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那些我對紀錄片的敬意

那些我對紀錄片的敬意

如果生活中自己能夠接觸到的人或事很受限的話,紀錄片會是能夠幫助我們延伸學習的重要方式之一,它甚至能夠幫助我們輕易跨越國界,穿透時間的屏障。就像書籍能夠做到的一樣,它也能將大家的經驗都掏出來放在你的面前。

一個虔誠的觀影者

一直認為自己是個耐不住性子的人,至少沒能達到自己期望中「耐得住性子」的程度。對自己有一點要求,潛意識裡還固執存留一點自以為是的儀式感,又算得上是一枚偽完美主義者(也可能只是拖延症的表象)。

我無法像很多人一樣,邊看電影邊吃飯、邊看電影邊聊天、邊看電影邊打電話玩遊戲瀏覽網頁……對我來說,看電影必須挪一個不會被任何人任何事打擾的時間段,挑一份合適的閑情,然後坐穩扶好,牢牢地杵在屏幕前,目不轉睛,最好能夠一字不落、一幕不缺地從頭跟隨到尾,不錯過任何一幕里的任何一個情節中的任何一個意圖。

是的,簡直像一個浸滿儀式感的修行!可想而知,能真正滿足如此天時地利人和的時機實在不多,因此我看過的片子數量並不多。

當我明顯察覺自己改不掉這個習慣後,我只得重新調整策略,讓自己在有限的時機里謹慎地選擇質優的影片。而這又在我觀影的儀式感之上平添了幾分對影片的崇敬感。這裡我必須提到一個詞,「虔誠」,我對這個詞有一種敬意。

慶幸在這個挑剔的眼光中,真的有許許多多或是陳年或是新釀好片源源不斷地朝我湧來。越是叫好不叫座,越是大家不太耳熟能詳的,我越試圖去觀賞。

我在台灣的啟蒙一課

在台灣的那段時間給了我在電影上的啟蒙。那一年,因為學習的關係,我們一行交流生報了許多與影視相關的課程,有紀錄片鑒賞、華語電影、中國文學與電影等等各種課程。這些特定的場合,創造了條件讓我初識了那些經典的優秀的影像作品。而其中對我衝擊最大的,是許鞍華導演的《天水圍的日與夜》,一部紀錄片式的電影,也許很多人並沒有聽說過。現在想起來,這一切就像是為我刻意安排好的一樣。

第一次接觸到這部影片,是應同為華語電影課程的同學,小我一屆的中文系台灣男生小M的邀請,參與了他所發起的電影鑒賞小組,而其中一次便是一起觀看這部《天水圍的日與夜》。

影片總時間並不長,講述了居住在香港郊區天水圍的一對母子的生活故事。如同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尋常家庭故事一樣,我們看著張家安(片中兒子的角色)吃飯、上學、參加團契、與朋友玩遊戲,看張母在超市打工、做飯、吃飯,看他們爭吵,看他們平淡生活,看他們與鄰居和親朋互動,看他們參加親人的葬禮……

第一次看這樣的影片,我那被八點檔和娛樂電影喂慣了的大腦總不自覺地搜尋影片的高潮?哪一個是好人,哪一個又是壞人?這個孩子會在什麼時間點做出什麼激進的舉動去傷透那個將他辛苦拉扯大的母親的心?那位兒女不在身邊,獨自過活兒的古怪的鄰居家婆婆什麼時候會衝過來敲門鬧事?我帶著「惡習」,盯著眼前平淡無奇的故事情節,腦子裡不停地預設著接下去可能發生的衝突,心裡做足了迎接故事轉折點的準備。

然而,一切都是那麼的平靜,直到最後一個鏡頭,以至於我都沒有意識到影片的結束。一部沒有任何花哨華麗的音效和配樂,連精緻考究的鏡頭也沒有的港片就那樣落幕了,被肥皂劇狗血劇情喂慣了的觀眾的所有期待全都落空。

觀後,輪到我發言談觀影感受了,我只能淡淡地說,這類影片我以前很少接觸過,雖然略顯乏味平淡了些,但還挺有那麼點兒意思的,是部值得安靜觀賞的好片。

但當輪到小M同學發言時,我就被他對影片細緻入微的觀察和理解所徹底折服。

他列舉了影片中的幾處小小情節,幾個細微動作,詳加說明了人物的心理活動,仔細剖析這些表現的成因,來自社會經歷、人情世故、地方民俗等等。這才讓我恍然大悟那些似曾相識的感覺的來源,那些人們一思一想所引發的一舉一動其實就發生於我們的生活之中,發生於千千萬萬人的生命之中。我第一次認識到,人們的生活應該被忠誠地描述。人們的每一個反應絕不是簡單的身體活動,背後有著自覺或不自覺的動機,而這些動機來源於社會環境、生活習慣、成長背景、家庭教育、閱歷經驗等等所有的加總。它是如此複雜,以至於你無法僅僅從表象去辨認一個人的真實想法,甚至人們有時也難以理解自己。

