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南昌陷落前的抗清鬥爭

南昌陷落前的抗清鬥爭

1644年,崇楨皇帝朱由檢在景山上吊自盡,清廷入主北京,標誌著明朝滅亡。但是,中國地方很大,北方皇朝交替了,南方仍然是明朝的天下,抗清的烽火仍然此伏彼起,抗清的力量仍在東竄西跳。李自成敗撤到陝西、湖北一帶,張獻忠盤踞在四川,明王朝的後裔更是建立起各種各樣的小朝廷,困獸猶鬥。於是,中國歷史出現了20來年的南明史。

要講八大山人與他的時代,這一段南明史十分關鍵。1644年崇禎自盡。1648南昌城第二次被清軍攻陷、屠城,江西戰場的抗清徹底失敗。八大終於絕望,正式剃度出家。時年23歲。

1662年(康熙元年),南明最後一個皇帝永曆在昆明被殺。1664年(康熙三年)清廷以20萬大軍進攻夔東十三家(史稱夔東會戰或重慶之役),徹底打敗反清復明的軍事勢力。南明史基本完結。時年八大39歲,此時已是心如冰窖。

1674年,(康熙十三年),清廷頒發《修志通令》,顯示在高壓打壓的同時,開始招攬和安撫知識分子。時年八大49歲,黃安平為他畫《個山小像》,八大正式亮出「西江弋陽王孫」的名號。

就這一段歷史與八大的交集來看,這個急劇動蕩的時代對八大來講,不但決定性地影響了他當時的思緒情緒和人生抉擇,而且極其深刻地影響了他畢生的創作。所以,了解、解讀、欣賞八大作品,要對這一歷史有個了解。

1644年五月,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稱帝,年號「弘光」,這是南明第一個政權。但一成立就敗象凸顯。

當時的形勢是,清廷為了儘快統一全國,於1644年(即順治元年)十月,就任命努爾哈赤第15子豫親王多鐸為定國大將軍,首先自山東南下,發起征討在南京的弘光政權。

這一邊,南明兵部尚書史可法為防止清軍南犯,在江北設立四鎮:總兵劉澤清轄淮(淮安府),海(海州,今連雲港),駐淮北,防禦山東東部方向;總兵高傑轄徐(州)、泗(指山東南陽至徐州一段,泗水故道沿岸),駐泗州,防禦徐州、開封方向;以總兵劉良佐轄鳳(陽)、壽(今壽縣),駐臨淮(今臨淮關),防禦陳(今河南淮陰)、杞(今河南杞縣)方向;以靖南侯黃得功轄滁(州)、和(州,今和縣),駐廬州(今合肥),防禦光(今河南潢州)、固(今河南固始)方向;還封左良玉為寧南侯守武昌,防守長江中游。另以福建總鎮鄭芝龍部將鄭鴻逵率水軍守鎮江,總兵吳志葵駐吳淞口,守長江口。史可法則坐楊州,節制四鎮。

可是,昏憒的弘光帝和操持朝廷一切行政的馬士英、阮大鋮不是思考如何抗清,收復失地,而是你爭我奪,腐敗嚴重,內訌不斷。

一是誤判形勢。弘光們一直以為清軍不會南下,即使南下也有史可法大軍可以屏蔽,更有大江之險足為天塹。阮大鋮號稱「知兵」,盛倡「強弱何常永守」之說,並舉「赤壁三萬,淝水八千,唯有一將何須多之」為例,以為滿清已得黃河以北之地,可算是對他們圍剿闖賊李自成之酬勞,滿清應知足而止,不至於再犯江南。

二是弘光帝還幻想與清廷結盟通好,於1644年(順治元年)九月派左懋第、陳洪範、馬紹愉等帶白銀10萬兩、黃金1千兩、緞絹1萬匹到北京與清廷議和,提出4個條件;一、割山海關以外之地於滿清;二、每年給清廷白銀10萬兩;三、請清廷退回盛京(今瀋陽);四、清廷的國號則聽其自己之意見。多爾袞說:我們誓滅闖賊,是為崇禎帝報仇。你們南明未發一兵一卒,朱由崧是僭立。結果,陳洪範暗地降清,被派回南明為清廷滅南明鋪路。

