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遊戲 > 在歐美電子遊戲里,為什麼中國角色都會功夫?

在歐美電子遊戲里,為什麼中國角色都會功夫?

亞洲是一個擁有多元文化的龐大大陸,但在大西洋兩端,不同的歐美國家對亞洲文化內涵的認識差別很大。在北美,「亞洲人」(Asian)通常指來自東亞國家的人,英國人則更多地使用這個詞兒來稱呼南亞人。

在藝術界,亞裔英國人有許多傑出代表,你可能會想到作家薩爾曼·拉什迪(Salman Rushdie)、電視劇《仁慈令我高尚》(Salman Rushdie),或電影《東就是東》(East Is East)等等。但當我試圖尋找華裔英國人的代表時,卻一無所獲。

華裔英國人常常被視為「沉默」或「隱身」的少數民族:無論在藝術創作領域亦或政界,他們不太引人注意,也不會引發抗議或歧視等問題。部分原因在於,從社會經濟的角度來說,華裔英國人分布得更為廣泛和離散,所以沒有形成特彆強大的社區或倡議團隊。

在英國,我的父母不會因為電視上缺乏中國面孔而抱怨,因為他們可以訂閱TVB,收看來自香港的中國戲劇、肥皂劇、娛樂和新聞節目。對父母來說,一個中國人在西方作品中成為主角的想法近乎荒謬,他們認為中國人最多只能是「茄喱啡」(註:ke le fe,粵語方言),即臨時演員。

作為第二代中國移民,我從小在住戶以白人為主的郊區長大,渴望吸收西方文化。上個世紀90年代,童年時我玩的絕大多數電子遊戲都採用卡通擬人化的動物角色,不過隨著年齡漸長,我愈發注意到電子遊戲里缺乏有代表性的中國角色形象。

電子遊戲里不缺少亞洲元素——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日本遊戲行業影響力巨大。雖說我欣賞日本,但若是在大街上被陌生人誤認為日本人,沖我用日語問好,我會不太愉快。老外經常混淆日本和中國文化,因為在歷史上,這兩種文化之間有重疊(畢竟,日本漢字就從繁體中文演變而來);很多中國人購買日本產品,反之亦然。

我記得小時候曾在家裡用錄像帶看動畫片,而那些動畫片實際上來自日本,只不過配了中文字幕(諷刺的是作為最受歡迎的日本動漫作品之一,《龍珠》的創作受到了著名中國小說《西遊記》啟發)。每當我到香港旅遊,都只能找到從日本進口的電子遊戲。在當時,人們甚至從未聽說過經過中文本地化的遊戲。

無論如何,我是在某款日本遊戲中發現了第一個以像素形式呈現的中國角色——她當然就是《街頭霸王2》里大招是鶴嘴踢(spinning-bird kick)的春麗啦。春麗可不是弱者或配角,她是「全世界最強壯的女人」,但她也象徵了老外對中國人的刻板印象。《超級街頭霸王2》里的飛龍也差不多,他來自香港,你不難猜到他的創作原型是誰。

在流行文化中,李小龍很可能是最著名的中國人。《鐵拳》角色Law的創作也直接受到這位已故武術家的啟發,而《鐵拳2》還新增了雷武龍(Lei Wulong),其創作原型是成龍在電影《警察故事》中所扮演的角色……這些角色很棒,卻也反映了在絕大多數電子遊戲里,中國角色就是像功夫片主角那樣的武術家。

類似現象在其他媒介作品中也很普遍。頗具諷刺意味的是,雖然李小龍被視為中國人的驕傲,成龍至今仍是一位香港知名演員,但若大街上的路人向你狂喊他倆的名字,你恐怕不會覺得有多麼自豪。

即便不考慮格鬥遊戲的漫畫諷刺性,這些角色最終代表的是國家,而非民族認同。

在西方遊戲里,有哪些能夠反映華人(或亞裔外國人)的角色?《熱血無賴》(Sleeping Dogs)中的主角沈威(Wei Shen)是一個美國華人,他從美國加州舊金山警局借調至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警察部門,以卧底探員的身份潛入三合會組織。加拿大開發商United Front Games或許希望藉助沈威的跨文化背景,幫助西方玩家熟悉外國,並且讓角色能夠用英語交流。

