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寵物 > 了解狗狗最容易得的寄生蟲病(一)

了解狗狗最容易得的寄生蟲病(一)

原標題:了解狗狗最容易得的寄生蟲病(一)


蠕蟲


寄生在狗身上的蠕蟲可根據其體型或寄生場所進行分類。其中對狗影響最大的寄生蟲有蛔蟲、鉤蟲、鞭蟲、絛蟲、肺絲蟲和犬心絲蟲。


蛔蟲


常見的寄生再狗體內的蛔蟲有犬蛔蟲和獅蛔蟲。

犬蛔蟲尤其重要,因為它在劫犬出生前就能附著在它身上。蛔蟲幼蟲常附著在母狗的肌肉和其他組織下,因此一般的滅蟲劑不能將它們消滅。母狗懷孕後荷爾蒙分泌減少,這時幼蟲轉移到其他部位,有的轉到母狗的腸道,在那裡長成成蟲,而有的移行到子宮並進入胎狗的肺部。幼犬出生後,大量幼蟲從母狗的奶水進入幼犬體內。


幼犬感染蛔蟲的途徑很多:大部分小狗都是帶著蛔蟲病出生的;喝過母奶後所有幼犬都會感染蛔蟲;在接下來的幾天或幾個星期內,母狗體內的成蟲還會在腸道內排卵並通過大便排泄出來感染幼犬。蛔蟲進入幼犬體內後穿過腸壁,經血液移行至肝臟。然後到達肺部。如果幼犬感染了大量幼蟲則可能出現咳嗽和呼吸困難等癥狀,嚴重者還會出現肺炎。


有的幼蟲從肺部經過血管進入幼犬的肌肉和其他組織,形成囊腫,大量潛伏。另外一些則被幼犬咳出後又吞下。等到幼犬長到2個星期大時,這些幼蟲都已長成成蟲,並排出成千上萬的幼蟲。有的成蟲還可能隨大便排出體外,母狗舔到大便後即被感染。



蛔蟲病嚴重的幼犬會出現喉嚨沙啞、生長緩慢、腹瀉和腹部腫脹等往狀。嚴重者還會出現胃和腸道梗阻。


犬蛔蟲也是間接生活史,感染性蟲寄居在其他動物體內轉為轉續寄主。狗把轉續寄主吃下去後即被傳染。


感染犬蛔蟲一般不會造成嚴重後果,因為其幼蟲不會移行到母狗的肺部和身體組織里,而是在腸道壁內完成發育過程。因此,小狗一般不會被這種蛔蟲感染。


蛔蟲的治療辦法


防治蛔蟲應該讓幼犬和母狗一起進行。有的獸醫甚至建議懷孕期的母犬每兩個星期必須除蟲1次。


至今為止除蛔蟲的方法雖然很多,但是還沒有一種能清除所有包在囊內或移行的蛔蟲幼蟲,因此治療的目的是殺死腸道內的成蟲。

幼犬除蟲第1次應安排在2—3周齡時,3月齡前每1、2個星期1次,6月齡前1月1次,以後1年3-4次就可以了。


可向獸醫請教合適的除蟲產品和飲食方面的注意事項。


因為蛔蟲可感染人類,所以打理狗以後一定要洗手,尤其是兒童。在餵奶的母狗和幼犬的糞便一定要妥善處理,可燒掉,也可丟進廁所,不可埋入土裡或作堆肥使用,因為蛔蟲在適宜的環境下能存活數年。


蛔蟲和鉤蟲的蟲卵能感染人。幼犬感染蠕蟲的幾率相當高,因此兒童尤其是還在吮指頭的孩子,感染蠕蟲的幾率也很高。


寄生在狗體內的蠕蟲常在犬大便中排出,蟲卵能在花園或公園的草叢或土壤中存活好幾年。


蛔蟲卵被人吞下去後,成感染性幼蟲,這種幼蟲不會長成成蟲,只是在人體內到處移行,損壞人體組織。這種幼蟲是非常可怕的,因為它們能穿過人體組織內壁,稱為內臟幼蟲移行症。它所引起的疾病稱為弓蛔蟲病,感染的人體組織不同,所表現出的病症也不一樣。有時幼蟲還會在視網膜上結囊腫,造成視力下降甚至失明。


防治蛔蟲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跟狗接觸後一定要洗手,盡量避免狗在人臉上或人用的瓷器上舔咬。如果被鉤蟲感染,鉤蟲幼蟲通過皮膚組織進入人體在皮膚上留下不規則突起卿為皮膚幼蟲移行症)。幾天後突起會自動消失。


