賢和蔡京的人生,很明顯,司馬光砸缸之所以能流傳千古,根本原因在於司馬光是一位歷史巨人,當時和後世的人們都愛戴他、敬仰他,於是他幼年的一件小事也能在民間不脛而走,有口皆碑。假如司馬光的名聲如他的同僚蔡京那樣遺臭萬年,砸缸的故事很可能同樣會無人問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風明月逍遙客 的精彩文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下】:西方媒體報道中的蔣介石之死
當「毒」成為武器:從古代「下毒」到近代「制毒」

TAG:清風明月逍遙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