三是竟然深慮史可法防清的軍事部署會有開罪滿清之處,不許史可法之兵北伐抗清。

當時在南京弘光政權中,最有實力是坐鎮武昌的左良玉,有正規軍軍5萬,號稱80萬。可這樣一支賴為依柱的主力部防,竟然屢屢被剋扣軍需。1645年(清順治二年、明弘光元年),南明發生內訌和內戰。正月中旬,高傑在睢州(河南睢縣)被已與清軍有秘約的南明睢州總兵許定國誘殺。

四月,駐防武昌的南明寧南侯左良玉,以「清君側」為名,起兵從武昌出發沿長江東下,直趨南京,要清除把持朝政、排斥異己,結幫營私,又貪贓枉法、賣官鬻爵、魚肉百姓、中飽私囊的馬士英、阮大城。誰知時運不濟,突得暴病,死在在進軍南京的途中。他的兒子左夢庚率師繼續南下,直逼南京。馬士英一聽,急調「靖南侯黃得功駐師於荻港,以扼左軍,又以兵部侍郎朱大典為尚書,與阮大鋮巡防江上。」劉澤清、劉良佐入衛南京。這樣,史可法部署的四鎮江北防線已不復存在了。

後來,黃得功受命抵禦,擊敗左夢庚。左夢庚降清。

清軍南下時遭遇到了頑強的抵抗。1645(順治二年)四月18日,多鐸的清軍兵臨楊州城下。史可法嚴拒多鐸的勸降,帶領軍民苦戰。但其部下總兵李棲鳳、監軍副使高岐風於22日率部降清,揚州防守大弱。4月23日,清軍將泗州的大炮運到揚州,轟擊城垣。4月25日揚州城陷落,守兵堅持巷戰,全部壯烈犧牲,史可法自殺未遂,被清軍抓獲,不屈而死。揚州百姓憤而殺死清軍千餘人,清軍屠城十日,殺死百姓80餘萬人,史稱「揚州十日」。

緊接著,江陰抵抗清兵,嘉定遭清兵三次屠城,史稱「嘉定三屠」。

五月初二,多鐸率清軍從揚州出發,抵達瓜洲,「謀渡江」。他「令軍中每人具案(長桌子)2張,火十把」,又令「眾兵掠民間台幾及掃帚,將帚系台幾足上」。初八,夜大霧,清軍以備好的几案掃帚「沃油燃火」,「放入江中,順流而下,火光徹天」,以其為疑兵之計。南明軍隊錯以為是清軍,以炮轟擊之。几案遂一一沉沒江中,於是向弘光帝報喜。這時,清軍主力已經抵達鎮江,從七里港渡江,翌日清晨盡抵南岸。

弘光帝與群臣飲宴至夜半,驚聞南京門戶鎮江、揚州已陷清軍之手,南京已是「燕巢危幕,朝不保夕」,滿朝上下大驚失色,城內外也秩序大亂。弘光帝二話不說,於「五月初十二鼓,出通濟門。宮眷不能皆從,多道失者」,「宮眷驚墜馬,率掠去。金帛曳地,至不行。扈蹕諸臣竟脫走」。弘光帝「僧帽青衣」,愴惶馳馬奔太平(今當塗)。馬士英雖然內結勛臣朱國弼、劉孔昭、趙之龍、外聯劉澤清、劉良佐等諸鎮,用阮大鋮為輔佐,但這個時候,他想找他們中的任何一人商議,都做不可能了,於是,只好召守陵黔兵190人自衛,挾帝母妃渡江由蕪湖逃往廣德縣,知縣趙景和閉門不納,馬士英攻城,破而殺之。

弘光皇帝知總兵、靖南侯黃得功屯兵蕪湖,乃冒充郵傳騎兵於5月12日潛入其營。黃得功見弘光皇帝來到,大驚,悲泣地對他說:「陛下死守京城,臣等猶可儘力,奈何聽奸人之言,倉卒至此,進退將何所據。此陛下自誤,非臣下負陛下也。無已,原效死。」弘光皇帝淚流滿面,說:「除你之外,我無可依仗。」黃得功遂將弘光皇帝及其愛妃藏於蕪湖水師副總兵翁之琪船中。此時,馬士英、阮大鋮先後逃往杭州。

