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本有條李鴻章路

日本有條李鴻章路

(圖)李鴻章

第一次接觸到李鴻章這個名字,是聽到關於他的一句評論,叫「宰相合肥天下瘦」。那個時候雖然懂得少,但至少知道這樣的說法並不是多麼的正面。

後來,就是在不同的歷史課本上看到他的名字,當然,「洋務運動」、「馬關條約」這些也是配套出現的,畢竟他的命運和大清朝的命運也是緊密相連的。大學的時候,偶然聽老師說起,在日本有一條路,是以大清高級官員的名字命名的,如此事例在世界上都是不多見的。當時沒放在心上,直到親自到了日本下關市,看到了這條李鴻章路。

在日方的引導牌上,大致是這樣介紹它的:為結束日清戰爭,雙方講和談判之時,清國欽差大臣李鴻章為避難,取此道往返於宿舍與春帆樓,故稱李鴻章路。

踏上這段寫滿故事的路,不禁讓人聯想到李鴻章本人,想到那段歷史。

他曾在《入都》中寫到,「丈夫只手把吳鉤,意氣高於百尺樓。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這樣一位滿腹豪情壯志的少年,隨著大清命途多舛,一步一步,沉重又無奈地走到最後。據說,他的一生代表清廷簽訂了30多份條約,《馬關條約》只是其中一份,當然,下關,也只是他到過的其中一個地方。

這條路並不長,一頭連著他當時下榻用的房間,一頭連著談判用的春帆樓。路上緊密的方磚上彷彿還留著他當初連日奔波的足跡,那麼匆忙,又那麼沉重。站在那座如今被裝潢得很是氣派的春帆樓前,彷彿還能聽到當時日方官員們趾高氣揚的冷嘲熱諷,和李鴻章據理力爭的聲音。

以前,憤青的我覺得是他害了大清,是他害得中華民族割地賠款、喪權辱國。是的,誰也無法抹掉他代表清廷去簽約的事實。但誰又能理解他當時肩負大國之使命,卻又不得不屈服於小國之傲嬌呢,這種無奈和傷痛,恐怕不在其位是無法詮釋的吧。其實,李鴻章在1871年就意識到日本日後必將成為中國肘腋之患,但大清的頹勢並非一時所致,也非他一人所起,而他縱有滿腹經世之才學,也無法靠一己之力扭轉時局。

王侯將相之功過任由後人評說,作為一個普通的後人,站在他曾經努力過的地方,心中滋味複雜。曾經對他的偏見瞬間轉化成了一種惋惜和心疼。

李鴻章路對面便是汪洋大海。我想,他也一定在夜深人靜之時難以入睡,望著漆黑的遠方,焦思著明日如何再爭辯一把,想著如何向大清的萬千民眾交代。每每想到此,總覺得這裡是一個充滿了遺憾的地方。

在春帆樓旁,立著伊藤博文的雕像,那麼威嚴。無疑,他是這場談判中的勝者,他讓日本遊客來到此地都心存驕傲,也讓每一個中國人來到此地都百味雜陳。但我想,當初的李鴻章比他更多了一份大氣吧,他內心一定堅信著這份條約不代表輸贏,堂堂中華勢必會再崛起的。這份希望,大概就是一個大國數千年的底蘊給予他的吧。

這位帶有悲壯色彩的歷史人物,在臨終時也未忘記他的歷史使命,他感嘆自己心有餘而力不足,也告誡後生之輩「海外塵氛猶未息,諸君莫作等閑看」。

今日,泱泱中華屹立於世,盡顯大國之風采。這也是李鴻章先生願意看到,且為之驕傲的吧。

作者:黎艾加,魚羊秘史特邀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魚羊密史 的精彩文章:

孫悟空在五行山下壓了500年,而王莽到唐太宗是600多年,丟的一百多年去哪了?
1000多年前,中國這五位哲學家就已經發現了「量子糾纏」,比愛因斯坦還要早!

TAG:魚羊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