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至暗時刻》:影帝、神還原——敦刻爾克的另一種打開方式

《至暗時刻》:影帝、神還原——敦刻爾克的另一種打開方式

在第90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加里·奧德曼憑藉「丘吉爾」這一角色的神級表演,毫無懸念地摘得最佳男主角。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部成就了影帝的《至暗時刻》。

截至目前,豆瓣上12萬觀眾給出了8.6的高分。

大部分人對丘吉爾這個名字都不陌生,尤其是他作為英國首相在二戰時期的巨大功勛。

《至暗時刻》的開篇就是這場戰爭中英國面臨的困局:

1940年5月,希特勒閃電戰開啟歐洲二戰火焰,德軍接連攻克丹麥、挪威、荷蘭和比利時,並繞過馬奇諾防線拿下巴黎,轉而向倫敦進行轟炸。英國首相張伯倫的綏靖政策引發舉國不滿,下議院憤怒聲討,張伯倫只得引咎辭職。

(資料圖:納粹德軍機械化部隊向西歐進擊)

一時間,英國境內人心惶惶。

上層希望和談自保,群眾焦慮不安,國家面臨最黑暗的時刻,誰來收拾這個爛攤子?

備受共黨支持的溫斯頓·丘吉爾,臨危受命。

他是什麼樣的人?

影片從日常的角度給了我們這樣一個答案——66歲、口吃不清、雪茄和酒杯不離手、一個一天有100個主意但其中96個都是垃圾的倔強老頭。

GIF

GIF

又凶又萌。

與傳統意義上的領導人形象差的不是一星半點兒。

他站上萬眾矚目的演講台,費勁兒地挺直腰桿,用含混不清的口音說:要戰!要絕地反擊!

GIF

而台下鴉雀無聲。

國王不支持,同黨派的人還使絆子;向美國求救,羅斯福禮貌地拒絕——內憂外患,個個讓人頭疼。

還戰嗎?

當時英軍的主力被困在敦刻爾克,如果不及時救援,恐怕會全軍覆沒。

而丘吉爾得知在該地附近有4000左右英軍可調用,隨即下令拚死拖住德軍,為大撤退留出時間。

讓4000人送命?高層激烈地反對,而丘吉爾寸步不讓。

敦刻爾克大撤退沒有戰艦,德國又掌控著制空權——下令徵用所有船隻!

GIF

設身處地來看,丘吉爾的鐵腕,頗有幾分瘋狂。

但是,當他走到街上,走進地鐵,他聽到了民眾們山呼海嘯一般的抗戰決心。

他與建制派同僚背道而馳,卻能在平民中獲得力量。

他再一次走向下議院,鏗鏘有力地宣告:戰!

「我們將在法國作戰,我們將在海洋中作戰,我們將以越來越大的信心和越來越強的力量在空中作戰,我們將不惜一切代價保衛本土,我們將在海灘作戰,我們將在敵人的登陸點作戰,我們將在田野和街頭作戰,我們將在山區作戰。我們絕不投降。」

GIF

他做到了。

英國反敗為勝,扭轉了二戰的局勢。

如果說諾蘭的《敦刻爾克》展現的是戰場上芸芸眾生的生死一線,《至暗時刻》則是在一個個陰暗肅穆的室內空間里,還原幾十年前,整個英國乃至歐洲的存亡關頭。

導演喬·賴特延續了《傲慢與偏見》《贖罪》的平穩敘事風格,在力求還原歷史的同時,採用了許多丘吉爾主觀視角的鏡頭,從車裡觀望行人、從飛機上俯視戰士,到走進他們身邊,真正打破階級、思維的界限,感受他們的決心。

在「國家」、「歷史」、「戰爭」這樣宏大的主題之下,一個個真實的小人物,似乎在講述,改變國家命運的力量,永遠只能來自於人民。

早在2002年,BBC舉辦過一次公眾評選,丘吉爾被選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英國人」的前十名,足以見其在民眾中的影響力。除了「英國首相」這一身份,他還是一名作家,並因6卷本《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與此同時,他還是畫家、教育家和演說家。

(歷史上的丘吉爾)

而本次出演丘吉爾的加里·奧德曼奉獻了殿堂級的表演。

他曾塑造過無數風格迥異的熒幕形象:《驚情四百年》里的深情德古拉,《這個殺手不太冷》里的變態警察,《蝙蝠俠前傳》系列中的正義局長,《鍋匠,裁縫,士兵,間諜》里深藏不露的軍情六處探員,《機械戰警》里痴狂的科學狂人……

GIF

而這一次,為了完美還原丘吉爾的形象,他不僅需要增肥,還要每天進行3個多小時的特效化妝:

「整個拍戲過程中,我大概化了61次妝,每次至少兩小時起步,整個算下來,光化妝就花了超過200個小時…….」

憑藉非凡的敬業精神,他出色地實現了「只見丘吉爾,不見奧德曼」。

因為,他演的是歷史上最堅毅的英國人之一:

「我的想法是,66歲的丘吉爾能夠臨危受命去對抗最邪惡的納粹希特勒,那我在這籌備中經歷的一切算的了啥呢,一切都是值得的。」

當我們經歷人生的至暗時刻,不妨想想這個胖胖的,愛抽著雪茄比V字的英國首相,他會告訴你:

「沒有最終的成功,也沒有致命的失敗,最重要的是繼續前進的勇氣。」

來源:轉載·綜合網路

編輯:Akagi、月半馬堯

審核:懷楠

監製:王林、金可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吉林之聲 的精彩文章:

續作添情懷,紅海奏激昂
說給爸媽的Rap

TAG:吉林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