無論如何,這些設定會讓我產生共鳴,因為我能看到一個與我背景類似的角色努力熟悉中國風俗,例如了解面子的概念(基本上等同於人的自我形象和尊嚴,「保全面子」尤其重要)——遊戲中有一個聲望槽,聲望與角色完成的任務掛鉤。另外,我還能看到童年時見過的一些香港景點,而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人們都用口音純正的廣東話交流。

雖然《熱血無賴》很像一部《GTA》克隆品,不過在這款遊戲中,角色的戰鬥是以近身格鬥而非射擊為主。這種機制本身不是問題,但我很想知道,為什麼這款以香港為背景的犯罪題材遊戲與武術搭在了一起?噢等等,因為這名卧底警察是中國人,所以他也是一位功夫大師,對吧?

我並非對United Front Games有意見,我知道對任何一家開發商來說,要想製作一款非本土文化背景的遊戲,都會遇到困難。但若《熱血無賴》不講述香港黑社會的故事,沈威還能成為主角嗎?如果這名警察在舊金山打擊犯罪分子,他是否還會施展武術技能?

相比之下暴雪在《守望先鋒》中對小美的塑造更值得稱道——作為一位擅長冰技能的氣候學家,小美完全顛覆了老外對中國人的刻板印象。與此同時,厚厚的衣服和可變皮膚也使得她完全不像一個物化的「花瓶」。

近年來,電子遊戲中最著名的華裔主角也許是《掠食》(Prey)里的Morgan Yu,他有德國和中國血統,不過我懷疑開發商Arkane Studio之所以為他取這個名字,部分動機在於一語雙關,用Yu來暗指「你」(You,即玩家)。Morgan Yu有中國血統,但在這款遊戲的故事情節、背景設定或玩法機制中,你卻很難在他身上發現任何民族特徵。他會讓像我這樣的華人玩家產生共鳴嗎?恐怕很難。

Morgan Yu

當西方工作室試圖在遊戲里塑造中國人或華人角色時,也許只能做到這一步了。

另一個例子是像《Florence》這樣量級更小、與玩家交互更親密的作品。從本質上講,《Florence》講述了一個有關初戀的故事,但其細節讓人印象深刻。與《Florence》主設計師王友健(Ken Wong)的背景相仿,遊戲主角Florence Yeoh有馬來西亞、中國和澳大利亞血統,而遊戲中的許多細節會引發華人共鳴,包括在她公寓里的某些物件,如鞋架上的幸運小貓雕像,或者廚房裡的電飯煲——在中國人的家庭中,這些物件很常見。遊戲里有這樣一幕場景:當Krish搬進Florence的公寓,她決定騰空間放Krish的東西時,如果移走電飯煲,會讓人覺得不太妥當。

Florence的母親嚴厲霸道,對她管教嚴格,母女之間的緊張關係也讓我感同身受。在中國家庭,母女倆在電話里聊天的內容非常普遍(雖然音效被故意打亂,但在我的腦海中,我似乎能聽到廣東話從電話那一頭傳來)。母親命令Florence專心學習數學,遠離藝術創作。另一個令人覺得更殘酷的真相是:由於老一代中國人的偏見,Florence從來不敢對母親提及印澳混血的男友……這些細節並非關鍵劇情,但它們讓我覺得特別有真實感。

塑造角色絕非易事,某些人也許覺得做一個看上去跟他們很像的頭像就足夠了。許多中國人(包括我在內)熱愛格鬥遊戲,卻很少意識到若老外對中國人的印象還停留在李小龍那個年代,這是有問題的。但讓人感到振奮的是與上個世紀90年代相比,如今我們能夠玩到像《Florence》這樣的遊戲——它們既講述了一個普遍的故事,同時又描繪了亞洲人在西方的部分生活經歷。

本文編譯自:kotaku.co.uk

原文標題:《The Bittersweet (and Sour) Search for Chinese Representation in Games》

原作者:Alan Wen

關注觸樂,隨時查看更多有趣遊戲內容,或關注觸樂微信(chuappgam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觸樂 的精彩文章:

這個14歲的《看火人》玩家,希望拯救美國的防火瞭望塔
觸樂夜話:我只是大數據的一部分

TAG:觸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