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美貿易戰」更能提升中國在全球的影響力

「中美貿易戰」更能提升中國在全球的影響力

作者:三尺寒(肖磊看市特約作者)

在上周,美國首先開啟了對中國商品加征貿易關稅,涉及規模約為500多億美元。而中國也立刻做出反擊,對美國部分商品,合計約30億美元規模,加征美國反制關稅。

單獨從兩國涉及的貿易對抗規模來看,很多人擔憂中國反擊美國的能力和效果。然而,我們則認為這次中美貿易戰的開啟,將是中國國際影響力的一次重要提升。

其實,美國的很多實物商品在國際根本不具有競爭力,美國真正的競爭力是知識產權,是品牌授權,是服務貿易和一次高科技壟斷等。

如美國的電子晶元,蘋果,微軟,臉書,亞馬遜等等這類軟服務行業,他們主要掙專利費,品牌授權費,技術使用費的錢,而實際的商品生產,美國本土企業很多是依靠其完善的金融服務來完成的。

如一家美國大型農場,或製造類企業,雖然已經是全部機械化、數字化生產方式了,但基本運營費用都是用的銀行貸款和各類複雜的保險資金。

因此美國生產製造企業對商品的周轉率和資金的回款要求非常重要。

但同時這也讓高負債經營的美國企業也變得異常脆弱,一旦日常的經營盈利無法彌補貸款的利息支付,企業就會申請破產清算,把所有問題推給銀行和保險公司。正因如此,美國的生產製造企業更需要穩定的經營環境,避免出現資金鏈條的斷裂。

而當年的美國底特律城,加州等都是因為生產製造企業突然遇到不穩定的經營環境變化,造成了企業負債難以償還,而被迫出現連續性的企業破產和倒閉,最後牽連到整個城市,整個州。

而中國的生產製造企業要相對好一些,整體負債水平還不算高,加上強大的需求和連續幾年的去庫存,中國生產製造類企業的商品周轉率和回款能量都得到明顯提高。中國企業的商業存款和中國個人儲蓄率也較高,這將避免中國企業陷入因短期經營環境變化,可能造成的經營困難。

一直被人們所擔憂的中國債務槓桿率高的問題,主要是地方政府債務和中國的非生產製造類企業。而實際上中國政府已經開展了近兩年的金融嚴監管,這類債務風險也得到了有效果控制。

如此對比,中國要比美國更能經受住貿易戰對實體經濟的消耗。而上周美股出現連續的大跌,也算是對特朗普所挑起的中美貿易戰的最大警告吧。

另外這次中美貿易戰已經引發了全球各國的高度關注,人們也更多的在了解真實的中國經濟實力。其實在西方發達國家民眾的認知中,他們對中國並不了解,很多人還停留在封建社會與學習前蘇聯的計劃經濟相融合的,類似半封建的,又是大集體式的落後國家印象中。

甚至很多依然認為中國的社會發展和經濟水平不及印度等南亞國家,更落後與於曾經的亞洲四小龍們。

即使在發展中國家的認知里,他們對中國的了解也不深入,更多是認為中國只是製造廉價商品的東方大國,卻很少有世界級的品牌商品值得追捧。

反觀中國,不僅普通民眾努力追求外國貨,更是有留學,經商,旅遊,移民等多層次的外國商品代購體系,哪怕它們是made in China,只要是外國品牌就足夠獲得國人的追捧。

因此中國更多的去了解了世界,而且是主動了解和認知,但卻被動的接受著世界對中國的印象。

這不能完全責怪外國人對中國的不熱情,實際上是中國在國際事物中的參與度還不夠高,特別是民間的商貿往來上,雖然中國的國際貿易量極大,但卻有很多是出口代加工商品和服務。

真正中國自己的,有國際影響力的商品和服務太少。華為、聯想和阿里巴巴等中國企業的國際化影響力,要遠大於比他們更賺錢的騰訊、工行、中石油等。

但這也只是剛剛開始,中國企業的國際化步伐還遠遠不夠,我們需要更多的中國企業和品牌在國際上獲得知名底,佔有更廣泛的國際市場。能夠像美國的可口可樂、英特爾、福特汽車、麥當勞那樣。

因此這次美國以中美貿易戰的方式,從新聞傳播的角度持續擴大中國在世界舞台上的影響力,這對中國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同時中國也需要努力增加與非美國家的經貿往來,以彌補中美貿易損失,這是倒逼中國擴張非美國家市場,減少對美國出口的依賴的一次好機會。

貿易的本質是互惠互利,薄利多銷。中國以優質的商品,一定會得到更廣泛的國際社會的認可,從而提升中國實力的整體水平。

文/三尺寒

更多獨家分析歡迎關注肖磊看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肖磊看市 的精彩文章:

深度解讀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政策邏輯

TAG:肖磊看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