是年5月15日,多鐸率清軍開進南京,弘光朝廷文臣武將數百人、兵馬20餘萬俱投降。清軍入城時,正大雨淋漓,南明文武官員跪道旁,「無一人敢稍後者。」

弘光皇帝等藏在黃得功舟中後,黃得功決意還救京城。5月13日,他令軍隊提前早餐,餐後率部向南京方向急馳,過太平(當塗),聞滿清軍當日已得南京。黃得功不得已退還蕪湖。

此時,南明廣昌伯劉良佐已降清軍。多鐸令劉良佐為前驅,撲向蕪湖,擒拿弘光皇帝。

5月14日,南明督臣朱大典、總兵方國安、都督杜弘域議定為弘光皇帝護駕,由黃得功率部20萬斷清軍後援。護駕軍隊到蕪湖時,黃得功正在蕪湖識舟亭侍弘光帝飲宴。突然聽到清軍己逼近蕪湖,杜弘域急護弘光皇帝進蕪湖城。

黃得功奮起迎戰清軍,他戴盔甲穿葛箭衣,單騎過蕪湖北門。城上人告訴他:前二里許就有滿兵,黃得功躍馬揮鞭,「前擊滿兵,無不披靡,盡擲所戴胡笠於地,纓縷紛然,遭擊死者數十百人。」格鬥中,黃得功一臂受傷,不能動。已投降清軍的左良玉之子左夢庚,令其軍中「極勇悍」者朱某單騎斗黃得功,黃得功立即單騎出陣,「發矢射中朱臂,朱被重鎧,雖中未深創,遂前與得功斗,兩人相持各牽其臂。得功乘間,掣一握箭築朱面,朱遂掣刀刺得功腋。得功傷,舍朱馳還,朱追之,得功兵矢石並發,朱乃退。」

此後,黃得功「獨一臂運鞭」,又率部追清軍過赭山,降將劉良佐從赭山上大呼「黃大哥,當順時屈節,圖富貴」,且以禿頂示得功。黃得功說:「吾起行伍,為公侯,明朝於我不薄,反面事仇,爾能之,吾不能」,遂率部斬良佐兵過半。這時,劉良佐部將張天祿暗地以箭射得功,中喉,黃得功拔矢,血如注。得功憤,遂自刎而死。其部下總兵翁之琪等亦投江死。

清中軍田雄見黃得功已死,遂入舟中活捉了弘光皇帝。5月25日自蕪湖押解到南京。

弘光皇帝「以無幔小轎入城,首蒙帕,衣藍布衣,油扇遮面,百姓夾路唾罵,投瓦礫」。這個南明第一個小朝廷前後只維持一年時間就宣告夭折了。

在南京,弘光皇帝見到多鐸叩頭,多鐸請他在靈璧侯府吃了一餐飯,席間問弘光說:「汝先帝自有子,擅自稱尊,逃難遠來,輾轉磨滅之何為?」弘光皇帝朱由崧不回答,多鐸又說:「我兵尚在揚州,汝何便走?自主之邪?抑人教邪?」朱由崧汗浹背,俯首無言。終席,拘於江寧縣。當年9月,朱由崧被押解至北京,第二年被殺於宣武門外之柴市。

弘光政權覆滅後,1645年閏六月,朱元璋的九世孫唐王朱聿鍵在福州稱帝,年號「隆武」,朱元璋的十世孫魯王朱以海又在浙江紹興建立了「監國」政權。一個是九世孫,一個是十世孫,也就是說叔侄兩人互相掐了起來。正當唐王和魯王二藩爭立之時,分封於廣西桂林的靖王朱亨嘉(石濤的父親)也不甘寂寞,於八月初三在桂林自稱「監國」,但不久就被唐王的部將殺死。

面對這種形勢,生活在南昌城裡的年輕的八大山人,會是什麼心境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平常心得 的精彩文章:

說說八大山人的幾位老祖宗

TAG:平常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