能感染人的犬絛蟲有細粒棘球絛蟲和犬復孔絛蟲兩種。犬復孔絛蟲一般不會造成大問題,但細粒棘球絛蟲至今還未發現這種絛蟲)有可能引起棘球絛蟲病,造成死亡。棘球一般在人的肝臟和肺部結成囊,心臟、腎和中樞神經系統少見。兒童易感,但因為棘球蚴囊生長速度慢,所以一般需要幾年才能發覺。


犬和貓虱子


會咬人。大部分人有輕微不舒適感,但有的人特別敏感,被虱咬後皮膚上會出現很明顯癥狀。因此應當經常除虱。

鉤蟲


鉤蟲個小,體圓,吸血,常寄生在狗的腸道內。大量感染會引起貧血甚至死亡。最常見的犬鉤蟲有犬鉤口線蟲和狹頭鉤蟲。有的地區巴西鉤口線蟲也很多。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最常見的鉤蟲是犬鉤蟲,而在英國、歐洲、加拿大和美國北部,最常見的是狹頭鉤蟲。


鉤蟲成蟲排出後,蟲卵隨大便排出體外,在地面即可孵化出幼蟲。只要條件適合能存活幾個月。經常有蛔大便而且經常沒有及時清理的場所,如公園等,或是衛生條件差的犬養殖場或犬舍的草上常會出現大量的感染性幼蟲。


幼蟲被犬吞下或穿過皮膚進入犬體內。鉤蟲最容易穿過的部位是腳趾間,引起瘙癢和皮炎。最後到達狗的腸道量並在腸道內發育成成蟲,完成一個生活史。鉤蟲幼蟲還能穿透人的皮膚。


犬鉤線蟲幼蟲能通過母乳進入幼犬體內,與犬蛔蟲相似,狗感染鉤蟲後,有的幼蟲從身體組織移行到肌肉,並在肌肉上結成囊腫。母妊娠晚期因為荷爾蒙分泌減少大量幼蟲趁機進入乳腺。這樣出生後的幼患通過母乳感染鉤蟲。


感染鉤蟲後幼犬成長變慢,成年犬會感覺身體不適,兩者都會出現腹瀉和貧血等癥狀。鉤蟲與蛔蟲的治療方法相同。


犬鞭蟲


犬鞭蟲為直接生活史,成蟲在腸道內排卵經大便排出體外,在體外孵化出感染性幼蟲,感染犬,並長成成蟲。


被鞭蟲感染會出現消瘦、不舒適、腹瀉等現象,嚴重者還會貧血。


絛蟲

絛蟲必須要其他動物做稱為中間寄主,將蟲卵吃下幼蟲才能繼續發育。犬吞下中間寄主後,絛蟲在犬體內發育成並完成其生活史。能感染犬的絛蟲有:豆狀帶絛蟲、胞狀絛蟲和羊絛蟲。一般不會對身體有太大的影響,無需過分緊張。


犬復孔絛蟲是一種常見絛蟲,因為跳蚤是其中間寄主故俗稱跳蚤絛蟲。感染絛蟲後,最先出現的癥狀之一就是犬膀肛周圍的毛髮上,床上或大便中會粘有絛蟲節片。新鮮的絛蟲節片外觀如黃瓜籽,干後像米粒。


幼犬3-6月齡時,每個月都需除絛蟲和蛔蟲。6個月後,每3個月除1次。很多除蟲劑只對某一種寄生蟲有效,因此使用前應請教獸醫。除虱也能幫助減少犬復孔絛蟲的感染幾率。


絛蟲的體長僅為7mm,但寄生在狗體內的絛蟲多達1000條以上。絛蟲卵經犬大便排出後被各中間寄主吞下,包括綿羊和人,在中間寄主體內,蟲卵發育成幼蟲並在肝臟和肺等體組織內形成囊腫。


農場尤其是牧羊場的工作犬因為容易接觸帶有絛蟲囊腫的生動物內臟,所以感染絛蟲的幾率也特別高。


細粒棘球絛蟲感染較嚴重的國家,如威爾士和紐西蘭,採取國家整體控制,嚴禁給狗喂生內臟並要求所有工作犬定期驅蟲。


本文地址:http://92xungou.com/598.html

更多實用、免費、有效的訓狗方法、訓狗教程,歡迎訪問"愛訓狗博客(http://92xungou.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訓狗 的精彩文章:

了解狗狗的身體語言(一)
訓狗響片入門十五步

TAG:愛訓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