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哈哈哈!不考試不補習,數學考17分,被牛劍錄取的雙胞胎,抱歉我要出來抓一抓馬腳

哈哈哈!不考試不補習,數學考17分,被牛劍錄取的雙胞胎,抱歉我要出來抓一抓馬腳

DrBing | 教育


前陣子,一對美貌的19歲雙胞胎姐妹,登上了杭州某快報的版面。隨即引起廣泛討論,因為其賣點是「非傳統學霸」(俗稱:學渣)拿到了牛劍的offer。

文章中心思想可概括為:

1.成績差,不考試不補習,充分發展興趣

2.家庭幸福開明包容,不說成績,不求結果

3.靠」好性格「拿到牛劍offer

文中有段特感(蠱)動(惑)人心的: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尊重、欣賞和愛的環境中,爸爸媽媽非常開明,如果別人家是放養式教育,我們家就是"放生"式教育。我們從來沒有上過任何除了興趣外的補習班,爸爸媽媽對我們三個孩子學習上的要求是只要問心無愧就可以,不管考得多糟糕,他們都不會責怪我們。別人利用寒暑假上課,我們的寒暑假是和媽媽一起環遊並探索世界,和成績相比,他們更在乎的是我們身心健康、為人處世和熱愛生活,我們是在一個充滿尊重、欣賞和愛的環境下長大的。"

疼娃的媽肯定感動得烏拉拉一片:雞什麼娃啊!隨便養養,自己就能成才的啦!

wait,你確定故事的真實性?

傳統認知中,要上名校,無論中外,都是頭懸樑錐刺股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一個數學能考17分的,能叫低資質人士了吧?開開心心佛佛系系地,靠「好性格」那麼玄幻的東西,就能拿到名校offer?

必有貓膩!

所以作為一個不正經的科研出身人士,讓我帶領大家一起深入展開研究。

首先讓我們提取一些可疑句子分析:

1.強調何等不注重成績,何等學渣的:

「幼兒園時爸媽索性就讓我們在家學習了,經常帶我們出去旅遊。」

「之前成績真的非常差。全年級300多名同學,妹妹倒數第二、我倒數第三數學考過17分"

2.強調如何靠「好性格」取勝:

「劍橋本科申請壓力非常大。。。但可能他們可能沒見過我這種奇葩,我和他們聊到塔羅牌神秘學,還和他們一起聊運動以及對政治的看法,和面試官聊得很開心,聊完加了facebook。"

我們最大的優點是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心以及心態非常樂觀,就像打不死的小強,每天嘻嘻哈哈。

3.強調如和「非常規」:

打算報考哲學系

姐姐剛到英國兩周,正在大英博物館裡深入探索西方美術史,妹妹最近剛到北極,暫時無法聯繫。

妹妹的課外生活非常豐富:滑雪、長跑、觀星,花了她大部分的時間。。對考古感興趣,曾經研究過古波斯楔形文字,她可以看懂部分古波斯語的歷史文獻,曾隨業餘考古學家隊深入尋找海底古國——亞特蘭斯。

看完這些基本描述,哈哈哈哈誰過來扶我一下,我已經腰疼得爬不起來了!哲學,美術史,觀星,考古,楔形文字,逼格還能再高一點嗎?

並不能,因為已經頂格了。

早在二十年前,我Bing爸爸已經看穿了一切:一個家庭的實力(財力+權力),完全顯示在孩子的專業和興趣上。實力越雄厚,專業和興趣就要越「沒用」,就業面越窄,畢業即失業那種,逼格就越高就是了。

逼格排序如下:

1、現代古典學-PPE

(Philosophy, Politics and Economics)

又稱君王的搖籃,學它的必定就是要治國齊天下的。(前提是你要有個君王爸爸)開設的也都是超級大學:牛津,倫敦政經學院,倫敦大學學院,耶魯,賓大,杜克等我國北大近年來也開了

2、文史哲

同上,聖賢路線養娃,成不了君王也能當個大學者(成功案例:維根斯坦)

3、考古,天文,天體物理,動植物,地質,博物學,語言學、人類學等等

反正離經濟社會越遠越好,說明勞資不靠工作吃飯,勞資根本不用工作,勞資就是沉浸在自己奇離古怪的興趣裡面,不用吸食人間煙火的啦,哼!(成功案例:達爾文)

