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林鳳祥率2萬太平軍北伐,為何最終會全軍覆沒?有個因素很關鍵

林鳳祥率2萬太平軍北伐,為何最終會全軍覆沒?有個因素很關鍵

一提起太平天國運動,就不得不說起那場著名的北伐戰爭,據史料記載,公元1853年,太平軍攻佔南京,並且定都天京,建立太平天國之後,形成了與清政府劃江而治的政權。隨後洪秀全派林鳳祥和李開芳率領2萬精銳將士,進行北伐,在最開始的2年里,北伐軍勢如破竹,先後橫跨6個省份,並且斬殺7萬清軍,都快逼近京城了。然而可惜的是,由於兵力太少,清廷不久之後便聚集重兵,在馮官屯等戰役中打敗了太平軍,林鳳祥和李開芳先後戰死,2萬將士基本上全軍覆沒。這可以稱得上是太平天國的第一次大失敗,那麼為何太平軍北伐不全力以赴呢?為何只派出2萬將士呢?大家要知道,當時太平天國建立南方政權之後,實際上是把南方作為了自己的根據地,而新政權內部的後勤和財政,以及賦稅問題都沒有得到解決。再加上各路清軍正在圍剿太平軍,此時根據地內部都面臨著嚴峻的情況,自然北伐就不會成為太平天國優先的選擇方向。除此之外,太平軍的主要兵源都是南方人,他們也不願意遠征,當然抽調一部分的力量去北伐,能夠刺激清廷,並且解除清廷對天京的包圍,然後太平軍就可以在南方打敗清軍,鞏固已有的地盤和人口。

因此當時太平軍的主要戰略方向還是西征和東征,並非是北伐,不過可能讓洪秀全都沒有想到的是,此時的清軍居然毫無戰鬥力,區區2萬北伐軍幾乎都快打到了京城近郊了。那麼為何只派出2萬人呢?大家都知道,當時太平天國軍事的最高決策者其實是楊秀清,因為發動起義以來,太平軍進展過於順利,使得楊秀清對於局勢的判斷過於樂觀,認為2萬北伐軍就可以直搗北方。如果北伐一旦成功,南方太平軍再穩固好自己的根據地,那麼天下就會落入太平天國手中。除此之外,雖然太平軍號稱50萬,但真正能作戰的應該只有10萬,這2萬北伐軍雖然人數較少,但都是精銳中的精銳,戰鬥經驗十分豐富。而且當時楊秀清派2萬北伐軍進攻北方,後續也打算再派部隊前去增援,只是不幸的是,當時西征軍也陷入到困境,並不能抽調力量去支援北伐軍。並且北伐軍距離大本營過於遙遠,即使想支援,也是愛莫能助了,那麼林鳳祥率2萬太平軍北伐,為何最終會全軍覆沒?其中必定有深層次的原因。

首先當然是人數太少了,雖然這2萬人都是太平軍的精銳,但他們面對的卻是整個北方的軍事力量,清廷完全可以集中半個國家的力量來對抗這2萬人。其次,後勤補充根本就跟不上,大家要知道,因為北伐軍只有2萬人,即使攻佔城池之後,也無法守衛,只能就地補充,隨後棄城而去。如果在北伐軍前期順利的時候,楊秀清立即調兵前來支援,那麼還有可能北伐成功,後來冬季來臨之後,北伐軍大部分都是南方士兵。面對冰天雪地的戰場,自然是十分不習慣的,最終全軍覆沒,其中因為受傷而減員就達到了三分之一。最後這個因素很關鍵,這便是戰略上和戰術上的失誤,北伐軍可是孤軍深入,基本上把自己送上了絕路,後來果然北伐軍在天津就遭到西面八方清軍的圍攻,而援軍根本就趕不過來。此時的北伐軍居然選擇了固守待援的方案,還幻想著和援軍一起內外夾擊清軍,大獲全勝,實際上已經失去了戰爭的主動權,並且也沒有發揮出太平軍擅長的野戰。最終在一次次的突圍中,全軍覆沒,當然北伐軍在進軍途中,大肆摧毀廟宇和佛像,逼迫百姓信仰上帝,導致民心盡失也是其中的一個原因。

筆者認為,洪秀全在建立太平天國之後,派出一定的力量去北伐,還是有必要的,至少可以牽制住大量清軍,為南方的東征和西征取得勝利創造條件。而且從實際情況來看,北伐軍在前期可謂是進展順利,只是沒有等到援軍的來臨,再加上沒有良好的後勤補給機制,最終給了清廷死灰復燃的契機。當然洪秀全等最高領導層在南京城中過著貪圖享樂和不思進取的生活,內部也開始爭權奪利,並且逐漸腐敗,也使得北伐軍失利。這足以證明,洪秀全等農民階級是提不出先進綱領和方針,不能拯救萬民於水火的,不過他在對待西方列強的問題上,倒是挺強硬的,還有些許愛國之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閑談 的精彩文章:

李世民如此愛惜人才,卻為何要堅決殺掉單雄信?事實原來是這樣
二戰時此人造成29萬日本人死亡, 被人質疑時, 說一段讓人感動的話

TAG:讀史閑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