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東北軍遇危機時蔣介石袖手旁觀,中原大戰張學良為何還要出手相救?

東北軍遇危機時蔣介石袖手旁觀,中原大戰張學良為何還要出手相救?

張作霖在「皇姑屯事件」從被日本關東軍炸死,自此張學良便接替了東北大軍主帥的位置,掌握大權。他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改弦更張,在東北升起了青天白日旗。

當時馮玉祥的西北軍、閻錫山的晉軍和李宗仁的桂軍都依附了蔣介石。但這也只是表面的統一,背地裡都各懷鬼胎,有些自己的如意算盤。而對於老蔣更是希望能夠削弱地方軍閥的勢力,以此增強自己的統治。

東北易幟後,張學良與蔣介石見面,給予他很大的鼓勵,讓他積極奪回日俄在東北的利益,必要時可以採取武力爭奪,而中央軍定會援助。張學良聽了這一番說詞,自然信心滿滿。卻不知,這是老蔣的陰謀,他巴不得東北軍與日俄都得兩敗俱傷,以坐收漁翁之力。

於是張學良變從鐵路入手,要知道鐵路當時而言,那便是最大的利益保障,無論誰擁有了鐵路權,就得了一座金山。張作霖在時,東北的鐵路權一直被日俄攥在手裡。大帥想派點入關,都要經過他們允許才能弄幾節火車皮。這種看別人臉色的日子,張家父子也都受夠了。

1929年7月,就在東北軍易幟的幾個月後,張學良下令將中東鐵路的蘇籍工作人員全部逐出,武力收回了鐵路權。中東鐵路是沙俄為了爭搶東北資源,從西伯利亞一直延伸到大連的一天鐵路。清末時期,因為日俄戰爭爆發,沙俄敗後將長春到大連的一段鐵路割給了日本。而清朝又無能軟弱,只能聽從擺布。此後這條鐵路便一直由多方共同擁有,然而主要調遣權還是歸日俄列強。

這次武力收回,俄方肯定不同意,於是在吉黑邊界發生了戰爭,雙方投入了大約20萬兵力。但是結果顯而易見,東北軍戰敗,傷亡近萬人。而當初承諾出兵相助的老蔣,戰爭持續五個月卻始終不見向山海關派出一兵一卒。張學良見援軍無望,只好調停,同意恢復原來的合作方式。

然而不久後,馮玉祥、閻錫山和李宗仁等軍閥組成反蔣聯軍,因此中原大戰爆發。兩軍投入的兵力超過百萬,而且時間長達數月,戰事一度陷入了僵持階段。此時只有張學良的軍隊置身事外,無論哪一方爭取到三十萬的東北軍,將取得決定性勝利。

各方的代表為了拉攏張,都開出了誘人的價碼,然而張學良最終站在了老蔣的一邊。當時蔣的軍隊已經打進濟南,局勢對蔣有利。東北軍只需出關收拾殘局即可,不費一兵一卒就佔了京津地區。同時閻、馮、李的聯軍只是暫時聯盟,即使戰勝也始終因利益再起戰事,這也是少帥不願看到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手相 的精彩文章:

最會持家理財的女人手相
最有後福的老好人手相,你家中是不是也有這麼一位?

TAG:手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