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們永遠欠孩子一個擁抱

我們永遠欠孩子一個擁抱

少年商學院

在家上世界名校通識課

文|雛鳳清音

在美華人媽媽

我們已獲其授權

學院君說:《時代周刊》曾分享一篇文章,標題為 「What can the children remember their parents after grow up? (孩子長大後能記住父母什麼?)」,專門整理了5個孩子最能記住父母的時刻(點此閱讀),其中很重要的一刻就是「你讓TA感到安全的時候」。本文重申「擁抱」的深遠意義,希望您看完之後,給孩子一個擁抱,無論TA現在多大。

周末在商店裡收款台繳費的時候,女兒忽然示意我看背後,小聲地問我:「是不是哥哥小時候也這樣?」

我被她說得一愣,扭頭看過去,我們身後站著一家墨西哥人,爸爸抱著大約兩三歲的弟弟,邊上站著的小姐姐一臉渴望地對著爸爸伸出雙手:「爸爸,你能抱我一下么?」

看著這個場景,頓時知道我家女兒是想起了我給他們兄妹倆講的,妹妹出生時候的故事:在妹妹還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因宮口早開,醫生警告過不能再舉重物,包括去抱那個時候還不到三歲的哥哥。後來我家女兒比預產期早產了一個月,爸爸經常開玩笑說,妹妹是哥哥坐出來的,因為那個時候哥哥總是喜歡要媽媽抱。

這個故事我先生給他倆講過很多遍,女兒想忘記都難,所以這次一看到這個場景,馬上就聯想到了自己的哥哥。看著妹妹同情的眼神,我忽然覺得,父母的擁抱,對多大的孩子都重要。

「為什麼你可以抱妹妹

就不能抱我?」

對於年齡小的孩子,特別是小寶寶來說,表示親昵,最直接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擁抱與親吻,所以小寶寶都喜歡被爸爸媽媽抱,也喜歡親親爸爸媽媽,這就是寶寶的愛與信任。

孩子小的時候,不管媽媽什麼時候回家,不管他們在誰的懷裡,小朋友都會傾斜著身子,撲向媽媽要抱。長大一點會跑了,看見爸爸媽媽回家,也會呼嘯著跑過來,伸長了小胳膊,踮起腳尖要抱。在父母的懷抱里,小寶貝有絕對的安全感。

記得我女兒剛出生那陣子,月子里我抱不得哥哥,哥哥不知道為這個哭了多少次。短短的六個星期,儘管哥哥有爸爸奶奶抱,他還是執著地想著我的懷抱。

對3歲以內的孩子來說,思維比較自我,想表示愛,就抱過來,所以他們不能明白:為什麼媽媽懷孕了就不能抱我?為什麼媽媽可以抱妹妹,就不能抱我?

可能所有的媽媽都會解釋:「現在媽媽身體不好,抱不動你,過一陣子就抱。」可是小傢伙對過一陣子的理解,就是幾分鐘,所以沒一會兒又會跑過來問:「媽媽,現在你能抱我了么?」

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會讓爸爸過來抱著妹妹,然後我坐在沙發上,讓哥哥跑到懷裡,或是我蹲下來擁抱哥哥。

或許因為哥哥是個敏感的孩子吧,他敏銳地感覺到了媽媽跟以前的不同,於是小傢伙又開始不滿足,希望媽媽能夠抱他久一些,這樣才能證明媽媽對哥哥的愛和妹妹一樣多!在他焦躁的情緒影響下,我當時真的是希望月子趕快過去,這樣身體恢復了,兒子心理上的不安全感才會消除。

現在我記憶猶新的是,記得在出月子後不久的某一天,我帶兄妹倆散步,哥哥不小心摔倒了,我著急地跑過去一把抱起他,檢查哪裡受了傷,那時候他的第一句話不是放聲大哭,而是緊緊地抱著我的脖子,愣愣地問:「媽媽,你今天可以抱我了?」

這話說得我好心疼好心疼,我更能體會到,我在懷孕坐月子的這段時間,兒子的心理上是多麼的惴惴不安。我也更明白 ,有的時候解決孩子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就是這麼簡單——一個擁抱而已。

再大的孩子

內心也是個寶寶

在小朋友心裡,擁抱就是愛的表現,所以當父母因為某種原因不再抱孩子了,他們直觀的感受就是——爸爸媽媽不再關注我,不愛我了。那麼為什麼爸爸媽媽不愛我呢?因為我不夠好!

