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情感暴力終章,萬物向著陽光

情感暴力終章,萬物向著陽光

李衛公問對裡面好像有這麼一句話,唐太宗問「如何才能服遠方」,李靖回答到「非正無以致遠」。所以,輕鬆、愉快、明朗、希望、敬愛、善良、平和……,這就是我們存在的理由。也是今天關於情感暴力終章的主題,即「萬物向著陽光」。

今天的啟發點是「鬥爭」,一是我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二是我給自己下了一個套,三是我的成功與失敗是不可避免的,四是我失去了正常的需求和反應。

我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習慣性爭取的不一定是自己想要的,習慣性喜歡的不一定是自己喜歡的,這就是很多人在一回眸間的真實感受。陽明先生說,知善知惡是良知,人皆有天性良知,所以人皆能判斷善惡、好惡。可是,現實這滾滾紅塵之中,人們已經在「霧霾」中失去了自我,連自己的好惡都忘記了!「英語里有個詞語叫「悲慘依賴症」,意思是說,有些人必須讓自己看起來活得很悲慘。小的時候一直被告知:「你最喜歡的東西就是這個。」然後,自己也很聽話地認為,自己最喜歡的東西就是這個,但其實自己的心底並不喜歡。這種人沒有自己的喜惡。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歡什麼,也不知道自己真正討厭的人是誰。」,認認真真的變成軟弱、無力的自己,變成一個不知道選擇的「怪物」。其實,人對自己的好惡很難了解么!不是的。人就是人,慾望沒有不同,社會性和群居性也沒有不同,如果沒有情感暴力、沒有交替對比這些因素,人人大同了。

我給自己下了一個套。人與人的相處,總是喜歡之中但是又討厭,總是順從之中但是又反抗(你就從了老衲吧的意味)。「會成為情感暴力的受害者的人,雖然特彆氣憤,卻沒有直接向對方發泄憤怒的能力。然後,這種氣憤就會一直埋在心裡,久久不散。為什麼會一直埋在心裡?因為沒有辦法將氣憤的感覺傾訴出來,因為害怕發泄恨意會失去很多東西。邊界一點點侵入自己的土地,對此順從型的人沒有站起來反抗,反而是患上了神經焦慮症,住進了醫院,而奪走別人土地的一方卻沒有生病。」,否定性暗示是自己給自己下的套,一旦鑽進去,除了自己沒人能解!社會是一方面,遇到的人事物是一方面,但這些為什麼對別人沒有影響,對你卻影響極深呢?是不是「認真」了。餓了就吃,渴了就喝,高興了就笑,痛苦了就哭,這都是正確的、正常的反應,為什麼唯獨你不能跳出這個陷阱呢?能,一定能的,只要你說幾次「不」就行了。

我的成功與失敗是不可避免的。前兩天讀左傳,其實裡面大國像晉、楚,小國像鄭、魯,互相之間爭鬥不休,結果也不過是分分合合而已,成功與失敗也不過是某個時間、某個人想出來的標準而已!結果卻騙了人們這麼長的時間。因為別人的標準卻造成自己的恐懼,因為自己的順從卻造成扭曲的習慣,這樣的不幸該怎麼辦?!因為別人的否定卻造成自己的迴避,因為自己的不違抗而得不到解脫,這樣的不幸又該怎麼辦?!「順從型人格的人需要意識到自己意識中創造的否定形象,並從正面去消滅它。自己心中的枷鎖,要從正面去打開它。現在,你要首先意識到,自己正困於沒有任何原因的自我否定中。正面對抗是讓你從過去解脫出來的機會。」,有些時候因為脫離不了生存的壓力,有些時候因為脫離不了人類的情感,所以成為了「現實的奴隸」和「情感的奴隸」。如果成功和失敗都是一定的,如果成功和失敗都不是你的標準的話!你為什麼還要在意呢?一次脫離不了就兩次。

我失去了正常的需求和反應。不該恐懼的事情卻恐懼,該憤怒的時候卻沒有憤怒;該自我實現的時候卻不了解自我,明明不是一對卻非要「在一起」(世界上狗血的事情還真是莫名其妙的多)。恐懼依賴症是不管什麼事,都會感到恐懼。不管是什麼人,都會感到恐懼,患有對人恐懼症的人即是恐懼依賴症。「美國有句俗語:「看看烏龜吧,烏龜只在把頭伸出來的時候才能前進。」 把頭藏在堅硬的龜殼中的時候,烏龜是無法前進的。只要有自信和勇氣,人就可以發揮自己的力量。伸出頭來,才能消除恐懼。」,要明白的是這個世界上有太多情感不正常的人,你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情感暴力的人很執著,那麼能收到影響的人也很執著;情感暴力的人需要展示力量、看到傷害,那麼能和這樣的人在一起的你也需要這樣的「虐戀」;情感暴力的人追逐著自己的「奴隸」,而情感暴力的受害者最大的問題正好是有強烈的依賴心理。總之,當你失去了一個人、一個人動物正常的需求和反應時,該問自己點什麼呢?該讓自己做點什麼呢(誰知道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寇寇的詞典 的精彩文章:

讀左傳,任性兒戲可以致亂,推己及人皆可為賢
讀左傳,魯宣公二年

TAG:寇寇的詞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