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滄桑浮沉 道不盡千古風雲

滄桑浮沉 道不盡千古風雲

2015年6月6日晚,來自中國的團隊利用三維光影技術,成功對53米高的巴米揚大佛進行了光影還原。當大佛影像穿越時空重新呈現在世人眼前時,千餘名現場民眾共同見證了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有些老者激動地說,這就是他們以前看到過的佛像。而此次持續了4個小時的活動更吸引了許多國家的關注。

為何利用光影技術再現的大佛,會在世界範圍內引發如此強烈的關注呢?因為被複原的大佛正是被列為世界三大佛教藝術遺迹、但已被炸毀的巴米揚大佛。

巴米揚大佛位於阿富汗巴米揚省巴米揚市境內,深藏在阿富汗巴米揚山谷的石窟中。大佛歷盡滄桑,至今已有近1500多年的歷史,曾經歷3次劫難。2001年3月12日,大佛遭到塔利班政權的殘酷轟炸,致使兩尊巴米揚大佛化為山崖前一堆200噸重的碎石砂礫。如今「佛去洞空」,只留有一排排腳手架在孤獨地支撐著山崖和佛龕。此後國際社會一直設法努力,試圖將被炸成廢墟的巴米揚大佛重新修復。但由於各方面的限制,短期內很難實現實體復原,因而這次利用建築投影技術讓全世界一睹大佛原貌就顯得尤為珍貴。

巴米揚大佛 希臘式佛教藝術

巴米揚大佛所在的巴米揚山谷,因豐富的佛教洞窟遺址及洞中高達53米的石雕佛像而與中國敦煌莫高窟、印度阿旃陀石窟同被列為世界佛教藝術最珍貴的遺產,是希臘式佛教藝術的一個經典作品。

巴米揚山谷的文化景觀和考古遺迹位於阿富汗中部巴米揚城北興都庫什山區海拔2590米的小河谷中,考古遺迹主要以巴米揚石窟群為主。

2003年,巴米揚山谷的文化景觀和考古遺迹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這樣描述這處具有重要歷史文化價值的遺址:巴米揚山谷的文化景觀和考古遺址向世人展示了從公元1世紀至13世紀期間,以古代巴克特里亞文化為特徵的藝術和宗教發展。正是在這一發展過程中,佛教藝術的干達拉流派兼收並蓄了各種文化影響。這一地區彙集了大量的佛教寺院、廟宇,以及伊斯蘭教時期的防禦建築。

地處絲綢之路上的巴米揚,是往來歐洲、波斯、中國和印度間的商隊途經之地,當地曾有數所佛教寺院,是宗教、哲學、希臘式佛教藝術中心。

自2世紀起至9世紀伊斯蘭教徒東進時,這裡曾是佛教的一個宗教地點。那時,數所佛教寺院的僧侶住在鑿於巴米揚山崖的小山洞內,過著苦行僧式的生活,其中一些僧侶還在其居住的山洞內雕鑿刻畫了宗教雕像及精美、色彩鮮艷的壁畫。現今的文化藝術學者大多認為巴米揚佛教遺址的藝術揉合了印度、波斯及殘存希臘、羅馬影響的犍陀羅風格,而且是中國岩雕如敦煌石窟的原型。

唐代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曾描述了巴米揚大佛的勝景

巴米揚佛像群里遍布大小石窟6000餘座,石窟群中有6尊依山而鑿的佛像。其中兩尊巨佛格外醒目,一尊高37米,身披藍色袈裟,俗稱「東大佛」,另一尊高53米,著紅色袈裟,俗稱「西大佛」,曾是世界上第一高的立式佛像。因雕鑿在巴米揚河谷邊山崖面南的斷崖上,故被稱為「巴米揚大佛」。

關於兩尊大佛的具體鑿造時間,目前尚未找到明確的文字記載。經過科學家的測定後,認為巴米揚東大佛和西大佛的建造時間分別為560年和620年左右。兩尊大佛相距400米,在兩佛像的兩側均有數十米高的暗洞,可拾級而上直達佛頂,其上平台處原可站立百餘人。原先佛像臉部和雙手均塗有金色,不難想像在佛教興盛時是何其壯麗巍峨。

而這份壯麗恰好被來自東方的僧人所記錄,併流傳至今。公元7世紀,中國唐代高僧玄奘到達這裡,他被眼前金光閃閃的佛像震撼了,此時的巴米揚正值全盛時期,山谷僧侶雲集,梵光普照,東、西大佛兩邊的懸崖上遍布佛窟。玄奘在其著作《大唐西域記》中生動描述了當時名為「梵衍那國」的巴米揚河谷和那兩尊大佛:「伽藍數十所,僧徒數千人,宗學小乘說出世部。王城東北山阿有立像石佛,高四五十尺,金色晃曜,寶飾煥爛。東有伽藍,此國先王之所建也。伽藍東有鋀石釋伽佛立像,高百餘尺。分身別鑄,總合成立。」

