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晉國卿位之爭,遭母親與舅舅聯合誣陷而亡的欒氏

晉國卿位之爭,遭母親與舅舅聯合誣陷而亡的欒氏

文|小河對岸

《晉國卿位之爭》第6篇,欒氏為晉公室的別支,晉靖侯之庶孫---賓,被封於欒邑,其後世子孫便以欒為氏。欒賓為曲沃桓叔之傅,而曲沃這一支系歷經三世近七十年,最終取代了晉國的大宗,史稱「曲沃代晉」,欒氏因輔佐之功,世為顯赫。

晉文公之後,欒氏在欒枝、欒盾時期,雖也說位列六卿之列。卻遠不如狐、趙、先、郤那麼顯耀,也無傑出的貢獻,時時都有可能被淘汰出局。欒氏的再興,是在欒書時期,欒書可堪稱是一代權謀大師,為重振家門、提升家門地位,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欒書也是「趙氏孤兒」中的大奸臣「屠岸賈」的原型,趙嬰齊因與侄媳趙莊姬(趙朔之妻)私通,而遭哥哥趙同、趙括驅逐時,便說道:「我在,故欒氏不作(發難),我亡(流放),吾二昆其憂哉,且人各有能,有不能,舍我何害?」

欒書勾結趙莊姬構陷趙同、趙括謀反,致使趙氏因「下宮之難」而元氣大傷。然而,欒書此舉雖使欒氏的地位得到穩固與提升。但獲利最大的顯然是郤氏,狐、趙、先、郤是晉文晉襄時期形成了四大卿族,狐、先,早已被淘汰出局,而今趙氏元氣大傷,郤氏的勢力便得以一支獨大,郤氏佔據了三席卿位(其時,共設八卿),時稱「三郤」。

郤氏一枝獨大,引起了晉厲公及其他卿族的不滿與痛恨,欒書又使毒計,偽造了一些「三郤」欲廢掉晉厲公的證據,終使得晉厲公下定決心除掉了郤氏。而後,晉厲公所依靠除掉郤氏的力量(胥氏等)卻與欒書等人的矛盾很大。胥童在朝堂之上劫持了欒書、荀偃(中行氏,中軍佐),想趁機除掉兩人。晉厲公恐動搖晉國的根基,而猶豫不決,最終令胥童釋放了欒書、荀偃。

而欒書、荀偃卻趁晉厲公出遊之際,弒殺了晉厲公,也滅了胥氏。欒書擁立了晉周為君,是為晉悼公。晉悼公雖是一代賢君,但也不敢追究欒書等人的弒君之罪,在其君位穩定之後,提拔荀氏、韓氏、魏氏等卿族。

欒書雖機關算盡、陰狠毒辣,卻有德政於民(《左傳·襄公十四年》:....秦伯問於士(范)鞅曰:晉大夫其誰先亡?對曰:其欒氏乎!秦伯曰:以其汰乎?對曰:然。欒黶汰虐已甚,猶可以免。其在盈(欒書之孫)乎!秦伯曰:何故?對曰:武子(欒書)之德在民,如周人之思召公焉,愛其甘棠,況其子乎?欒黶死,盈之善未能及人,武子所施沒矣,而(欒)黶之怨實章,將於是乎在)。

欒書之子欒黶娶范匄之女為妻(稱欒祁,范源於祁姓),生有欒盈。欒黶雖與范氏結姻,卻與范氏關係不睦。在晉秦的遷延之役中,欒黶之弟欒針與范鞅(范匄之子,欒黶之妻弟)擅自率部攻擊秦軍,結果欒針死於戰陣、范鞅卻得以逃回。欒黶便認為是范鞅慫恿其弟私入秦陣,致其弟枉死,故而欲殺范鞅為其弟報仇。最終,在范匄的勸導之下,採取了折中的方法,驅逐了范鞅,范鞅便逃到秦國。後秦晉修好,秦景公替范鞅言好於晉悼公,而使得范鞅又得以歸國,欒黶因此深恨范氏。

欒黶為人驕橫,而與其他卿族結怨很多,為欒氏的敗亡最直接原因。欒黶死後,其妻欒祁正值壯年卻守了寡,也耐不住寂寞而與家臣州賓私通,並侵吞欒氏的家產。致使欒黶之子欒盈的不快,欒祁也害怕兒子欒盈的征討,便向其父范匄(時為晉國執政)誣告欒盈企圖作亂,欲去諸大夫,而立私黨,而范鞅也為姐姐作證。於是,范匄便下令驅逐自己的外孫欒盈,大肆捕殺欒氏黨羽,並通曉各諸侯,勿接納欒盈,此即歷史上的「禁錮欒氏」。

其後,齊莊公出於自身的目的,接納了欒盈,並將欒盈偷送回晉國。欒盈依靠欒氏殘餘力量殺進晉都絳城,而在晉國的各大卿族中,唯有魏氏與欒盈的關係較好。當魏氏宗主魏舒起兵欲相助欒盈之際,卻遭范鞅劫持,被強拉到范氏的陣營。最終,欒盈寡不敵眾,兵敗被殺,欒氏悉遭屠戮,只逃了欒魴,至此,欒氏退出了晉國的政治舞台。

參考史籍:《左傳》等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聞知社 的精彩文章:

衛國大夫因一事被贊純臣,沙陀石敬瑭也認其為先祖

TAG:歷史聞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