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豆瓣9.2跌到5.4,「大偵探」一手好牌是怎麼打爛的

從豆瓣9.2跌到5.4,「大偵探」一手好牌是怎麼打爛的

從第一季到第三季,《明星大偵探》一路高歌猛進,豆瓣評分都在9分左右,湖南衛視終於可以收割在網路平台無心試水的成果了,姊妹篇《我是大偵探》上線衛視。但截至3月28日,這檔承載著無數粉絲期待,大家都認為「底子那麼好,改也不會差到哪去」的情況下,第一期播出後有3000多人評價,豆瓣評分穩定在5.4分。

《我是大偵探》開局不利

這個結果的確出人意料。衛視版綜藝《我是大偵探》官宣以後,製作方一直表示,幕後所有工作人員都是姐姐篇的原班人馬,嘉賓中除了撒貝南和鬼鬼吳映潔,其他嘉賓都會繼續在列。

《明星大偵探》有多值得一看,豆瓣評分擺在那。講姊妹篇之前,我們簡單分析一下,這個網綜有什麼是不能丟的核心?答案是,構成一期綜藝的兩大基本元素:嘉賓和內容設定。嘉賓破案燒腦為主,智商跟得上,綜藝感還有餘。

《明星大偵探》三季都是高分

內容設定上,一類是主題取勝,比如《請回答1998》緊跟優秀韓劇懷自己的舊,《酒店驚魂》雖過程冗長,但給出靈魂交換的反思。第二類是故事或推理取勝,比如當時氣氛造到極致的《恐怖童謠》,案件燒腦的《都是漂亮惹的禍》《瘋狂的鬱金香》被稱為節目推理雙峰,體現了編劇團隊的強大。第三類是綜藝感好,像《男團鮮肉戰爭》NZND組合創造了反差綜藝感,甚至成了一個IP。還有一些古裝、年代劇cosplay玩法。當然,細節優秀是很大加分項。

從以上三種大致分類看得出,破案綜藝這個類型,節目組已經玩得很溜了,當初不少網友擔心上星尺度緊,但如果仔細分析,本來優秀的看點完全可以繼承。上星綜藝里,cosplay、玩影視劇梗、做社會反思、編劇精彩的例子,都不少見吧?

哪怕存在總導演在微博中解釋的時間問題,但大家已經不是第一次做「大偵探」這個節目啊。

即便有這麼好的出身、條件,看過最新一期節目後,你一定會忍不住去回答知乎上那個問題,「什麼是一手好牌打爛了?」

《我是大偵探》劇照

《我是大偵探》第一案《有間客棧》,和《明星大偵探》第三季第一案《酒店驚魂》一樣,做了實景秀,作為開篇,還是希望觀眾能有代入感。主題是沙漠中的客棧,這一次致敬《東邪西毒》。在案情上,沒有出現「屍體」,換成了偷孩子。

偷的辦法既不驚悚,也不高級。整個客棧,從空間上說,是個半密室作案的設置,所有人在發現兩個孩子不見時,都集中在客棧大廳里,通過偵探的詢問,期間沒有人出過客棧。

看過不少集《名偵探柯南》,或者關注本格推理的人,就會熟悉這種密室作案的一般手法,通常都是通過一些機關,技巧,達到好像人在一個屋,另一個屋案發了的效果。

張客官/張客觀(張若昀 飾)帶著兩個孩子出場,接著是何孤獨(何炅 飾)進了客棧,至此,所有人都出場完畢。客棧的平面圖並不複雜,實際上和棚內錄製效果差不多,一共就一層,四個客房,兩個老闆房,廚房,大廳。這一點上,已經排除了案件形式有太多可能性。

按部就班,孩子不見了,擔任偵探的張客觀領眾人集中,交代時間線。

但是接下來,節目就朝著走偏的方向,一去不復返。

首先,人物之間和案情的關聯不緊密。破案之所以複雜,有難度,是因為在案發後,會發現每個嘉賓的角色都和死者或多或少有聯繫。類似形式的《無憂客棧》《酒店驚魂》,客人也都和一個死亡詛咒或傳說有關。人與人,人與受害者的聯繫,就給案子蒙上了恐怖懸疑色彩,從作案動機說,幾乎每個人都有可能,這也是可怕所在。

《有間客棧》里出現的六個人,除了張客觀是帶孩子進來的人,韓雪、吳磊有主雇身份,其他人與人,與失蹤的孩子,都完全沒有任何聯繫。一直演到20分鐘,都還看不出嘉賓和案件的聯繫,那哪還有追根究底的好奇心?