思想與表現的統一也是評判一個演員演技好壞的標準。一個演員需要對他所飾演的角色的處境充分理解,並且感同身受,才有可能展現得自然、真實和淋漓。

回想自己看片子過程中不自覺的腦補,那是我總不自覺地想將影片中的角色劃分陣營,判斷他們哪些是好人,哪些是壞人,誰幹了好事,誰做了壞事。因為還沒來得及區分出這部影片的好人和壞人,好人是否得了好報,壞人是否也受到了應有的報應,所以當演職員的字幕開始在屏幕上滾動時,我還覺得影片還未結束。

雖然那個晚上的細節無法清晰回憶,可我後來總覺得正是這部影片讓我受到的啟蒙,對紀錄片的啟蒙,也是對人性探索的啟蒙。世界並非只有二元對立,並非只有好人、壞人,好事、壞事,好報和惡報。做了壞事的人不一定開始便抱持邪念,也不一定能自覺自己傷害了他人。而那些幫助他人甚至貢獻巨大的人也並不一定從始至終都心懷善意。

參差多態乃是幸福本源

真實生活往往比那些別出心裁、出其不意的故事情節還要複雜和精妙的多,那種隱藏在深處的,不顯山漏水的人性實則更有趣味,更為刺激。大多數時候,故事比事實來的蒼白。例如,現實生活中當一個人在遇到某件事或某個人的瞬間,他/她的忠誠就可能瞬間急轉,而我們在故事劇情中能看到的大多是一個被導演或編劇塑造為本性難移的、死性不改的人物,反而變得毫無懸念,乏善可陳。

紀錄片讓人只能旁觀他人生活,旁聽他人所想。即便你有反對意見,片中人物是我毫不理會的,你無法打斷任何人的思路,你也知道不會有人將受到你情緒和表達慾望的任何影響,他們只自顧自發表自己的看法,做他們所認為的正確的事。

紀錄片讓我擺脫愛妄下結論,輕易評斷他人的小憤青思維。看紀錄片,你得暫時放下評判,忠誠地從頭觀賞到尾(如果你能順利讓自己耐下性子來的話)。當你從全局去回看人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語時,你可能會發現,從一開始你就是錯誤的,又或許你只猜對了一半。是的,人們並不就像你想像的那樣邪念叢生,也不一定如你所聞所見的那樣始終單純美好。

紀錄片幫助我練習放下自己、放下驕傲、放下自以為是、放下好勝心、放下表現欲。一部好的紀錄片會在幫助你放下自己、敞開胸懷、接納他人的封閉時刻中變得越來越有味道,越來越有嚼勁。它將可能一直停留在你心中的某處,幫助你現實生活中,也能同樣地放下一切,不草率地為他人貼上標籤。於是人也慢慢變得柔軟了。

紀錄片還是一個能幫助人們汲取寶貴經驗的福地。

我們常被教導去觀察和效仿那些有經驗的人們,規避他人所犯過的錯誤。雖然也有好多功成名就的人們認定凡事必須自己去碰了壁才能悟出其中真意,但我不完全認同這樣的觀點。我不否認碰壁是學習方式中的一種,但它並不會是唯一一種。從他人的經驗中吸收和規避也是方法之一。既然如此,我認為這兩種學習的方式是可以自由選擇的。

如果生活中自己能夠接觸到的人或事很受限的話,紀錄片會是能夠幫助我們延伸學習的重要方式之一,它甚至能夠幫助我們輕易跨越國界,穿透時間的屏障。就像書籍能夠做到的一樣,它也能將大家的經驗都掏出來放在你的面前。

而且紀錄片不只是偉人的產物,它不只局限在展示大人物的經驗,它的鏡頭也常常對準千千萬萬平凡人,讓我們有機會感受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人格特質,讓觀者知曉,參差多態乃是幸福本源。

那麼,就借著它讓自己不被困在小圈子之中,去接觸更多更多的「他人」,那些與你毫無利害關係的「他人」,在面對你時不會自帶驕傲、嫉妒、厭惡、自卑、崇拜……情緒的「他人」,然後去全身心地聆聽他們,感受他們,和理解他們。

文章內容來自Keepractising(ID:Keepractising),內容根據主題需要有刪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上紀錄片 的精彩文章:

《創新中國》燃爆熒屏 新技術如何服務於生活
下周就要開機了,攝影師還沒找到怎麼辦?

TAG:愛上紀錄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