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讓自己具備升職的條件

讓自己具備升職的條件

★未來十年,職場必會出現極大變化!每次面對挑戰,你還不知道從哪裡開始強化嗎?

★職場的大航海時代已經來臨,你只能以經驗與專長為材料,建造自己的船,航向全世界!

★不靠大公司,也能在職場屹立不倒!

★啟發年輕學子、社會新人、職場老將誠實面對自己,並找出職業生涯的定位與方向。

到底什麼樣的人最容易在職場上獲得升職呢?若不談逢迎巴結、送禮物走後門那類手段,那麼任何人只要注意兩個要點,一定可以很容易脫穎而出。

①向上的意願與能力。

②不要留個洞。

向上的意願與能力

你可能看了會笑,心想誰沒有「向上的意願呢?」但且先別笑這麼快,實際上還真不是人人都有這個意願!

大家都「想要」往上走,但「想」這個字只是一種被動的期待,單純地希望哪天好運能掉到頭上。可是「意願」是必須包含著某種主動性的。唯有當你心中包含某種主動性,行為上才會反映出必要的特質,比方說積極性、學習性、企圖心,也可能是廣度的思維。

至於「要有能力」這句陳述,乍聽起來像是一句近似廢話的老生常談,但我卻總是訝異地發現,成功與失敗者的差異,往往在於成功者會去做那些老生常談的事情;而失敗者則會恥笑「那不過是老生常談」。

一般來說,技術工作做得很好,就有機會通往管理的崗位。但管理崗位可不好做,在那領域裡往往不是多用心、多下苦功,也不是熬夜加班就能換得等值的認同與績效,其中有著眾多方向的技能必須培養。

這些技能不可能等自己真的升職之後才慢慢學,若是抱有這樣的心態,一來很可能就不會有升職的那一天,二來就算僥倖升職也很可能迅速夭折。

為什麼呢?有些人常誤以為只要埋頭苦幹等到領導認同了你「現在」的價值後,自然會給你更大的舞台。但我得說,這完全是對於職場這東西的誤解。

把自己的角色轉換一下就知道,大部分有職位空出來時,除非是當事人退休,或老早就安排好的策略規劃,不然多是突然發生的事情,比方說原本的那位跳槽、被挖角、績效不好被開除、遭逢意外受傷無法繼續工作了。

這些都是緊急事件,在這些情況下,假設你是領導,你會升誰?當然是升立刻可以上來接手的人。工作每天都繼續著,不可能放任其停擺,當然會需要接手的人能「立刻」讓事情平順地走下去。

所以,如果自己的經歷與能力跟原先的負責人差不多甚至更好,這時候就很有可能出頭。那請再試著想想,這保證來自哪裡?來自目前的能力?還是來自自己已具備「未來新職位」該有的能力?當然是後者吧!

好吧,就算不是因為這樣,就算自己明明什麼都不會,領導照樣升你。但上了新職位後一切都千頭萬緒,可能光了解行政程序就夠累了,這時候又如何來學新技能呢?

一來不可能一下學完,二來新上任會有太多事情立刻要處理,三來時間往往比想像中緊張。一般升職後,領導多期待三個月內此人要能有表現。時間一過,被晉陞者若無所表現,就會被認為不具備這職位需要的技能。

看到這裡,你就會了解為何自己先準備好未來的技能是很重要的,因為自己若不為自己準備好,又怎麼能期待別人認同你的價值呢?

不要留個洞

在說明「洞」這個觀念前,或許我們該先談,到底什麼樣的人可以在所謂公司這種組織中存活?簡單說,就是有一技之長,或是不可或缺的角色。你可能會說,「可惡,又是廢話。」但還請先息怒,暫且耐著性子看下去吧。

一技之長最容易理解,會特定技能、會寫程序、會外語這些就是所謂一技之長;另一種人雖然可能沒有一技之長,但是往往因為在那個位置待太久了,或是因為非常熟悉某些事情的歷史演進而變得不可或缺。

可能所有文件都是他整理的、領導的時間都是他在安排的,一旦領導失去這個人,可能所有文件都再也找不到了,這讓他可以安穩地在公司中存活。

但有趣的事情在於,「一技之長」或是「不可或缺」這遊戲雖然能讓你地位穩固,但不能玩過了頭。

你若目前工作做得不錯、人也很好、做事也踏實,領導或許覺得可以給你一個更大的舞台發揮。可是要給大舞台時,任何領導一定會想兩件事情,一個是剛剛講的這個人能不能承擔起新工作,另一個更現實的問題是,那他現在的工作要交給誰做呢?

有人為了創造不可或缺性,會刻意把手上的工作透明度弄低,所有東西都放在他腦袋裡,所有事情該怎麼辦也只能靠他的經驗。就算領導刻意用職權想了解他的工作,他也故意含糊其詞。

這種心態不難理解,人會想把水弄混,就是要求生存,就是怕被人取代,就是想因此讓別人無法輕易接手他的工作,尤其當他負責的業務很重要時,什麼數據都不公開,更是沒人敢動他。

這當然不失為一個策略,就人性的角度來看,我不覺得有什麼錯。唯一的問題在於,別人不敢輕易動或許短期而言是好事,但是反過來說,不敢動也意味著不敢升。

不然在沒有配套措施下,一旦升了此人,他現有的工作就留了個洞。你說領導該怎麼辦呢?這種洞,輕者所有跟你有業務合作的人都會困擾;重者,當關鍵工作沒人做時,公司搞不好會出大紕漏。為了風險考慮,領導自然傾向把人留在原位了。

原來確保自己不可或缺求生存的手段,一旦做過頭,反而被這樣的策略拖累,就得不償失了。

最好的做法是在一個新位置上時,就開始考慮培養自己這職位的接班人,並把交接傳承的規劃定明確,數據的存放位置都講清楚。有人或許會害怕這種做法會害到自己,讓自己的被取代性變高。

但以我的認知來看這其實不太可能發生。因為領導需要的,都是能幫助公司降低風險的人,一個人若能把事情都想得周到、看得遠、顧慮清晰,他的重要性其實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職位常常只是職業生涯的某個落腳點,尤其當你日後回頭看時,更會發現沒有什麼職位是需要特別小心保護的。

張國洋

大人學網站共同創辦人,識博管理顧問共同創辦人,國際項目管理師(PMP),台灣百大企業管理講師與項目顧問,環宇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擅長項目治理、流程設計、與邏輯思考。

姚詩豪

大人學網站共同創辦人,識博管理顧問公司共同創辦人及營運長,國際項目管理師(PM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企業管理雜誌 的精彩文章:

日本造假事件,中國製造業可以學到什麼?
國產手機的超「神」之旅

TAG:企業管理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