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嚴重可致死!國內家家戶戶都買的帶娃神器,國外已禁售……

嚴重可致死!國內家家戶戶都買的帶娃神器,國外已禁售……

為人父母的,

總想要給自己孩子最好的,

自己童年沒有用過的或者羨慕過別人有的,

統統都想給孩子買上。

市場上各種兒童用品的廣告也是滿天飛,

什麼學步車、兒童防側睡枕、寶寶游泳脖圈...

只不過這些東西真的都適合寶寶用嗎?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來說說

兒童用品黑名單

有的爸媽因為給孩子用了它們,

腸子都悔青了…

學步車

首先要說的就是這個學步車,不僅父母買,就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四周親戚朋友有時候都會想買來給孩子學走路,某寶上更是月銷過萬。

看起來就是很好的兒童用具,幫助孩子學走路,還不貴,家裡有小孩的可能都有這麼一部學步車,只不過這當中卻暗藏危機...

據報道,湖北武漢女嬰菲菲剛滿7個月,性急的媽媽就把她放進學步車裡學走路,半年後,菲菲的雙腳竟內翻變畸形,成了這樣↓↓

到醫院拍片檢查顯示:

菲菲左側跟骨發育不良,雙足內翻,診斷為馬蹄內翻畸形。醫生給菲菲做了矯型手術,菲菲的步態明顯改善,但要想完全恢復正常,還要至少再佩戴半年的支具。

醫生表示,7個月的寶寶坐學步車,腳不能完全著地,所以才會導致這樣情況發生。其實幼兒學步車存在很大的風險和隱患,早在 2014 年,央視焦點訪談就曝光過。

接下來,我們就來具體聊聊學步車存在的那些危害:

對寶寶的傷害一:

對學走路反而不利

媽媽們有沒有觀察過寶寶坐在學步車裡面的姿勢:是不是踮著腳,腳尖稍稍一點地,就「嗖」地一下,衝出去老遠?

GIF

這樣的姿勢,寶寶的腿部力量得不到有效的鍛煉,學會走路的時間反而會推遲。有一項關於5~15個月寶寶用學步車的跟蹤調查結果顯示,

常用學步車的寶寶

會坐、會爬和會走的平均時間

比不用學步車的寶寶約晚一個月。


嬰兒如果長期用學步車,可能會出現發育異常:兩膝蓋內側突出膨大,兩小腿向外撤,兩膝關節靠攏時踝關節不能併攏,看上去像「X」形;有的兩條小腿向外彎曲,兩踝關節關攏時(立正姿勢),膝關節不能靠攏而呈「O」形,也就是所謂的「羅圈腿」。

寶寶的骨骼中含膠質多、鈣質少,骨骼柔軟,而學步車的滑動速度過快,寶寶不得不兩腿蹬地用力向前走,時間長了,容易使腿部骨骼變彎形成羅圈腿。


孩子是通過接觸、抓握、敲敲打打、扔等學習認識物體,自由的探索有助於孩子智能的發展,學步車限制了孩子自由的活動,剝奪了孩子學習的機會。

也曾有研究結果顯示,使用學步車的寶寶智力發育測試方面的分數低於沒有使用過學步車的寶寶。


有很多爸爸媽媽使用學步車是因為他們覺得學步車可以保證嬰兒的安全,但事實剛好相反。根據美國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會統計:

每年約有8800名15個月以下的嬰幼兒

由於使用學步車而受傷!