其實早在玄奘到達之前即公元400年前後,晉代高僧法顯就曾路過阿富汗境內,記載有「月氏王篤信佛法,供養三寶」。玄奘之後的723年左右,唐代新羅僧人慧超也來到此地,他稱梵衍那國為犯引國,「至犯引國,國王是胡,不屬余國。兵馬強多,諸國不敢來侵……土地出羊馬氈布之屬,甚足蒲桃」,並著有《往五天竺國傳》。

跋山涉水,歷經千辛萬苦來到巴米揚的古代僧人們也可以說是幸運的,因為他們有機會目睹巴米揚佛教鼎盛時期的輝煌。然而在公元9世紀的後半葉,在伊斯蘭教傳入到巴米揚河谷之後,巴米揚大佛的面部,以及大量的佛教題材的壁畫遭到了破壞。因阿富汗本身歷史文獻和文字資料稀少,由中國僧人玄奘撰寫的《大唐西域記》和慧超撰寫的《往五天竺國傳》就成為解讀巴米揚佛學史的最重要的文獻。

絲綢之路 開啟中阿友誼

或許巴米揚並不被國人所熟知,但其實早在2000多年前的漢代時,中國與阿富汗就已相識,當時的阿富汗名為大夏。

漢武帝初年,一些匈奴人投降漢朝。從他們口中漢武帝得知西域的大月氏和匈奴有怨仇,於是就想利用位於匈奴西邊的大月氏來夾擊匈奴。便下令招募出使西域的使者,當時在皇宮裡擔任郎官的一名年輕人便自告奮勇,成為西域使者。

帕米爾高原橫跨中國與阿富汗,是絲綢之路上的交通要道

這位勇敢的年輕人就是張騫,正是他開闢了絲綢之路。公元前138年,張騫帶了一百多人,從長安出發,取道隴西,第一次出使西域,經歷了13年的艱苦行程,到公元前126年才得以返回長安。

此次出使雖未能實現原來的目的,但通過這次出使,張騫對西域各國的地理、物產、風俗習慣有了比較詳細的了解,為漢朝開闢通往中亞的交通要道提供了寶貴的資料。也是在這次出使中,張騫到達了大月氏人征服的大夏(巴克特里亞王國,統治今阿富汗境),在阿富汗首次留下了中國人的足跡。

在輾轉西域十多年中,張騫除了詳細考察了這裡的山川大勢和各民族風土人情,還注意到了一個細節:他發現西域的市場上有「蜀布」出售,經了解得知是由中國西南經身毒(即印度)販運至此。這引起了張騫的極大興趣,他十分想搞清楚,除了他走出來的通西域之路,是否還存在同樣可以通達西域的「南線」。到公元前119年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到達大月氏首都藍氏城(今天阿富汗的瓦齊拉巴德)時,特意分出一支隊伍向南,逆向勘察經印度通西南中國的道路,但最終還是半途而廢了。

漢代時中國與阿富汗地區的文化交流是經西域古道,即絲綢之路西段。《史記·大宛列傳》中記載了張騫兩次出使西域時,曾在烏孫派副使到印度。「自博望侯騫死後……而漢始築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國。因益發使抵安息、奄蔡、黎軒、條枝、身毒國。而天子好宛馬,使者相望於道。諸使外國一輩大者數百,少者百餘人,人所齎操大放博望侯。其後益習而衰少焉。漢率一歲中使多百十作;少者五六輩,遠者八九歲,近者數歲而反。」張騫兩次帶領大批人馬出使西域,使得漢人對古阿富汗有了更多的認識與了解。

此外《漢書·西域傳》中也記載了當時罽賓(今克什米爾)與漢朝的關係,「自武帝始通罽賓,自以絕遠,漢兵不能至,其王烏頭勞數剽殺漢使。烏頭勞死,代立,遣使奉獻。漢使關都尉文忠送其使。王復欲害忠,忠覺之,及與容屈王子陰末赴共合謀,攻罽賓,殺其王,立陰末赴為罽賓王,授印綬。後軍侯趙侯德使罽賓,與陰末赴相失,陰末赴鎖琅當德,殺副已下七十餘人,遣使者上書謝。孝元帝以絕域不錄,放其使者於縣度,絕而不通。成帝時,遣使獻,謝罪……罽賓實利賞賜賈市,其使數年而壹至雲。」罽賓國以遣使的方式與中國展開物質文化交流,豐富了阿富汗人民的生活。而中國與古阿富汗的文化交流是中國與南亞文化交流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國的絲綢和瓷器正是經阿富汗流入了中亞地區和歐洲。

