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創造性轉化 創新性發展

創造性轉化 創新性發展

【學原文 悟原理】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這句話為今後我國文化建設事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首先需要深入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在筆者看來,要領會這句話的意思,至少要考慮以下幾個層面的問題:

第一,要全面、科學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歷史上創造和傳承的一切文化的總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則是指整個中華傳統文化中有利於推動社會發展和進步的文化,這些文化往往也是長期發揮正能量的文化。我們都知道,在歷史上形成並長期存在的文化,並不都是優秀文化。有些文化在創造之初或許具有進步意義,但隨後逐漸演變為代表腐朽沒落勢力的文化,失去了進步意義;還有的文化事項,歷史上曾經是人們日常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只是由於無法適應新的社會歷史環境和條件,逐漸淡出了人們的生活;更有一些文化,以今天的價值觀看,從創造之初起,就是以壓制人性、反人道為導向的,它們也不屬於我們所說的優秀傳統文化的範疇。

今天,當我們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指的是中國各個民族所創造和傳承的優秀文化。從範圍上說,包括精神文化、物質文化和制度文化等;從民族屬性上說,包括漢族和各少數民族;從階層屬性上說,包括上層文化和底層文化、精英文化和草根文化;從傳播形態上說,有書面文化和口傳文化等。

聯繫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的一系列論述來看,筆者認為,十九大報告里強調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是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問題的又一次強調,而且特別提到「創造性」和「創新性」這兩個特性,提到「轉化」和「發展」這兩個歸旨。

第二,為什麼要繼承和發展優秀傳統文化。有人會問,我們身處21世紀,這是一個高科技、數字技術、人工智慧等飛速發展的時代,智能移動終端的普及在極大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改變著社會組織管理方式。傳統文化已經越來越成為遠離我們日常生活的「遺產」,真的有必要在今天保護、弘揚和發展它們嗎?

我們的回答是肯定的。這個問題牽涉的環節很多,只能究其大端,簡要說明。

傳統文化是人民大眾在千百年歷史進程中經過長期實踐發展出來的成果,是他們智慧的結晶。他們不僅在歷史上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在今天還有很大的學術、文化、藝術、情感等價值。僅舉幾例以示:傳統文化的思想體系中,包含大量有積極意義的成分,對於我們科學地認識和解釋自然與人類自身仍有進步意義;傳統的文學藝術創造中具有永恆魅力的仍不在少數,今天依然是重要的美育資源;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工藝技術、社會組織方式、民俗傳統等,是形成我們的歷史認同感的重要基礎。

第三,既然歷史上形成的優秀傳統文化具有如此多方面的價值,為什麼還要對它們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呢?對這個問題的回答,筆者想到這麼幾個方面:一則,文化從來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伴隨著歷史的進程,隨時發生著或快或慢的、時顯時隱的、這樣那樣的變化,有時候是文化的內在特質發生變化,有時候是外在表現方式發生變化,還有的時候是人們對特定文化的闡釋和解讀發生了變化。總之,變化是文化的恆常存在方式,一成不變的文化反倒是不存在的。二則,文化是人們活動的產物,當然會隨著社會生活的變化而變化。但文化也會反過來作用於人,規範和引導人們按照特定文化的範式而生活。三則,文化是人們有意無意創造和傳承的。人們並不總是做文化的奴隸,很多時候還會做文化的主人。人們不僅經常被動地接受特定文化,也往往會主動地改造文化。歷史上眾多的改革乃至革命,都是試圖推翻舊事物建立新事物的努力。四則,文化的轉化和發展,在許多情況下是自發完成的。一個文化事項被賦予了新的內容,新的屬性,就是一種轉化。今天,人民大眾作為文化的持有人和實踐者,被新時代的條件賦予了新的歷史使命,那就是積極能動地推動文化的變革和創新,創造更大的發展空間,更多的發展機會,讓文化事業在新時代獲得更大的發展,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精神文化產品的需求。

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不只是一個號召,不止於停留在紙上、存活在人們觀念中的尚不可及的遠景,而是在火熱生活實踐中隨時隨處發生的充滿活力的時代大潮。科學技術的飛速進步,帶來了無數新的契機和新的可能。例如知識生產、傳播和應用的景觀已經發生巨大的變化。大數據、海量存儲、便捷搜索等,帶來新的學術維度和新的學術生長點。各領域之間亘古未見的廣泛合作和交互影響的時代已然來臨。以筆者比較熟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而論,其歷史軌轍、現實遭際、地方知識、美學品格、傳承規律、實踐方式、社會功能、文化意義等,都在通過迥異於傳統的方式和平台,以難以想像的速度和廣度傳播和接受。聲音、文字、影像、超文本鏈接、雲技術等,即便沒有取代傳統非遺的存在方式和傳播方式,也已經成為非遺傳承和傳播的新業態、新走向。能夠大為便捷地接觸到非遺,就為人們的學習和欣賞、繼承和發展、改編和創新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轉化和發展的成功事例很多。在藝術領域,可以舉出改編自傳統故事大獲成功的影視作品;在商業轉化領域,可以看到傳統習俗信仰與當代生活的對接,如招財貓的傳統說道就借勢寵物消費潮流形成商業熱點,如傳統刺繡工藝大踏步進入高端時尚設計等,都是眼前隨處可見的事例。人們在享受舒適便捷健康的當代產品和服務時,沒有失去歷史連續感,沒有失去文化基質的承傳、文化養分的汲取,以及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的確立。

(作者:朝戈金,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研究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日報 的精彩文章:

做好三個提升 形成全球競爭力
中國建成首台散裂中子源

TAG:光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