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眾生心之本體,與菩薩之心息息相通

眾生心之本體,與菩薩之心息息相通

原文節選

須知菩薩無心,以眾生之心為心。菩薩無境,以眾生之境為境。故得有感即通,不謀而應。良由眾生心之本體,與菩薩之心,息息相通。由眾生背覺合塵,遂成通而不通之象。若眾生一念生信,虔持聖號,背塵合覺,返迷歸悟,又成不通而通之象。以故凡遇極大險難,舉念即獲感應。

又菩薩現身,不專現有情身。即山河樹木,橋樑船筏,樓台房舍,牆壁村落,亦隨機現。必使到絕地者,復登通衢。無躲避處,得大遮蔽。種種救護,難盡宣說。

參考譯文

必須知道菩薩無心,以眾生的心為心。菩薩無境,以眾生的境為境。所以能夠眾生有感,菩薩即通,不謀而即應。實在由於眾生心的本體,與菩薩的心,是息息相通的。由於眾生背覺性,合塵境,於是成為本通而實不通的現象。如果眾生一念生起信心,虔誠持誦菩薩聖號,背六塵,合覺性,返迷歸悟,就成為不通而通的現象了。所以,凡是遇到極大的危險急難,一念觀世音菩薩就立即獲得感應。

又者,菩薩示現色身,不專門示現有情的色身。即使是山河樹木,橋樑船筏,樓台房舍,牆壁村落,也會隨機示現。必定使到了絕境的人,又再登上通達之路。無處躲避的人,得到大的遮蔽。種種的救護,難以完全宣說。

【舉念】動念;產生想法。

【通衢】四通八達的道路。

摘自《印光法師文鈔》

?續編卷二

?歷朝名畫觀音聖像珂羅版印流通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弘化社 的精彩文章:

樣樣放不下,看不開,如何能夠往生西方
照著謎底做,決定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TAG:弘化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