關係不緊密就算了,給嘉賓設定的小傳還完美繼承了不少國產劇啰嗦、沒用的特點,所有人物都立不起來。

韓雪飾演的雪無情致敬《東邪西毒》,女扮男裝遇上了愛將軍(張天愛 飾),而韓雪自己也有一個江湖俠客的愛人。設定上是致敬經典了,但本身是為人物錦上添花,不需要將之前回憶作為劇情重點。

然而,集中討論時,沒有多少時間在討論線索案情,大家竟然在講故事。韓雪傷心地講了十年前遇到真愛的故事,種子怎麼種都無法開花,甚至一度落淚,節目適時地配上音樂,鏡頭剪切眾人的憐惜,讓人覺得在看國產武俠劇。

就沒有人問問,她的漠上花種子到底能不能開花,會不會是個道具或證據嗎?

張天愛則集中精力,獻出演技,講了一個女漢子遇上秀氣文人後的痴情故事,那舉起的雙手,那傷心的表情,又展示了這真是個有故事的客棧。

就沒有人關心,她極力否認的飛鏢紙條,真的與她無關嗎?即便最終確實無關,但作為潛在嫌疑人,否認就結束了?那要集中推理質詢的意義在哪兒,每個人都可以用這個句式否認。

更神奇的是張客官,且不論人物小傳里涉及了多少未出現的人物,鄧公公、賈大人、同僚、孩子等等讓人眼花繚亂一下子很難捋清楚,他為什麼一開始就指出鄧冷漠(鄧倫 飾)腳下有點贊印記?如果知道這一點,按道理說,眾人是不是應該懷疑他和鄧冷漠早就相識?

與磊小二(吳磊 飾)相關的連環畫計劃,沒頭沒尾,為什麼孩子與賞金又扯上了關係?

連環畫到底畫的什麼?捉急

總之,在看集中推理前,觀眾還能有自己的判斷,在看完所有證據後,感受應當就是一團漿糊,除了何炅在認真判斷每個人與偷孩子的關聯,其他人都執迷於發現別人的故事,講自己的故事。對於應噹噹場追究的疑點,要麼是沒有詢問,要麼是沒有剪在正片里。

並非說這些疑問真的都與案情主線有關,但正是因為有干擾性的關聯證據、詢問、嘉賓回答、證明或否認,才能讓案子一步步深入,剝離出每個角色作案的可能性,從而再一一排除。另外,從合理性角度講,觀眾永遠只能是隔著屏幕的觀察者,現場嘉賓應該是最容易發問的身份,「雙北組合」敏銳的信息捕捉能力和追根究底的能力,是能帶著觀眾推進劇情的。如果面對這些觀眾都顯然有疑問的解釋,都選擇不追究,實在是不合理,最終結果無論如何都失去了推理的吸引力,也不讓人有「竟然是這樣」的驚喜。

其次,是嘉賓表現太浮誇。以前在節目中負責演技的是王鷗、鬼鬼、白敬亭,飛行嘉賓例如張若昀、魏大勛、楊蓉、大張偉也較好地完成任務了,把小傳記熟以後,適當地插入到案情當中。

但目前節目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尬演劇情,張天愛和韓雪的愛情故事上面已經說了,知道真相後,張天愛真的跑到院子裡邊喝酒邊哭,進來還和韓雪相擁而泣。當然,演員的敬業精神值得敬佩,但別忘了,這是個破案節目,不是「戲精的誕生」啊!隔著屏幕看倆人的擁抱,都能感受到何炅那一聲「快來破案」的絕望叫喊。

包括鄧倫的角色,比心拳的設定純屬是為了好笑,但這麼刻意的好笑實在不讓人覺得有綜藝感。而且不得不說,鄧倫的角色在案件中存在感過低,或許是他表現問題,雖說身揣迷藥這一點是重大證據,但他在否認之後,眾人就選擇了不再追問,大概他內心也很無奈,我說什麼你們信什麼。除此之外,在接梗這些方面,還是個新手,顯得有點頹,不知道要幹嘛的懵圈感,不太適合遊戲類綜藝。