這就是小朋友的直線型思維!所以在生活中,他們很容易把完全與自己無關的事歸結為自己的不夠好,不完美。

相信大家都聽過,見過或是經歷過這樣的事情:比如夫妻倆吵架,發脾氣,甚至離婚,這些明明是夫妻間的問題,和孩子沒有任何關係,被父母憤怒的情緒嚇著的孩子們,卻會想到這一切都是自己不夠好造成的,要是再遇到喜歡遷怒的家長,不用再繼續解釋了吧?孩子的自卑由此而起。

這種自卑,加上不安全感,給孩子將來的人生帶來的負面效應是巨大的,相信任何一位愛孩子的父母,都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心理上,因為這些細小的事情的發生而扭曲,那麼,愛孩子,就多多給他們一些擁抱吧。

所以,如果家裡有兩個孩子,特別是老二剛出生不久的家庭,父母的注意力不可避免地會被小寶寶牽扯,這時候,要特別注意大寶的情緒。

少年商學院微信公號上有系列關於孩子自尊心的文章,好的家教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尊重他的個性的自尊心。即便是孩子長大了,到了上學的年紀,甚至小學幾年級了,在內心深處,依然希望自己像是小寶寶一樣的被寵著,疼著。

說到體重問題的時候

一把抱起了快12歲的他

無論孩子多大,任何時候,媽媽的擁抱都是孩子最貼心的安慰。尤其在放開了二胎政策的今天,家有兩個寶貝,更要照顧大寶的情緒,不管他們多大,他們都是母親的孩子,都會嫉妒媽媽對「別人」更好一點,儘管這個「別人」也不過就是自己的弟弟妹妹。

最近有個話題炒得很熱,就是一些上小學的孩子們成立了「反二胎聯盟」?在我看來,或許並不完全是因為老大嫉妒,無法容忍弟弟妹妹,而可能是他們之前缺乏愛,以及對愛的信任,害怕因為兄弟姐妹的出生而喪失了父母對自己的關注。從心理上來說,就算12歲,從某種層面來說,他們依然是沒有安全感的「小寶貝」。

前兩天我和兒子聊天說到體重問題的時候,一把抱起了快12歲的他,批評他太輕了,需要好好吃飯。結果他一臉幸福的樣子,完全忽略了我的批評,言不達意地跟我說:「媽媽好久沒有抱我了,前兩天你還抱過妹妹呢。」

附:除了讓親子關係更融洽,美國parentingforbrain.com還總結了擁抱對孩子的其他3大好處——

1、讓孩子更聰明:每天接受20分鐘愛撫的嬰兒,在發育評估中得分更高。相反,一些孤兒院里的嬰兒,總是呆在床上,由綁在半空的瓶子集中餵食,最後不少都出現了認知發展的損害。

2、讓孩子更健康:擁抱能讓孩子產生後葉催產素(oxytocin),這能增強孩子的免疫系統,並通過降低甲狀腺激素的血漿水平,使傷口癒合得更快。

3、讓孩子快速平穩情緒:比起黑臉甚至拳腳,擁抱和話語的安撫,能讓孩子更快地安靜下來,因為這向孩子傳遞了一個基本信息——你做錯了事並不是因為你「不乖」,知道自己不會因為犯過的錯而陷入困境,從而更快冷靜下來,願意重新與父母建立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少年商學院 的精彩文章:

我為什麼鼓勵孩子「頂嘴」?

TAG:少年商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