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西方媒體關注中美貿易摩擦 稱美國擔心地位受影響

西方媒體關注中美貿易摩擦 稱美國擔心地位受影響

中國網新聞3月29日訊 (記者 李智)當地時間3月28日,美國貿易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在接受CNBC採訪表示,他將與近期發布徵收關稅的中國商品清單,隨後將有60天的公眾意見徵詢期。美國對華加征關稅產品的清單公示天數從30天延長到60天,意味著在今年6月之前美國不會對中國的相關產品徵收關稅。

北京時間3月29日,中國商務部發言人高峰在記者會上回應稱,中方的立場沒有變化,希望美方認清形勢,順應經濟全球化和貿易投資自由化的歷史趨勢。他敦促美方摒棄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的做法,切實採取措施,通過對話協商的方式解決分歧,真正維護中美經貿合作的良好局面。

近段時間以來,西方不少媒體對所謂「中美貿易戰」相關問題保持了高度關注,進行大篇幅報道。英國《金融時報》29日刊文稱,特朗普政府擬對每年最多達6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徵收關稅的模糊計劃,使中國企業紛紛猜測自家產品是否將出現在華盛頓的清單之上。白宮已經在一份200頁的報告中提到了一些中國企業的名字,包括美的集團、中國化工、中國中車、清華紫光等。

《金融時報》分析認為,中國的崛起令美國擔心自己失去頭號大國的地位。儘管對華貿易並不是導致美國產業工人生存境遇變差的主要原因,美國也未向受影響的工人和社區提供人們所需要的社會保障網路或積極支持。

文章指出,當前中國經濟的自由化符合中國自身的利益,40年改革開放的驚人成就證明了這一點。作為一個不斷崛起的世界強國,中國可以在貿易自由化中發揮核心作用,從而加強這一體系,讓中國經濟的健康與全球更加利益攸關。

近日,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在為《金融時報》撰稿中寫道,中國是維護國際自由貿易的堅定力量。近年來中國一直是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主動力,也是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主要貢獻者。中國改革開放已走過40年。下一個40年,我們還要繼續改革開放。

劉曉明認為,在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問題面前,歐洲與中國有著共同的理念。他明確指出,中國和歐洲在維護多邊貿易體系上有著共同利益。在面對美國在愈刮愈烈的貿易保護主義「寒風」面前,中英、中歐應該攜手並肩,高舉開放、合作旗幟,堅決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堅決捍衛國際貿易體系。

事實上,英國媒體對此事保持高度關注。BBC在《中美貿易戰扣動扳機為時尚早》一文中談到,儘管美方咄咄逼人,中方後手出牌、對等反制毫不退讓,但雙方都留有餘地。顯然雙方都做了最壞打算,但也都重視談判解決。因此,現在就斷定貿易戰到來還為時尚早。

當前階段,中國正積極發展全球夥伴關係,努力擴大同世界各國的利益交匯點,構建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中國商務部發言人高峰29日強調:「我們絕不害怕打貿易戰,我們反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反對以強凌弱,絕不會放棄自己的正當權益,會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捍衛自身的合法權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招商銀行:2017年實現凈利潤701.50億元 同比增13.00%
外媒:2018中國兩會將釋放全面深化改革強音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