2016 年12 月13 日,一名 10 個月大嬰兒隨學步車滾落掉下樓梯,導致頭部骨折。

2015 年,蘇州一名女士把孩子放進學步車中,孩子連人帶車掉下樓梯,摔成植物人。

還有一些媽媽在朋友圈發布孩子因學步車受傷的事情,字裡行間透露著自責。

寶寶因學步車受傷的主要原因是因為:

坐在學步車中寶貝每秒的移動距離可達1米,孩子的頭部所佔比重大、較重,又暴露在車身架的外面,缺乏安全保護,一旦從樓梯上翻下或因地面不平而翻倒,寶貝的頭部很容易受傷。

國外早已禁售:

衛生部也不推薦使用

上世紀 90 年代,由於兒童使用學步車而頻頻發生意外事故,

AAP (美國兒科協會)呼籲禁止售賣兒童學步車,

而加拿大全國更是禁止銷售學步車。

2011 年,我國原衛生部發布了《兒童跌倒干預技術指南》,明確指出,不建議嬰兒使用學步車。

雖然可能會有人覺得危言聳聽,我家小孩用的好好的一點事都沒有,但是老話說得好,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為了寶寶能健康、安全的成長,寶媽們還是不要再給寶寶用學步車了。

而且孩子學走路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無需刻意教導,順其自然才更好。

除了學步車,

還有下面這些東西,

都上了兒童用品黑榜

做父母的最好都看一看!

兒童防側睡枕

美國CPSC和FDA警告:不要使用這種保持嬰兒特定睡姿(防扁頭等)的「防側睡枕」。

這種枕頭在過去的15年內導致了至少13名嬰兒死亡!此類睡姿定位器的賣點本是保持孩子平卧,防止側翻後俯卧而窒息及猝死。可事與願違:側卧沒防著,孩子無意中趴下更麻煩,嬰兒最好還是去枕平卧,越簡單越好,畫蛇添足真的犯不著。

洞洞鞋

近年流行的「洞洞鞋」質地柔軟,穿脫方便,但是並不適合5歲以下的孩子穿。

從去年開始,美國就頻頻發生小孩穿洞洞鞋被電梯夾傷腳趾事件,夏季每周平均四五起。

GIF

日本政府也警告消費者,穿洞洞鞋的孩子易被電梯夾腳。建議5歲以下的孩子在乘坐電梯或去遊樂園時盡量別穿洞洞鞋。

寶寶游泳脖圈

不少家長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帶孩子去游泳,並佩戴這樣的游泳脖圈,但這樣的脖圈並不安全。

1.小寶寶脖子很軟,套脖圈容易傷害寶寶稚嫩的頸椎;

2.脖圈是塑料的,臨床有見寶寶對脖圈過敏或脖圈摩擦過度導致皮炎的;

3.脖圈容易壓迫氣管;

4.最最危險的是,人脖子上有頸動脈竇,若不小心被壓到,可發生壓力感受性反射,出現心率減慢血壓下降,嚴重者甚至休克!

對寶寶來說,最好的游泳方式,是由大人抱著,用一側前臂拖著嬰兒的臀部。另一隻手扶住嬰兒的背部,貼緊大人身體下水。在水中,可以試試只拖著寶寶的臀部,或者雙手抱住腋下,盡量讓寶寶感受玩水的快樂。

電子音樂玩具

家長為了鍛煉孩子的聽力和韻律感,就給孩子買了電子音樂玩具。但是家長要先確保這些電子音樂玩具,發出聲響的分貝數不超出孩子聽力能夠承受的範圍。

因為目前市面上很多電子音樂玩具都沒有經過這一步的檢測。過響的音樂會對孩子的聽力造成永久性、不可逆的損傷,還可能影響孩子的情緒,長期下去,甚至會讓孩子養成暴躁的脾氣。

所以各位寶媽為了寶寶的健康,

千萬不要再用上面的用品了,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養孩子的道路上,

沒有一件是小事,

寶寶健康安全是第一!

GIF

如果身邊還有人不知道這些,

就趕緊告訴她們!

以後送親戚朋友家孩子禮物

也可以避過這些「坑」~

GIF

粉絲

?

福利

ai試用是一個提供粉絲機會

可以免費試用來自全球各地精品的小程序,

上至各種國際大牌,下至芸芸小眾精品,

從美妝到個人護理儀器,

通通都有哦!

(點擊可進入小程序)

大家都在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澳洲之有問必答 的精彩文章:

華男入境澳洲被遣返!面臨3年入境禁令,2年監禁?只因他帶了……

TAG:澳洲之有問必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