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菩提即煩惱,盡令無有餘,心無塵,淡若禪

菩提即煩惱,盡令無有餘,心無塵,淡若禪

禪詩賞析(二十五)不見朝垂露

今天賞析最有影響的詩僧之一,寒山子的一首佛心禪韻盡攝其中的一首禪詩《不見朝垂露》。詩曰:

不見朝垂露,日爍自消除。

人身亦如此,閻浮是寄居。

切莫因循過,且令三毒祛。

菩提即煩惱,盡令無有餘。

菩提即煩惱,盡令無有餘,心無塵,淡若禪

禪詩禪意:此詩一開始也將--幅鮮明的形象呈現於讀者面前:你看那早晨的露水,太陽一出來立即就幹了。人的生命也正是如此的短暫,在這閻浮世界上,只是寄居而已,期限一到,就要投入輪迴業報去了。

以朝露唏作比來說明人生的短暫無常,正源自《金剛經》里一段著名的話: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禪者深知「人身亦如此」的可貴,深知「人命在呼吸間」的匆遽,深知「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的緊迫。因此,他們「切莫因循過,且令三毒祛。」「三毒」就是貪慾、瞋恚、愚痴。

菩提即煩惱,盡令無有餘,心無塵,淡若禪

印光大師言:人天是客居,三途是家鄉,三途一報萬千劫,復生人天無了期;失掉人身後,想再修行出離輪迴苦海,難乎其難,而人身苦短易失: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菩提即煩惱」,菩提與煩惱似乎是對立的,但以佛教如般若空觀的觀點來看,菩提也就是煩惱。

生活中煩惱無處不在;煩惱與智慧就像一個硬幣的兩面。放下煩惱就是智慧;忘卻苦愁,輕快便會即刻溢滿心間。

我們想要在現實世界中尋求無住涅槃,那就必須在煩惱中體證菩提。所以,「菩提煩惱不二」,「五欲貪瞋是佛」,「煩惱即是菩提,凈華生於泥糞」。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從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無論是煩惱也好,還是菩提也好,站在禪悟的立場上,都要將它們一起消泯無餘。因為禪悟的境界,「如人眼睛上,一物不可住。金屑雖珍寶,在眼亦稱病。」只要一有開悟的意念,由於悟失之交臂了。

菩提即煩惱,盡令無有餘,心無塵,淡若禪

每天禪心閱讀,感悟禪門智慧,緩解生活壓力,培養禪悅心態,使生命流淌著智慧,綻放著慈悲,少一分煩惱,多一份幸福,忍辱護真心,心安事順人世暖,在菩薩道上攜手同行。共同成就圓滿智慧人生!阿彌陀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