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將詞從士大夫筆端解放出來,使它重新走向世俗化與平民化

他將詞從士大夫筆端解放出來,使它重新走向世俗化與平民化

原標題:他將詞從士大夫筆端解放出來,使它重新走向世俗化與平民化


在有宋一代,是詞最繁榮的歷史時期。詞可以當成禮物送給朋友,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發現詞的參與。人們在離別之際填一闕詞來抒發惜別之情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分別之後,這些送別之作就此成為離人的精神寄託信物。宋人筆記當中,記載了許多這樣的事例,送別詞充滿了相思之意。


如《青瑣高議》中便記載了一個催人淚下的愛情故事:汴梁士子柳富與三湘歌妓王幼玉,才子佳人本是一對璧人,二人「執手戀戀,兩不相舍」,幼玉向柳表白心意道:「我平生所知、、、雖言愛勤勤,不過取其財帛,未嘗以身許之也。我發委地,寶之若金玉,他人無敢窺覘,於子無所惜!」於是解開發髻剪下一綹秀髮贈給柳郎。



不久,柳富返回汴梁侍奉年邁的雙親。臨別之前,柳、王在神明前發誓共攜白首。二人難捨難分,柳富登舟前作《醉高樓》一闕贈王幼玉:人間最苦,最苦是分離。伊愛我,我憐伊。青草岸頭人獨立,畫船東去櫓聲遲。楚天低,回望處,兩依依。後會也知俱有願,未知何日是佳期。心下事,亂如絲。好天良夜還虛過。辜負我,兩心知。願伊家,衷腸在,一雙飛。


兩人分別後天各一方,最終王幼玉因相思成疾香消玉殞。這則凄美的愛情故事告訴我們——婊子未必無情!


詞的魂,在於散而有規律,它是唐詩的升華,相對來說,筆者認為作詞要比作詩高級得多,優美的樂律,動人的文字,是詩所不能及的。既然說到宋詞,那麼一定要引出以為宋詞教父級的人物。


可以毫不誇張地講,凡宋代詞人無一不風流!而其中稱得上風流第一人的,柳永(約980~1053)怕是當之無愧。如果宋詞推舉形象代言人的話,柳永會高票當選。



柳永所以從無數的詞人中勝出,原因非常簡單:其他人的填詞是偶爾為之,柳永卻是個職業填詞人。如果僅是職業填詞人也無足為奇,最令人稱異的是,他是奉旨填詞。在彼時,這無疑是等於得到了ISO體系認證一樣。

後世人稱頌柳永,一則是緣於他對詞的發展與貢獻,最重要的是他的詞,最大限度的保留了民歌的質樸俚俗本色。(註:民間詞是詞的源頭。詞這一事物初一出現時,它的曲調很多來自民間。例如《竹枝》,就是源自長江中上遊民歌。)



柳永,是詞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自從詞從民間轉入文人手中後,變得索然無味起來。柳永橫空出世,將詞從士大夫筆端解放出來,使它重新走向世俗化與平民化。柳永獨出機杼的「變舊聲作新聲」,擴展了詞的影響範圍,使詞得以走進千家萬戶。



上帝為你打開一扇窗的同時,就會為你關閉一扇門:柳永雖然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但柳詞多是偎紅偎翠,吟風弄月之作,所以飽受後人非議。如果在專制歷史時期提倡反三俗的話,柳永必定是首當其衝。不但歷代文人出於維護正統的觀念,對其人及作品大加指摘,就連稍晚時候的文學女青年李清照也批評前輩詞人道:「柳屯田永者,變舊聲作新聲,出《樂章集》,大得聲稱於世,雖協音律,而詞語塵下。」就此,在現在,柳永的地位實在不及唐詩達人們(李白杜甫等),不過小編還是認為宋詞教父柳永與李白杜甫等人的成就還是工力悉敵的。

參考資料:《宋詞新說》《宋史》《青瑣高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得閣主人 的精彩文章:

歷代帝王中,他的拳頭最硬,但他從不仗勢欺人,喜歡以理服人

TAG:一得閣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