栗子

小布希:耶魯大學歷史學士學位

聰聰:倫敦大學學院(UCL,世界排名第七)哲學學士

凱特王妃,聖安德魯斯大學(英國排名四)藝術史學士學士

有一些爹媽,打娃出生,就沒想過要讓娃畢業後找工作賺錢這麼庸俗低級!他們的配置是:「TOP5名校」+「打死都找不到工作的專業」,形成一個:

亮瞎眼鈦合金級超高端配置

「懂了么?」「嗯」我點點頭。然後,我爸就默默地幫我報了計算機,死窮屌的專業。

說白了,這對雙胞胎姐妹是一個「燒錢式教育」的成功案例,文章想盡一切辦法隱瞞這個家庭「非常有錢」的事實,而把教育的成功歸功於她們父母的「放生式教育」、「不強迫孩子上補習班」、「保護孩子自尊心」等雞湯滿滿的「家庭素質教育」!

既然你們要遮遮掩掩的,那就不要怪我不厚道,把事實拿出來抖一抖咯:

兩姐妹的父母職業:

當然做企業也有跳樓的,有負資產的,有年入百萬,千萬或過億的,遐想空間很大。肯定不是年收入20W見天花板的工薪族就是了。

兩姐妹的小學:

是普通家庭孩子擠破頭也進不去的「貴族學校」溫州實驗小學,只招收機關一幼、二幼、四幼這三所機關幼兒園的學生。基本上是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子女。

兩姐妹的初中:名為「綠城育華學校」的一所貴族中學,並且還是學費近8萬/年的專門給「有出國意向」孩子提供定製教育的「睿勵班」。

看這一身校服,其實已經說明了關於這所學校的很多東西。

兩姐妹的高中:是美國私立高中「白山中學」,按照學校官方網站上給出的最新數字,其國際走讀學生的學雜費約5萬美元1年(約30萬人民幣),國際寄宿生的學費逼近8萬美元一年(即50萬人民幣),不包其他生活費,課外活動費,社交活動費等雜費……

兩姐妹的愛好:

滑雪,網球,觀星,環遊世界旅行,全部是燒錢式興趣。普通家庭孩子高中畢業旅遊最多去趟三亞,好點的去趟新馬泰,還得跟團。人家去的是北極。我一個朋友去年剛去過北極旅遊看極光,花費大概是十萬人民幣。

普通家娃唯一的高端愛好,估計只有看書了吧。。。

「別人利用寒暑假上課,我們的寒暑假是和媽媽一起環遊並探索世界……」這一句本想用來彰顯雞湯精神的話,卻把家庭的財力的狐狸尾巴露得太顯眼。。。

相信讀到這裡,再回過頭來看文章一次次強調的「放生式教育」,「念書不上補習班更看重玩兒」等「素質教育」的情節,恐怕會覺得,這篇報道的記者,你是不是實習噠?

我並不是想否認這對姐妹的優秀,也不是詬病他們父母「不求結果的放生式教育」,但寫手啊,你不能不考慮「財力雄厚」這個前提,不能掩蓋孩子可以在師生比1:3,連助教都是名校畢業的私立學校得到細心的照顧,而不是在師生比1:50的公立學校,與千萬人在高考中嚴酷競爭!

這對中國絕大多數經濟收入在中位線的家庭來說,這對姐妹的成功和成功模式,的確沒有任何可複製性。就好像當年複製《哈佛女孩劉亦婷》的全軍撲街一樣。

有趣的是,這次,這盛行了多年的雞湯,終於全面失效。看到這次廣大網友的回復,真正發現時代變了,廣大人民的智商提高了,雞湯唬不了人了,群眾的雙眼是雪亮的:

這次這篇寫作非常拙略,策略也徹底失敗的雞湯勵志文,依舊是有很高的教育價值的。因為它告訴了我們,要擁有可以「定製」的「一對一」教育資源、可以拓展自己興趣的充分空間、以及如何成才的選擇自由,你需要——

有錢~!

她們的故事,倒也讓希望孩子享受「快樂教育」的家長看到了希望——

快!去!賺!錢!

一個娃也就是一百萬一年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hidrbing 的精彩文章:

《藍色星球2》最有美感最高逼格的自然科學啟蒙讀本

TAG:hidrb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