第三,事關觀眾破案最重要的是看不到證據。不論是信件、書、布上的字、連環畫,大約出現在鏡頭裡的時間,是在2秒左右,完全來不及看內容,嘉賓也沒有讀出來,也不畫重點。偏偏這一期里信件證據特別多,幾乎每個人房間里,都有文字相關的物件和案子有關。嘉賓找到證據卻不給觀眾看,搜證的過程對觀眾來講,就是無意義的,文字證據再一多,完全對不上誰搜到了什麼。

搜證形式上,6人一起進場是省事了,但也完全沒給觀眾機會去好好跟著嘉賓走,導致有幾個房間根本就沒放出搜證過程。那觀眾在這個期間到底要關注什麼?

捉急,這個密函上到底寫的什麼

在集中推理時期,展示證據時還是一閃而過,導致觀眾只能從嘉賓嘴裡聽到零碎的信息點,難以拼接起來。而有些沒有剪進去的搜證過程,只能看到一個結果,比如說,最終決定盜賊是誰的關鍵信息,窗戶被打開了半扇,水缸里有小朋友的頭飾,都沒有剪在搜證過程里,不說以前開寶箱開郵箱看手機這種驚喜了,連這種關鍵點都看不到,就太忽略觀眾的感受了。

人失蹤,窗戶開著,這種關鍵點就一個回憶鏡頭處理。

最後,看完就會知道,案件不複雜,藏得不深,但嘉賓並沒有對案子本身太上心思考。半密室的形式,失蹤了兩個孩子,首先想到的,就應該是盜賊從哪裡進房間的,不是窗戶就是密道,可惜沒有一個嘉賓提出。證據也已經比網路版降了好幾個難度,沒有藏在夾板,密道之類可怕的地方,窗戶開了一半,酸奶撒了一地,這已經都是最擺在面上的證據了,本來就缺少了尋寶搜證的刺激,連這種都還被忽略,而去關注牆上畫的意義,是要急死觀眾還是急死節目組?

節目到了一個小時,何老師只能再次提醒大家第一步都沒去追究。

種子這種夾心證物不算為難人,韓雪不讓拆,到底是想破案還是演戲?兇手其實不是她,完全無關。

在宣傳期間,節目組打出了同樣細節控的口號,比如客棧廚房鍋里的肉確實是現煮的肉,在正片里出現的時間只有一兩秒。但說到底,細節是加分項,不是根本,案情和人物都沒扯明白,誰還會關注一鍋肉?

《明星大偵探》之所以受到好評,除了驚險刺激、好笑開車,立意也一直是為人稱讚的優點。本身節目的主題,自帶了許多社會性,用好笑和刺激來包裹刑事案件的嚴肅內核,是一顆能百嘗不厭的糖,但這顆糖放進電視里,下到8歲的小孩,上到80歲的老人,就會嫌它難吃了嗎?一進入電視,就意味著和不爭氣的那些國產劇一樣,只能做些沒有意義的劇情嗎?能夠理解案件不能太出格,盜竊案點到為止,但直到《我是大偵探》節目結束,何老師發揮出的立意,是俠客就是長情痴情的?是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的?這好像和偷孩子這件事並無關聯,並且,俠客的愛恨人生,不僅僅是守著十年不存在的愛,更多是人生不由己,練就鐵石心腸的悲情吧。升華不合時宜,還不如更強調娛樂性本身,或者看個推理過程也讓人過癮。

也就是說,原本應當從《明星大偵探》繼承下來的核心點,《我是大偵探》每點都在丟分。上星是好事,限制存在都可以理解,但這不意味著這檔節目就要放棄原本的那些寶貴優點。推理不論案情大小,思考也不論網路還是電視,目前這個評分,的確是令粉絲失望的結果,只能說,且看節目組的初心會不會繼續丟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科比都能拿奧斯卡,中國體育電影為何還沒人疼愛
義大利ACM時裝學院首所分校落戶上海,百聯集團出資共建

TAG: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