後至唐代,中國人對阿富汗的了解更加深入,最著名的要數玄奘西行了。公元627年時,唐軍滅西突厥後,吐火羅的突厥王朝向唐稱臣,唐置月氏都督府於此。同年,高僧唐玄奘遊歷西域,在所著的《大唐西域記》中曾記有梵衍那國,而梵衍那國就是「帆延國」,也就是今天的巴米揚。書中記載:「梵衍那國,東西二千餘里。南北三百餘里。在雪山之中也。人依山谷逐勢邑居。國大都城據崖跨谷。長六七里。北背高岩。」

犍陀羅藝術 引領雕造佛像

絲綢之路的開闢,不僅增進了內地與西域的相互了解,促進了生產力和經濟的發展,也加強了兩地的文化交流與融合。尤其是佛教、瑣羅亞斯德教(祆教)、摩尼教(明教)等宗教信仰通過貿易之路傳至中國,因此絲綢之路在宗教學界也被稱為「信仰之路」。而犍陀羅藝術正是隨著佛教的傳播,經由絲綢之路深刻地影響了中國新疆和西北地區的石窟造像和繪畫。

犍陀羅指古印度西北部地區,其中心為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包括與之毗連的周圍地區,西北到阿富汗東南部的哈達,東南到今印度東岸,東西寬200多公里。境內西北多高山,東南是印度河谷地,印度孔雀王朝時期阿育王曾遣使至此傳播佛教,1世紀時成為貴霜帝國中心地區。而多次的政治變遷使得犍陀羅成為東西方文化交匯的十字路口。

張騫出使西域時在阿富汗留下了中國人的足跡。圖為矗立於甘肅省敦煌市陽關的張騫雕像

形成於1世紀以後的犍陀羅藝術,是一種在中亞當地大夏藝術的基礎上,受希臘、羅馬、波斯藝術的影響而形成的新佛教藝術形式,也可以說是劃時代的藝術形式。此前,佛像一直用與佛有關的腳印﹑寶座﹑菩提樹﹑佛塔等象徵。而受希臘人體雕刻藝術的影響,從犍陀羅開始,直接雕刻佛像和菩薩像。這些佛像身著希臘式披衣,衣褶厚重、富於毛質感,表情沉靜。佛像的鼻高而直、額部豐滿,頭髮自然波卷,呈現出明顯的歐洲風格。

5世紀時,犍陀羅本部因貴霜帝國的瓦解而衰微,但阿富汗的佛教藝術卻一直繁榮到7世紀,可稱為後期犍陀羅藝術或「印度-阿富汗流派」,亦稱巴米揚藝術。犍陀羅佛像藝術可以說是中國佛造像的源頭,佛教傳入中國後,佛像製作也開始興盛,尤其是早期佛造像受犍陀羅佛像藝術影響頗深,中國新疆﹑敦煌﹑雲岡的佛教藝術都受其影響。後來逐步與中國藝術相融合逐步形成中國式佛像。

犍陀羅佛像按製作工藝和質材可分為兩大類:即塑造佛像和雕造佛像。塑造佛像按所用材料也可分為兩類,即白灰膏像和泥胚塑像。最早出現的佛教造像是白灰塑像,產生於1世紀,其材料是石灰、石膏和細砂,顏色白中微黃。目前保存最多的是在阿富汗的東部。大約在6至8世紀,才出現了泥坯塑像,其式樣逐漸向西域地方類型轉變,並向周圍地區傳播。泥坯塑像根據其製作工藝和所用材料可細分為兩種:一種是泥坯白皮塑像,另一種是泥塑像。泥坯白皮塑像是在粘土坯上加施白灰表層,再以顏料勾畫形體和衣飾。泥塑像是直接以粘土坯塑成形,然後用顏料直接在表面勾畫成形,中國佛教寺院中的佛像多採用這種泥塑像。

如今巴米揚大佛被毀,只留下空空的洞窟,這是巴米揚山谷上一道令人觸目驚心的傷疤,更是對人類文化遺產一次極大的傷害。願現代的科技早日復原千年的大佛,撫慰阿富汗人民傷痛的心。

標題書法 / 夏薇

郵局發行代碼:82-939 聯繫電話:+86 10 6715 2380 轉 0

《北京》周刊是北京唯一官方的外宣刊物,

每周出版中、英文版各一期。

秉承「以新聞的立場挖掘和詮釋北京文化,

以文化的視角聚焦和解讀北京新聞」的理念,

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策劃選題,

並逐步形成了特有的融通中外的中國表述,

傳遞北京聲音,講述北京故事,塑造北京形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周刊 的精彩文章:

紫荊嶺下 浮蕩歷史煙塵

TAG:北京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