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電子行業深度報告——中國電子地位難以撼動

電子行業深度報告——中國電子地位難以撼動

核心觀點

中國電子產業發展快速,整體出口美國比例不高:中國電子零部件出口美國比例整體不高,其中在電子材料和電子器件的出口比例均為 5%左右。我國出口主要流向中國香港、中國台灣、韓國等地。

中國消費電子終端受美國影響小:1)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消費電子生產大國:中國品牌手機廠商的市場份額接近 40%,前十二品牌中國占 8 席。中國 PC在全球銷售佔比近 21%,聯想為全球市佔率第一的 PC 品牌廠商。2)徵收關稅對中國消費電子終端影響較小:華為、小米、OPPO、Vivo 等國產手機品牌的本土銷售佔比約六七成,近年來出口也是以印度、東南亞和歐洲以外地區的市場為主。目前出貨到美國銷量佔總出貨量 1%不到,因此,美國對中國手機廠商的制約甚小。

中國電子產業鏈的一體化及成本優勢無法替代:中國已形成一體化產業鏈壁壘:參考消費電子終端手機和 PC,其中晶元、顯示屏、觸摸屏、機械部件、攝像頭模組、電池等是最主要的成本構成,中國企業在電聲器件、觸摸屏、面板、手機處理器、電池等多個領域已躋身全球領先行列,其他領域也正逐漸縮小與全球龍頭的差距,已形成全產業鏈布局優勢。

電子產業發展快速,整體出口美國比例不高

中國的電子企業近年來持續高速發展,最初得益於勞動力成本優勢,但近年來逐漸升級為在成本、資金、供應鏈、技術和人才等方面均具備全球領先實力,出口不斷增長。

但根據電子信息產業統計,中國曆年在電子領域出口美國比例整體不高,其中在電子材料和電子器件的出口比例均為 5%左右,而電子元件和電子儀器設備的出口比例也低於 20%。我國出口主要走向中國香港、中國台灣、韓國等地。

消費電子終端受美國影響小

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消費電子生產大國

消費電子主要集中在手機、電視、PC 等領域,而在下游終端佔比最高的智能手機領域,中國銷量顯著超越美國。中國智能手機市場規模近年來持續高速增長,遠超行業平均個位數增長的水平,這與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高速發展的電子配套產業鏈、通訊基站等基礎設施的完善都密不可分。

按照品牌廠商影響力來看,全球智能手機製造前 12 強中有 8 家中國公司,中國品牌手機廠商的市場份額接近 40%。

PC、電視等領域,中國在全球的地位也是名列前茅。以 PC 為例,中國在全球銷售佔比近 21%,聯想為全球市佔率第一的 PC 品牌廠商。

徵收關稅對中國消費電子終端影響較小

近日華為等國產手機廠商在美國銷售遇阻,但美國市場目前對國產手機品牌影響微小。根據 IDC統計數據,華為、小米等目前出貨到美國銷量極小,佔總出貨量 1%不到,而 OPPO、Vivo 雖然沒有統計數據,但美國銷量幾乎沒有。國產前幾大手機品牌以本土銷售為主,佔比約六七成,近年來出口也是以印度、東南亞和歐洲以外地區的市場為主。因此,美國對中國手機廠商的制約甚小。

中國電子產業鏈的一體化及成本優勢無法替代

從電子終端產業鏈角度來判斷中美貿易關係影響。電子終端生產主要由元件製造、零部件製造、整機組裝環節組成。

中國電子產業一體化程度高。中國的電子企業隨著近年來的高速發展,已由最初的勞動力成本優勢,逐漸升級為在成本、資金、供應鏈、技術和人才等方面均具備全球領先實力的廠商,已形成全產業鏈的全面優勢。在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智能終端領域,中國均形成了完善的產業鏈結構。

投資機會判斷

半導體領域需加快國產化進程

在半導體領域,目前大陸在封測領域排名靠前,IC 製造奮力追趕,IC 設計逐步加強過程中,但上游的設備、材料目前仍依賴美國、日本等進口,半導體整體仍需加快國產化進程。

根據「中國製造 2025」的目標,IC 設計在 2020 年和 2025 年的自給率將分別達到 40%和 70%,晶圓製造和封裝測試環節產能和上游材料及設備的國產化率將不斷提高。

國家政策支持力度加碼,半導體產業戰略地位提升,國產替代趨勢確立, 建議關註上游的兆易創新(603986,買入)、北方華創(002371,未評級)、江豐電子(300666,未評級)。

LED 受美國影響較小

LED 板塊雖然海外出口有一定比例,但據我們了解,整體出口美國佔比非常少,即使是下游顯示屏企業,例如利亞德,雖然美歐銷售佔比近 30%,但其在美歐可通過歐洲生產,美國子公司銷售,受政策影響較小。因此,我們繼續推薦三安光電(600703,買入)、華燦光電(300323,買入),建議關注下游小間距龍頭利亞德(300296,未評級)。

消費電子非直接出貨美國,當前整體估值歷史底部

目前 A 股相關消費電子上市公司股價波動後,估值已處於歷史底部,核心消費電子產業鏈的平均增速 33%,但 2018 年平均估值僅有 14 倍。我們看好並推薦具備消費創新、增速可持續的歐菲科技(002456,買入)、合力泰(002217,買入)、信維通信(300136,買入)、環旭電子(601231,買入)、藍思科技(300433,買入)、長信科技(300088,買入),建議關注欣旺達(300207,未評級)。

面板、PCB 海外替代空間大

面板國產化進程加速,海外替代空間大,建議關注具備國家戰略地位的京東方 A(000725,未評級)。

PCB 近年來產業從日韓台轉移大陸趨勢明顯,建議關注美國收入佔比較小,並且擴產速度快的勝宏科技(300476,未評級)。

風險提示

貿易戰若發生,對電子行業整體出口會有影響,收入或利潤都會下降;

若半導體國產化進程速度慢會一定程度影響國內電子產業發展速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方贏家 的精彩文章:

軍工行業深度報告——看好具有競爭優勢和確定性市場的北斗產業

TAG:東方贏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