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揩公家油養私家車,新型「車腐」須警惕

揩公家油養私家車,新型「車腐」須警惕

首發:3月30日《新華每日電訊》調查·觀察周刊

作者: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翟永冠、向定傑、梁建強

近日,湖南益陽市紀委通報4起私車公養案例,貴州省紀委3月19日通報了1起私車公養案例,天津、湖北、浙江等多地也在持續開展私車公養專項檢查整治。從中央紀委以及各地紀委通報情況來看,此類案例並不少見。

「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隨著各地作風建設持續深入,公車私用得到有效遏制,但花樣翻新的私車公養現象浮出水面,成為「車輪腐敗」新變種。

變著花樣「揩公家油」

從公車私用到私車公養,一些地方公車改革過程中的違紀問題出現新動向。記者調查發現,私車公養的表現形式多樣。

其中,使用單位加油卡為私家車加油的案例最為普遍。貴州省紀委監委網站3月19日通報了貴陽市烏當區愛衛辦主任韓雲賢私車公養問題。2016年至2017年,韓雲賢在前往廣州、海南、凱里、重慶等地辦私事過程中,多次違規使用單位公務油卡為私車加油,共計20314元。2017年12月,韓雲賢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相關費用予以退賠。

湖南益陽市紀委的通報顯示,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1月30日,赫山區水務局公車駕駛員蘇建私自用公務車加油卡為自己私車加油19次共計5300餘元;該局公車駕駛員陳運良私自用公務車加油卡為自己私車加油26次,為朋友私車加油2次,合計7400餘元。蘇建、陳運良被立案審查,該局負責公車管理的原黨組成員向新顏被提醒談話。

還有的人將私車「租」給單位。湖北紀檢監察機關近期通報,2016年全年,恩施市板橋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主任廖雪峰將一輛私人小轎車「租給」中心使用,用於自己進城開會和下鄉,並報銷「租車費」。查實後,廖雪峰受到黨內警告處分。

也有的人把私家車加油、保養等費用也一併入賬報銷。浙江溫州紀委近期通報,2017年底,蒼南縣委第一綜合巡察組對蒼南縣旅遊投資集團開展巡察,發現該集團漁寮分公司的會計賬冊中出現非公車產生的車輛保養費等。經核查,該分公司經理楊守文和副經理賴聯雲、陳禮施,將自己私家車的油費和保養費入賬報銷。自2016年7月至2017年2月間,3人在公司賬戶累計報銷私家車油費及車輛保養費共14505元。鑒於3人在案發前主動整改並退出違紀款,2018年2月,蒼南縣紀委分別給予楊守文等3人黨內警告處分。

中央紀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奢靡享樂歪風出現一些新動向新表現,其中就包括通過違規借用下屬單位或企業車輛等方式使用公務用車,甚至變公車私用為私車公養。

多地整治查處,暴露公車管理機制不完善

針對出現的這些現象,多地開展了私車公養專項檢查整治。如貴陽從去年開始開展公務加油卡專項整治,截至今年1月底,共檢查單位(部門)1090家,清查5679張公務加油卡(含副卡),發現問題115個,立案50件,給予黨政紀處分39人。

多地在專項整治中發現,管理機制不完善為私車公養歪風留下了生存空間。

——加油卡管理粗放。目前不少單位公車用油都採取「充卡加油」的方式,多是用一次大額充值的發票報賬,但具體加油次數、車輛、行程等則沒有明細。少數人員就在加油卡上動起了「歪腦筋」。如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國土資源局一名領導幹部的駕駛員,私自將單位公務加油卡拿給他的妻子使用,加油66次,開支17900餘元。

此外,一些單位指定了加油站點,統一結算油費,也讓私車「揩油」有機可乘。

——公車使用登記手續不全。記者採訪發現,不少單位的公車使用流程雖然有詳細規定,但執行中為了省事圖便利,往往流於形式。當需要私車公用時,也沒有專門的台賬進行登記,對出差事由、行駛里程等情況沒有記載,多數情況下只是口頭請示,讓私車公養有了自由操作的模糊地帶。

——發票報銷存漏洞。「確實存在沒有好好審核的問題。」貴州省玉屏侗族自治縣紀委常委鄒雲森說,少數公務人員將私車私用中產生的油費、維修費、過路費、罰款等捆綁在公車身上一起報銷,單位的領導和財務部門沒有嚴格把關。

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近期通報,2018年1月,區紀委接到群眾舉報,反映區司法局某領導的私家車維修費用由辦公室副主任馮某某經手予以公款報銷。經過查對賬目,比對單據,發現馮某某將假單與舊簽名複印在一起偽造單據,造假報銷。

堵住「跑冒漏滴」,紮緊制度籠子

「私車公養本質上還是特權思想和特權行為的表現,是『四風』問題的反彈回潮。」中紀委駐社科院紀檢組副組長高波認為,一些人鑽制度空子,以權謀私,消解了公車改革的效果,同時也極大損害了黨和政府形象與公信力。

一些因私車公養被處分的黨員幹部事後自我剖析稱,沒有公車坐了,用私家車辦公事存在補償心理,就利用工作便利換取補貼。

高波表示,現實中確實存在公車不夠用、私車公用的情況,但這不是違法違紀的理由,不能以此為借口為私車公養開脫。

多名受訪黨員幹部認為,遏制私車公養,要強化制度建設和落實,加強監督,強化問責。鄒雲森等建議,嚴明公務用車管理和使用方面的相關規定,「一旦發現私車公養問題,除處理直接責任人外,還要對負責管理公車的人員以及單位主要負責人進行嚴肅問責。只有這樣,才能形成震懾。」

據了解,不少地方開始藉助互聯網技術,緊盯公務加油卡,實行網路信息監管,讓每一筆用油消費的去向都有跡可循。比如湖北省沙洋縣紀檢機關利用公務油卡管理系統、加油站監控系統、公安「天眼」系統等信息大數據進行比對,精準獲取問題線索,從嚴快查快處,取得明顯成效。

高波等專家認為,解決私車公養問題,還要融入到公車改革的大盤子中,簡化購買社會服務流程,增加供給,讓公務用車更規範、更便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每日電訊 的精彩文章:

願我們最終老有所愛
新華社三問區塊鏈:會成為新風口嗎?顛覆性何在?與你我有何關係?

TAG:新華每日電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