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漲價、「山寨」、搬主場,季後賽的CBA就能掙錢了嗎?

漲價、「山寨」、搬主場,季後賽的CBA就能掙錢了嗎?

票貴嗎?好買嗎?黃牛還有嗎?

季後賽是球迷們的觀賽盛宴,而購票中的問題在此刻也越發凸顯,球票價格、購買渠道和黃牛等話題,幾乎是球迷們每年此時討論的中心。

這四個主場中,平均票價最貴的是遼寧。共有280-1280元分7檔,分別是:丙票180元,乙票280元,甲票380元,特甲680元,VIP880元,內場VIP1080元,貴賓席1280元。的確,比賽備受關注也給了遼寧隊漲價的底氣,例如原本價格為100元的乙票上漲至280元。

遼寧隊的官方APP,除了票務,商城中還有球衣售賣

不過,遼寧球迷歷來熱情高漲,門票基本上也是一掃而空,屆時將有12000名觀眾進場觀球。如果按甲票380元來算,喬遷新居後的一場比賽可為遼寧隊創造456萬的門票收入,一場比賽達到這個量級的成績實屬不易,而這還不算其他消費。

但除了票價貴、賣得快,遼寧隊的購票渠道也十分單一。除了線下購票,球迷可以通過俱樂部官網、APP和微信公眾號這三個渠道,而經生態圈嘗試後發現,雖然線上渠道有三個,但最終均導向了官網這一平台,也就是說,雖然打開方式不一樣,但最終的購票均需在官網完成。

山東高速隊的售賣規則

而遼寧隊的對手廣東隊的球票也算接地氣,共分為200、300、400、600、800、1000和1200元這7個價位,但「八冠王」的球票可直接在大麥網上購票。同樣可以在大麥網上購票的還有浙江廣廈,而廣廈隊的球票也僅有180、280和380這三個價位,方便又便宜。

最後,可以說四強當中最便宜的球票還要屬山東高速。要知道山東隊的貴賓票也不過600元,此外乙級票150元,甲級票200元,特級票400元,最便宜的丙級票則僅有80元。購買渠道分為線下的球館和線上中演與昊天這兩個平台。

從80到1280元,怎麼看球票值不值?

最低票價僅有80元,而最高卻有1280元,這些比賽和球迷的差距,究竟意味著什麼?

實際上,球票如何定價這個問題也是需要多方考慮來給出答案的,季後賽漲價理所當然,但「漲之有理」,上漲的幅度也需要有一個範圍。近期關於球票定價問題凸顯的案例,便是2014-15賽季的總決賽。

遼寧隊購票的球迷們

2015年3月20日消息,據遼寧男籃官方微博透露,在遼寧主場上演的第6場總決賽的票價將大幅上漲,原本600元、1000元、1200元和1600元門票價格調整到800元,1400元,1800元和2200元,門票價格分別上漲了200元,400元,600元和600元,此前已經售出的票會被退款,去現場看球的球迷要按照新票價來購買門票。

漲價的原因美其名曰「打擊黃牛」。遼籃發聲明稱,「一直以來,俱樂部和本溪賽區備受票販困擾,嚴重影響球迷看球熱情。此次票價調整的初衷就是儘可能保護球迷看球權益。」

結果,當時有3000餘名球迷排隊重新買票,而本溪球館不過6000多座位。之後,黃牛票也將球票漲到了5000元一張,這也引來央視體育頻道都在節目中質疑:賣票的豈能自己當「黃牛」?

本月剛剛上線的CBA官方APP中欄目頗多,但並沒有購票業務

不過,在商言商,提高球迷價格的確為遼寧隊帶來了不小的收益。據了解,漲價後的門票收入粗算增加280萬元,幾乎等於兩名球員的全年工資和獎金。除此之外,本溪球館附近的酒店也藉此坐地起價。

遼寧隊的做法固然違反消費協議,但這些舉動的背後,仍是球隊經營所帶來的問題。


觀賽和購票,背後仍是CBA營收的問題

球票貴與不貴,實際上不能用簡單的市場來衡量。CBA需要依靠競爭講故事,而第二步才是賽場之外的生意經,如何讓比賽掙錢一直都是這個職業聯賽正在解決的問題。

而票價是其中的手段之一。以NBA為例,據票務搜索引擎TiqIQ數據統計,NBA總決賽的平均票價已經從2011年的945.21美元漲到了2015年的1486.75美元。

在2017年6月的總決賽中,總決賽第一戰的平均票價已經漲至1850.3美金,第五場在金州的平均票價則達到2435.46美元,而根據預測,如果系列賽打到第七場,那麼平均票價將飆升至3612.8美金。

不得不提的是,雖然巨星抱團讓NBA的競爭沒有以往那麼激烈了,但是如騎士與勇士這般宿命對決的確讓NBA賺足了眼球,而這樣的「神仙打架」的總決賽,顯然幫助了NBA擴大了影響力。

雖然CBA也擁有巨星、超級球隊和數量更多的球迷,但從賽事營銷、居民消費水平和全球化的商業價值等方面,CBA顯然不能滿足這樣的商業模式。尤其是在「46號文」之後的體育產業時代,運營一支球隊所需要的成本也在升高。

此前據媒體報道,遼寧男籃匆匆搬遷主場到瀋陽,主因是瀋陽市體育局開出了豐厚的條件吸引,其中包括政策優惠,以及600-1000萬不等的真金白銀來投入俱樂部。此外,大體育場能夠容納更多的球迷,在門票收入、冠名贊助上都有巨大增長。

2017年12月,在全國體育局長會議上姚明首次公布了本賽季的CBA經營收入:創歷年最高,這也再一次證明了CBA聯賽和球隊的商業價值不斷提升。但在這種情況下,現在CBA實現了盈利的球隊寥寥無幾。

以掛牌新三板的廣東龍獅俱樂部和江蘇同曦為例,其2015年和2016年營業收入分別僅為3414.07萬元和2242.55萬元,虧損2484.18和2618.3萬元,幅度較大。但龍獅俱樂部的最新估值達到了26億人民幣,這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得投資人在入股CBA俱樂部時更有信心。

不過,信心的背後還是那個需要給出答案的問題,CBA球隊需要走上市場化道路,這個問題不僅需要時間,也更需要CBA公司和球隊給出解決方案。

記錄台和走表問題;三小時超長比賽;賽季中期的全明星周末吸引了眾多球迷的眼球,但暴露出來的投票和參與問題始終沒有解決;此外,丁彥雨航的MVP獎盃被曝出疑似某寶水果盤同款……

這樣的故事顯然難以提起球迷們的興趣,大衛-斯特恩和亞當-蕭華這兩代NBA掌門人多次表示,球迷才是最重要的,而對於CBA這樣一個想要實現更高商業化的職業聯賽,顯然需要更多的考慮球迷。

【鈦媒體作者:體育產業生態圈www.ecosports.cn。圈哥微信(ID:tiyuchanyeco)】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媒體APP 的精彩文章:

視頻網站雙雄爭霸:付費內容的春天還有多遠?

TAG:鈦媒體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