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用實驗「玩」數學,孩子的思維這樣養成

用實驗「玩」數學,孩子的思維這樣養成

本文3580字,閱讀時間4分鐘

一位一年級學生早就會20以內加減法了,但是面對=2+3,居然不會做!2+3=會做,反過來就不會做了,這是怎麼一回事?

2+3=和=2+3看起來好像只是形式有異,但真正讓學生們困惑的是它們背後完全相反的認知過程——前者是常見的算術順向思維,後者滲透著逆向思維和平衡觀念。

學生之所以會被形式、認知順序迷惑,追根究底是他們沒意識到「運算中的等號表示的是等價事件」這一核心

怎麼幫助學生加深對數學核心內容的記憶和理解呢?經過多次嘗試實驗,我和團隊找到並開發了一個神秘武器——「數學小實驗」課程。

「數學小實驗」的奧秘

「數學小實驗」,是一門通過實驗方法和手段,進行數學建模和探究的課程。

在長期的實驗、教授過程中,根據數學實驗涵蓋面的大小和操作的複雜程度等,我們將數學小實驗分成邊做邊想式、嘗試歸納式、猜想驗證式、觀察比較式等4類。

這4種實驗在適合內容、操作過程和授課效果上各有千秋。

1

邊做邊想式——小紐扣 大秘密

要學習「分類」這節內容了,我想到了生活中常見的素材——紐扣,創設了「怎樣快速找紐扣」的問題情境,一次特殊的數學實驗開始了。

師:紐扣是常見的生活用品,但紐扣市場的紐扣太多太豐富了,如果想找到某一類扣子,怎麼才能快速找到呢?

(學生們陷入思索,開始進入情境,接著,我拿出紐扣。)

師:大家看,這麼多紐扣堆放在一起,有點亂,如果你是老闆,你會怎麼分類整理呢?

實驗開始了,我們先將學生進行兩人分組,然後每組發放8顆紐扣(每顆都編了號),要求先自行分類整理,並記錄整理結果和分類標準(哪幾顆紐扣分為一類,就寫在同一個括弧里)。

在第一次分類結束後,同組之間交流分類心得,然後再次嘗試其他分類標準和結果。下面是我們本次實驗的作品照片。

邊做邊想類實驗,實踐起來並不難,在一、二年級最為常用,旨在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思考,逐步使自己的發現從模糊走向清晰。前期準備上要注意兩個問題:

1. 實驗材料的選擇——材料既要能吸引學生,又要突出作為學習材料的典型性、實驗性和探究性;

2. 數據採集——不僅要採集可以量化的數據,也要注意採集學生的作品。每幅作品背後學生的思索,才能為實驗結論的得出提供真實證據。

如果能再拓展一些素材,將實驗引向深入,進行數學化分析,那就更加完美了。

2

嘗試歸納式——圖形的奧秘

師:我們剛開完運動會,有小朋友用七巧板拼出了上面的圖。它像什麼呢?

生:像一個人在跑步!

師:是的,大家還知道其他的平面圖形嗎?

(學生爭先恐後搶答)

師:那我們今天就一起用磁力棒和小球來拼平面圖形,探究平面圖形的奧秘!

看到這兒,相信大家已經知道我們這節實驗課的主題——平面圖形了,在確認孩子們對學習內容初步思索之後,我們進入了第二個環節——分析比較,提出猜想。

這節課的目標是用磁力棒和小球拼出三角形和四邊形。實驗開始了,孩子們每人選擇了一份材料,拿到了一張表格(用於記下拼出的不同圖形的數據)。

我們先向孩子們展示了提前拼出的三角形和四邊形的圖形,鼓勵孩子們仔細觀察,說出自己的發現。

生1:三角形有3個點,3條線段。

生2:四邊形有4個點,4條線段。

孩子們發現了三角形和四邊形的規律,我們開始引導他們運用類比思想,並提出猜想:

五邊形,是不是有五個點,五條線段?

六邊形,是不是有六個點,六條線段?

七邊形,是不是有七個點,七條線段?

八邊形呢?

……

師:這樣的小猜想有很多很多,大家能把這些小猜想總結成一個大猜想嗎?

生:幾邊形,就有幾個點,幾條線段!

把孩子們的猜想進行板書後,老師畫了另外一張表,帶領著大家進入驗證環節。

嘗試歸納式實驗大多是貫穿課堂的大實驗,期間思考探究的空間更大,時間也更長。為保證這一類型的實驗有序推進,它的實驗流程建議設計如下:

1. 提供素材,初步探索;

2. 分析比較,提出猜想;

3. 舉例驗證,豐富例證;

4. 檢驗假設,得出結論;

5. 反思評價,積累經驗。

3

猜想驗證式——這片葉子的面積有多大

在學習完「面積」這節課,我們拿出了上面這張圖片,提出了一個問題:「根據這張圖,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呢?」(請各位讀者對此問題也進行思考。)

生1:長方形面積是多少?

生2:樹葉的面積是多少?

生3:樹葉的周長是多少?

生4:長方形面積是樹葉面積的幾倍?

生5:樹葉面積是長方形面積的幾分之幾?

生6:空白部分的面積是多少?

……

(孩子們提出了各式各樣的問題,經過分類,所有問題可分為兩類,一類求面積,一類求周長。結合準備的實驗內容,我們從眾多問題中挑選了一個。)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先來研究樹葉的面積,大家有哪些方法可以估算出樹葉的面積呢?

