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漢學家惠棟為何被稱為「小紅豆先生」?為何歷代學人對其褒貶不一?

清朝漢學家惠棟為何被稱為「小紅豆先生」?為何歷代學人對其褒貶不一?

原標題:清朝漢學家惠棟為何被稱為「小紅豆先生」?為何歷代學人對其褒貶不一?


者:閆紅延安大學歷史系本科生、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小紅豆先生」是學者們對清代著名漢學家惠棟的稱呼。惠棟(1691一1758年),江蘇吳縣人。字定宇,號松崖。他的祖父惠周惕,父親惠士奇,還有他自己,三世傳經,皆治《易》學,被贊為一代佳話。


惠棟


惠氏一門有藏書之所,是為紅豆書屋。據說,在吳郡東禪寺有一棵白鴿禪師所種的紅豆樹。惠周惕移了一枝種在了書屋前,因此書屋叫做紅豆書屋,惠周惕自號「紅豆主人」,而他的孫子惠棟也就被人稱作「小紅豆先生」。惠氏一門藏書豐富,有一首詩專門描寫了他們的藏書事迹:


紅豆新移選佛場,葑田北去有書庄。

一廛負郭三分水,四世傳經百歲堂。


——葉昌熾《藏書紀事詩》卷四


惠棟「自幼篤志向學,家多藏書,日夜講誦。」他推崇顧炎武,一生治經以漢儒為宗,以昌明漢學為己任,尤精於漢代易學。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成一代漢學大家,成為了清代吳派經學奠基人,深得乾嘉學者推重。



惠棟

惠棟的努力方向其實也就是他的經學主張。惠棟經過長期研究,認為漢代在時間上近古,故其訓釋逼真,且漢代經學專門,且有家法,具有近古、專門和尊經三個特點,更能符合經典文本之原貌,更加接近文本之原意。因此,惠棟治學主要是通過研治漢學來重新釐定儒家經典文本的真實面貌、真實意義。



《周易述》


但也正是因為惠氏家學,專以「古今」為「是非」之標準,他們的治學方法是信家法而尚古訓,墨守漢人的成說,所以比較保守,而且惠棟過於相信漢儒《易》學,對其不加甄別,以致當時以及後世有著「株守漢學」、「嗜博泥古」的譏諷。近代有人評惠棟的治學方法,用八字概括,曰「凡古必真,凡漢皆好。」


惠棟著有《九經古義》、《易漢學》、《周易述》、《明堂大道錄》、《古文尚書考》、《後漢書補註》等等。

參考文獻:


1. 吳根友,孫邦金等著,《戴震乾嘉學術與中國文化》,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11


2. 李楠,李傑編著,《中國古代藏書》,中國商業出版社,2015.01


3. 梁啟超,章太炎,朱自清著,《三大師談國學 從梁啟超到朱自清》,譯林出版社,2015.05

歡迎朋友們訂閱近代中國!


編輯: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胡一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近代中國 的精彩文章:

康熙朝抗俄的一支奇軍:雅克薩之戰中的達斡爾人
淮軍名將聶士成究竟是何許人也?他在抵抗外辱中做出了什麼貢獻?

TAG:近代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