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代內閣大學士、協辦大學士、學士、侍讀學士具體分管什麼工作?

清代內閣大學士、協辦大學士、學士、侍讀學士具體分管什麼工作?

清代官制中,內閣是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是總理全國政務的最高官署。很多人對此不認同,認為雍正後軍機處才是權力最大的部門,殊不知,軍機處只不過是一個臨時辦事機構,它並不是一個正式衙門,而軍機大臣中,多數又是內閣大學士兼任,所以說內閣才是行政級別最高的單位。

清代內閣大學士、協辦大學士、學士、侍讀學士具體分管什麼工作?

內閣原意是內廷殿閣的意思,從官制角度來看,內閣大臣也是清王朝品官體系中最大的官員。清內閣雖然沿襲明制,但兩者又不盡相同。內閣常務工作是:宣布皇帝的詔令,草擬和傳達皇帝的上諭;處理奏章以及組織編寫國家典籍和收貯檔籍等。

內閣的前身是清入關前設立的內三院。入關後,多爾袞將內三院進行了調整,規定內三院為二品衙門,並把翰林院分隸於內三院,原內三院由此改名內翰林國史院、內翰林弘文院、內翰林秘書院。

順治親政後,為進一步抑制諸王的勢力,他先是將與翰林院合併的內三院由京師內城遷入紫禁城,命大學士在太和門當差,其後又將內三院與翰林院徹底分制,正式組建內閣機構,以大學士加紫禁城殿閣銜,提高大學士的尊崇身份。

清代內閣大學士、協辦大學士、學士、侍讀學士具體分管什麼工作?

有清一代,內閣成為最接近皇帝的輔政中樞機構,內閣大學士也成為統領百官、綜理政務、統治全國的最高官員。

清內閣雖然沿襲明制,但與明內閣又有明顯區別。一是明內閣處於初創階段,而清內閣則進一步完善,其機構完整,職掌明確,是明內閣所不能比的;二是明內閣大學士參與機要政務,而首輔大學士儼然以宰相自居,曾幾度出現朝政和閣權獨攬的局面,清內閣只能在皇帝和議政大臣控制下辦理日常事務,不能向六部發號施令,僅起上呈下達的作用;三是明內閣權力很大,而大學士的官品不高,清內閣權力日益削弱,而大學士的官品很高,但僅是最高榮譽而已。

清代內閣大學士、協辦大學士、學士、侍讀學士具體分管什麼工作?

清朝內閣之下另設有分屬機構,主要有:典籍廳,分南北兩廳,南廳掌關防(對外行文用印),收發、辦理文稿等事;北廳管奏章和皇帝辦公事務。滿本房,負責校閱奏章的滿文部分兼管重要檔案;漢本房,負責把奏章譯成滿文;蒙古房,主管蒙、維、藏以及外國公文的翻譯等。

清內閣的主要官員有:大學士、協辦大學士、學士、侍讀學士、侍讀、典籍、中書等官。大學士,有三殿三閣,滿、漢各2人,皆為正一品。大學士的職責名義上是輔助皇帝,處理機要政務,實際上則是替皇帝草擬詔書,處理奏章,編寫史、志等書,充任會試考官等。

清代內閣大學士、協辦大學士、學士、侍讀學士具體分管什麼工作?

協辦大學士,滿、漢各1人,從一品,不加殿閣銜。他們大多是六部中某部尚書,是大學士的副官和助手。內閣學士,滿6人,漢4人,例兼禮部侍郎銜,從二品,主掌傳達詔命及以政事發表意見。侍讀學士,滿4人,蒙古、漢各2人,從四品,管理奏章並進行翻譯,但不侍讀,也不由文學之士擔任。

侍讀,滿10人,蒙古、漢軍、漢各2人,正七品,是典籍廳的長官,收藏圖書,出納文件。中書,定額滿70人、蒙古16人、漢軍8人、漢30人,又稱中書舍人,辦理奏章翻譯和各項手續,為皇帝草擬命令等。另有貼書中書,滿40人、蒙古6人皆從七品,管作文、記事、翻譯、繕寫等事。筆帖式10人,由旗人擔任,負責書寫皇帝詔令等。

清代內閣大學士、協辦大學士、學士、侍讀學士具體分管什麼工作?

清朝內閣沿襲明朝舊制,內閣大堂設於文華殿南面、午門東側,沿紫禁城城牆設有內閣官署,以辦理閣屬各項政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左都御史 的精彩文章:

五年時間,國庫存銀翻了六番,雍正皇帝三個大招拯救了大清王朝
乾隆賜給女兒一座寶庫,裡面珍藏幾千件珍寶,並讓大學士世代看守

TAG:左都御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