經過交流討論,孩子們提出了兩種方法來計算。

分類數:將長方形分割成單位面積的小正方形,通過數小正方形的方法估測面積。

這裡可以把小方格分為兩類,一類是整格的,一類是不滿一格的,不滿一格的都按半格計算。

轉化算:轉化成我們已經學過的規則圖形來估計面積。

孩子們提到的兩種方法都很可行,但都要用到格子圖,而且是之前經過實驗、已經教授過的方法。看到這種情況,老師再次明確了本節課的任務。

師:分類數和轉化算這兩種估測方法是我們上節課學到的知識。今天這節課沒有格子圖,只有一盒綠豆,這樣大家還能創造出新的方法來估測樹葉的面積嗎?

又一輪嘗試、討論開始了,很快孩子們得出了幾個方法。

方法1:直接鋪設法

A小組想先用綠豆填滿樹葉,然後數出綠豆的數量,估計出一顆綠豆底部的大小,用一顆綠豆的底面積乘綠豆的數量來推測樹葉的面積。

方法2:鋪滿轉化法

B小組在A小組的基礎上進行了改良,先將綠豆鋪滿整個不規則圖形,然後不改變這些綠豆的數量,將它們擺成一個長方形,只要測量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就能算出長方形的面積,也就推測出了樹葉的面積。

A小組和B小組的做法很穩妥,但可以看出與前面的分類數和轉化算方法有些類似,還會有新的想法迸發嗎?這時C小組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方法3:撒綠豆實驗法

先在不規則圖形的上空撒下一把綠豆,然後分別數出在長方形裡面和不規則圖形裡面的綠豆的數量,看看兩部分數量有怎樣的倍數關係?它們的面積也應該具有這樣的倍數關係。

長方形的長和寬可以測量,可以計算出長方形的面積,再根據倍數關係計算出不規則圖形的面積。

師:這個方法很新穎,很厲害。但到底能不能求出樹葉的面積呢?

生1:撒一次可能不行,因為分布的不一定均衡。

生2:我擔心不太準確。

生3:這種方法我們以前從來沒有遇到過,可以先試一試,做一做實驗,然後再下結論行還是不行。

(生3的看法很有實驗的理念,於是老師先鼓勵了他們的想法,並帶領全班開始對他們的想法進行試驗。)

師:怎麼隨機撒綠豆,怎麼統計綠豆,其實就是怎麼做一個比較規範的實驗,通過之前的實驗課,相信大家已經很清楚了。

現在請大家分小組合作做實驗(全班分為10組),但要注意一下這幾個問題。

(1)撒豆:四人小組,大家輪流撒綠豆;

(2)記錄:每撒一次,統計員就要記錄數據;

(3)計算:最後算出幾次實驗的總數據。

經過全班的不斷嘗試,我們得到了這個數據結果,並將它轉成了條形統計圖。

通過觀察數據,我們發現長方形內綠豆數量是樹葉圖形內綠豆數量的2倍左右,並得出「長方形的面積是樹葉面積的2倍左右」的猜想,在這個猜想下,我們推測出了樹葉的面積:

15*12÷2≈90(平方厘米)(長方形長15CM,寬12CM)

猜想是否正確呢?還需要驗證。

這時就可以運用以前學過的分類數和轉化算的方法了——分類數得到的面積大約是89平方厘米,轉化算得到的面積大約是90平方厘米。

至此,我們為「樹葉面積的計算」得到了新的演算法的結論:用撒綠豆的方法,計算出規則圖形和不規則圖形中綠豆數量的倍數關係,進而推測出這兩種圖形的面積,然後根據規則圖形的面積來求出不規則圖形的面積。

這就是猜想驗證式實驗,它與嘗試歸納式實驗類似,貫穿課堂核心環節,是一種常用的研究方式。但由於這種實驗略微複雜,所以特此展示下實施流程:

4

觀察比較式——水杯琴如何發聲

觀察比較式是最基礎、最常用的實驗方法,它主要幫助學生在觀察和分析中發現內在聯繫和本質特徵,並從不同角度解釋特徵或成因,最終獲得對於數學的深刻理解與拓展運用。

例如,「水杯琴」這一數學實驗,目的旨在幫助學生了解杯子中的數量和發出聲音的音高之間的關係,而觀察比較的實驗過程通過下面這張實驗小卡就可以詳細了解。

「數學小實驗」課程,它通過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概念/原理、驗證數學猜想、歸納數學規律、解決數學問題,進而實現數學理念和課堂教學方式的轉型,是一種真正實現「探究性學習」的課程。

但是,要想讓「數學小實驗」達到相應的教學效果,在籌備和內容設計階段,這幾個前提條件需要我們不得不注意:

1. 實驗過程中,目標明確,設計合理,操作程序規範,數學分析嚴謹;

2. 實驗步驟上,提出問題-猜想或假設-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論證-得出結論-評估交流缺一不可。

(以上課例為本人和團隊共同努力的成果)

- END -

本文為原創,已獲作者授權,轉載請聯繫授權

圖片丨花瓣

編輯丨李俊萱

數學真是一門神奇的學科。有老師說,學生畏懼數學,覺得數學又抽象又難又無趣,很不好教;

但也有老師覺得,數學學科里可以發揮創意、和學生一起探索的內容太多了,可以做小實驗,可以畫數學畫,可以數學閱讀,布置作業也大有可為......

同是一樣的教學內容,為什麼有人覺得「天書難解」,有人卻覺得「萬千繽紛」呢?

怎樣設計教學內容,既能牢牢吸引學生注意力,還能超常完成教學內容呢?

4月,星教師小學課程峰會和吳恢鑾老師一起,在山城重慶助你蛻變「魅力教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實驗 的精彩文章:

樂心醫療聯合區塊鏈公司建立區塊鏈研究實驗室
軟體&演算法!全國首家導航定位高精度軟體與演算法聯合實驗室成立!

TAG:實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