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魚雷技術有哪些?魚雷人老珠黃但仍需防禦,盤點反魚雷手段
在十九世紀中後期,隨著鐵甲艦的普遍建造服役,戰艦的水線上部的裝甲得到了空前的加強。在火炮技術躑躅不前,鋼鐵冶煉技術暫時無法在較短時間內利用碳鋼製造出能夠耐得住高膛壓而又有較輕體重的艦炮。在這樣的背景下,既然無法擊破鐵甲艦的水線上部裝甲,有些人便劍走偏鋒,希望研究出一種武器來攻擊敵艦的水線下部幾乎沒有裝甲保護的船體。有的人採用傳統的方式,通過改造炮彈營造「水中彈」擊穿敵艦的水線下部船體,而另一部分人則研究一種從遠處發射的從水面下進行運動的武器來進行攻擊,而這種武器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魚雷。
魚雷在二十世紀初給人們帶來的印象大概就是日俄戰爭中日本海軍在海戰中使用「雷擊」戰術取得的高昂戰果,而帝俄在此戰中的慘敗也開始為自己做起了掘墓人。從此,日本海軍便在「雷擊」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了。後來,日本海軍創造了獨一無二的「水雷戰隊」,而其製造的輕巡洋艦與驅逐艦似乎把防空的經驗值全部拿去點了「雷擊專精」技能,更有甚者日本海軍還建造了兩艘獨一無二的「雷巡」。而在歐洲,各海軍國家對魚雷的重視程度也不亞於東方的島國。人們意識到了魚雷的破壞力,開始想方設法在戰艦的結構上進行減損。例如英國,英國人在一站前後為自己建造的戰列艦全部加裝了防雷隔艙,而義大利直接在戰艦的結構上下功夫,設計了獨一無二的「普列塞裝置」。時至今日,魚雷雖然已經不是驅逐艦進行戰鬥的主要裝備,但在現在如何防魚雷攻擊仍然是一個大問題。那麼在當代有什麼方式防魚雷攻擊呢?
第一,通過機動誘爆魚雷。現在的魚雷或多或少都有制導功能,一旦軍艦被魚雷鎖定,被擊沉或是重創的概率是很大的。那麼,軍艦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其實,軍艦可以像戰機一樣,通過機動來解決這一麻煩。我們知道,軍艦在高速行駛時推進器會產生非常大的渦流,這一渦流看似風平浪靜,但在水下的能量非常大。所以,通過軍艦高速行駛與機動,將以鎖定目標的魚雷進行誘爆是一個比較靠譜的辦法。
第二,利用艦炮對魚雷進行射擊,摧毀魚雷。現在的艦炮都有一些聊勝於無的俯角,這是為了攻擊敵方小艇,避免被敵方進行登船。在魚雷來臨時,使用近防炮與艦首炮配合聲吶與火控雷達,對運行在海水表層的魚雷進行鎖定並摧毀。這種方法適用於提前發現魚雷蹤跡的情況下。美劇《末日孤艦》中,主人公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被敵方潛艇施以雷擊,這艘軍艦也使用了上述兩種方法擺脫了險境。


※99坦克這一部位令人不解,中空的炮管尾部究竟有何作用?這下全明白了
TAG:智盈談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