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元·鮮於樞行草書杜甫《復愁詩頁》,筆勢雄渾,超凡洒脫!

元·鮮於樞行草書杜甫《復愁詩頁》,筆勢雄渾,超凡洒脫!

文 / 雅緣書畫


鮮於樞(1254-1322),字伯機,號困學山民,又號寄直老人。

據《鮮於府君墓志銘》記載,鮮於樞的高祖曾經做過官,祖父「讀書通大義,不為科舉業」。蒙古軍隊攻下德興府後,攜家南逃,走到居庸關被「盜」所殺,祖母帶全家到處奔波,金哀宗天興元年(1232年),又北上定居范陽(今河北涿州)。鮮於樞的父親從事辦理運糧的差事。常年往返於中都、大都、汴梁以及揚州、杭州之間。鮮於樞少年時不斷隨父遷居。鮮於樞有北方人的慷慨、豪氣,身材魁梧,鬍鬚濃重,朋友們稱其為「髯公」。同時期的詩人柳貫說他「面帶河朔偉氣,每酒酣驁放,吟詩作字奇態橫生。其飲酒諸詩,尤曠達可喜;遇其得意往往為人誦之」。自負隨意的性格,一開始就導致他與周圍環境及上層當權者的種種衝突。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以後,鮮於樞先後輾轉於汴梁、揚州、杭州、金華等地,擔任一些中下級官職,很不順利。常與上司爭是非於公庭之間,一語不合,則拂袖而去,為百姓愛戴,稱「我鮮於公」。曾三次去官或遭貶。37歲後定居杭州,於西湖虎林築困學齋。元成宗大德六年(1302年)被授予太常寺典簿,未及到任,逝於錢塘,年僅57歲。

由於一生官位都不高,常賦閑家中,鮮於樞得以充分發揮自己的藝術才能,他除具書法專長外,更是一位文學家,寫下了許多詩詞。他還能作曲,彈得一手好琴,而且精通文物鑒定。正因為有廣泛的藝術修養,且將之融合到書法中,鮮於樞方成為書法大家。

他與趙孟頫齊名,同被譽為元代書壇「巨擘」,並稱「二妙」,但其影響略遜於趙孟頫。鮮於樞兼長楷書、行、草書,尤以草書為最。據傳,其早歲學書,未能如古人,偶於野中見二人輓車淖泥中,頓有所悟。趙孟頫對他的書法十分推崇,曾說:「余與伯機同學草書,伯機過余遠甚,極力追之而不能及,伯機已矣,世乃稱仆能書,所謂無佛出稱尊爾。」

今天雅緣書畫為大家帶來的是鮮於樞行草書杜甫五言絕句《復愁詩頁》。


鮮於樞行草書杜甫五言絕句《復愁詩頁》欣賞

鮮於樞書杜甫五言絕句《復愁詩頁》

局部放大圖一

局部放大圖二

該詩頁法度嚴謹,結體疏朗,筆勢雄渾,超凡洒脫,與鮮於樞個人性情正相吻合。如柳貫所評:「公毅然美大夫,面帶河朔偉氣,每酒酣驁放,揮毫結字,奇態橫生,勢有不可遏者。」

【釋文】:

每恨陶彭澤,無錢對菊花。如今九日至,自覺酒須賒。困學。

--------------------------------------------------------------------

瀏覽更多書法資訊和視頻,請關注我們——「雅緣書畫」企鵝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雅緣書畫 的精彩文章:

文徵明此幅小楷作品堪稱代表作,流傳甚少,難得一見!收藏!

TAG:雅緣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