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開門講故事6期/百年鄉關

開門講故事6期/百年鄉關

[鳳山書院網上講壇]

2018年第6期

抱母井故事之:都做黃粱

/謝開明/

抱母,是一個讓人溫曖的名字,是一個有著許多浪漫故事和傳說的地方。1981年,我曾在解放前抱母井鹽灶大戶段家三兄弟合建的私立學校房屋裡讀書生活過一年,到現在已經整整三十年了。三十年來,作為鳳山本地人,我數不清有多少次因公或因私到過抱母井了,抱母井真像滇南的一座富礦,總讓人采之不盡道之不完,它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與動人的故事傳說足可以讓所有到過抱母井的人敬畏。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話來概括抱母井,那麼我的感覺:抱母井是一個帶著鹽味咸澀的浪漫之地。

一、浪漫傳說

古道鹽鄉抱母井,有著許多動人的傳說,如:抱母河的傳說,黌學山「金雞」的傳說,「石人」的傳說,「親爹石」和「親媽石」的傳說,叫花婆鑄銅鐘的傳說等等。這裡說說「抱母井」一名的由來與傳說。

抱母井一名的由來有幾種說法。《威遠廳志》書上說:「抱母井名之會意,抱母井井名抱母者,蓋因山環水抱,井產其中。四境,人民衣食有賴。凡有父母在堂者,不忍遠離,欲報閣橘之德,此抱母井所由名也。」民間有兩種傳說。

一說是當年這裡還一片蠻荒,有鹿常到河邊來飲水,一獵人逐鹿而至,發現一母鹿死在水邊,一小鹿還緊抱母鹿,見獵人來,小鹿抱母投水而死。獵人感動,在水邊立碑,取名抱母。獵人究其母鹿死因,發現此水是滷水,母鹿是食了過量的滷水而死。於是獵人棄獵開鹽井,在此地熬鹽為生。

另一說是抱母的鹽井剛剛開好後,人們正為給它取名而爭論,事有湊巧,當天有一母豹子領著幼豹下山喝水,母豹因喝了剛開發鹽井的滷水,燥死在井邊,幼豹卻不知母亡而仍然依在母親懷裡,見人不去。人們以為是吉祥的徵兆,將鹽井取名「豹母」。據說自此,凡有豹子進鹽井游食,那季的鹽行價就好。

二、讖語玄機——都作黃粱

抱母井有一塊非常有名的牌匾——都作黃粱,至今無人能解其中之意味。因此,這塊匾額成了抱母井無人能解的讖語玄機。

據載:歷史上,景谷、普洱是通往昆明內地和通往滇西南及東南亞的交通要道,威遠廳抱母井是當年一個重要的茶鹽古道驛站。

清雍正二年(1724)以前,抱母屬宣化土司領地,當地居民取天然滷水私煎食鹽賣,清雍正二年開始,朝廷在此設抱母井鹽課司大使,開抱母井九區。當時,以木柴為燃料,用圓鐵鍋煎制方塊鹽,後改為煎鍋鹽,每灶設鍋4—6口,試煎三年起課。清雍正四年(1726年)設抱母鹽課大使一員。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開始由官方統管鹽的煎熬、運輸、銷售和徵稅。

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為抱母井興盛時期,產鹽量大,科稅收入多,威遠廳同知公署由威遠大寨遷至抱母井,直到光緒六年(1880年)由抱母井遷回威遠大寨。歷時106年的時間裡,抱母井成為全廳政治、軍事、文化中心。

當時的抱母,曾是一個繁華的集鎮,有小雲南之稱。馬幫四至,「年有千餘藏族商人經此,往來於西雙版納和思茅、普洱及景東、大理乃至西藏之間,抱母井成為滇南茶鹽古道上的一個重要驛站,成為銜接邊內貿易,商品交流的貨運中轉地。

由於抱母井物質的豐富,文化也隨之豐富起來。立碑制匾成為當時抱母井的時尚文化。其中,有一塊全井紳老出資敬立的匾額——都作黃梁,成為抱母井文化標識,也成為抱母井的文化之謎。至今無人能解其中之意味。

此匾額為紅漆底,金粉字,柏木樹板質,厚約10公分,長約2米,高約90公分,「都作黃梁」四個大字的體積佔了整匾的四分之三,看去字體相當醒目,美觀,立體感強,細看字,好似字要跳出匾額向你而來。據說此匾額的字能避水火,所以數百年來一直被視為珍寶。

1880年,威遠廳遷回大寨時,此匾被某縣長偷偷帶走,後在地方紳老的指責和討要下,派人抬送回抱母井。1949年以前,此匾額掛在抱母鎮公所大門橫頭上。1952年,不知是什麼原因丟落在鳳山中心小學校牆角里,以後此匾額就不知去向。

匾額上有具體年月日,題作者的姓名,但因年深日久,現在無人能憶起全貌。只記得「都作黃粱」這四個大字了。

為什麼要題「都作黃粱」這樣的詞?作者用意是什麼?是暗頌什麼?還是把整個抱母井暗喻成什麼?多少文人墨客或一知半解的人,都對這匾額進行過品頭評足,猜測作者用意,這些文人墨客對「黃粱」一詞是不陌生的,什麼「黃粱」一夢,「一枕黃粱再現」,典故來源比喻什麼?理解得是很深的,但在「黃粱」一詞前面,加上「都作」一詞,這就成讖語玄機了。這是抱母井至今解不開的謎。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職工文化網:工會風格、中華氣派、人民眼光、職工情懷。

歡迎賜稿.

編輯:謝開明

編審:雪 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職工文化網 的精彩文章:

TAG:職工文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