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杞縣孟河沿村的傳說!

杞縣孟河沿村的傳說!

相傳,元朝末年,政局混亂,各級官府貪污腐敗,民不了生。以朱元璋為首的農民起義軍,勢如破竹,席捲全國。殺貪官除污吏,深受人民群眾的歡迎和積極響應。

當時身居徐州知府的孟德義,生怕招來殺身之禍,便帶著全家老小,隱瞞身份,自動棄官逃到了汴京,做起了錢莊的生意,日子過的也算紅火。

大明朝吳元年間,黃河決口,淹沒了汴京全城,人全都淹死,房屋被泥沙覆蓋,變成了一片汪洋。

孟德義的兒子孟賞,因為外出討債倖免一死,在回家的路上,行至杞縣沙窩鄉雅陵崗村時,往西北一看,全是一片汪洋他已經是無家可歸了。

孟賞就用討債要來的錢,買些物料在雅陵崗村頭大路邊的一顆大樹底下,蓋起了兩間茅草屋,又搭了建了個草棚子作廚房,購置了小型農具,開始開荒,種菜種糧,在大樹下面擺攤賣茶為生。

那時雅陵崗村頭的路是個小官道,是南方各區縣去汴京的必經之路,南來北往的行人甚多,賣茶買菜再加上各種糧食的收入,滿可以解決一個人的溫飽問題,日子倒也過得去。

一天,一個南方進京趕考的舉子,帶著兩個僕人,騎著三匹高頭大馬,路徑此地,又熱又渴,他們三人就在茶攤前停下喝茶休息,因路途勞累,三人竟趴在搽桌上睡著了。孟賞也不驚動他們,就扛著鋤頭幹活去了。三人醒來天色已晚,便立即上馬趕路走了,孟賞下工回來,發現桌子底下放著一個袋子,用手一掂很重,一看裡邊裝了八個元寶,就拿到屋裡在門後挖了個坑埋在那裡了。

三人快馬加鞭,天黑了趕到了這位進京趕考舉子的外宅,發現袋子沒有了,一定是忘在茶攤那裡了。有人提議趕快往回去找,這位舉子說,不要去找了人家不會承認,說不定那個人已經拿著錢袋子,早已逃之夭夭了。明天外宅上拿點錢趁早趕路算了。就這樣,整整三天再無人問及此事。

在說這位舉子,姓鄂,湖北人氏,是一位大富戶的公子,此次進京趕考,中了頭名狀元,在吏部實習三年,被朝廷封了八府巡按,並批准回鄉誇官及修祭祖。一路上鳴鑼開道,號聲震天,當行至孟賞茶攤時,鄂大人吩咐落轎,隨行人員問鄂大人為何落轎?鄂大人說,都休息一下,喝點茶水再走。孟賞從屋裡提著茶水走出茅草屋,請大老爺及各位軍爺用茶!鄂大人卻把孟賞扶起來說:免禮免禮,我們走到這裡休息一會,你不必拘束,也請你坐下,咱們隨便閑談一下。鄂大人說:三年前我進京時,在你這裡休息用茶,有樣東西不知時忘到你這裡或是丟在路上了,我只是隨便問一下,請不要介意。孟賞並沒有答話,拿著鏟子到屋裡後將錢袋子挖了出來,掂到鄂大人面前跪下說:大老爺我等你三年卻無信息,這次可以把你等來啦,物歸原主理所當然,請大老爺手下吧。大老爺說:我是路過此地,不是要錢的,是隨便問問而已,我考中了狀元,現在又是八府巡按,不缺錢花,這錢就屬於你了,你趕快置田蓋屋,娶妻生子好好地過日子吧!孟賞說:我的命運不好,常言說:外財不顧窮人。我一個人還可以糊口,若再娶妻,我不能讓別人跟著我受罪呀!大老爺上轎時說,就這樣定了,由我作媚,返京時我一定給帶來一個好媳婦。

鄂大人回到家中,他的小妹妹向他施禮問安,得知他妹妹已過二九,仍未嫁人,就對妹妹說,北方有個才子,長相好,品德高尚,有學識有志氣,我已經作主,把你許配他了,又把拾金不昧的事給她說了一遍,打動了小妹妹,就當場寫過哥哥。

鄂大人這次回家修墳祭祖已畢,返京時便帶著妹妹和陪嫁的錢財珍寶,為他們兩個舉行了婚禮。

男的品德高尚,女的知書達禮又有錢財,孟賞便請了風水仙,在距雅凌崗西北角二化里的一片高地上,作為長居之地。鐵底河小月河從兩邊穿過,東西南北各有兩條大路相通,形成一個井字型,名為八抬大轎地,後代可官出斗米。孟賞便在此地置了田畝,造起了大的宅院,隨著時間的推移,人丁興旺,房屋增多,形成了一片村莊,取名為孟河沿村延續至今。

以上情況由孟廣彥,孟廣琴口述,孟光榮整理,以現有家譜為依據和民間傳說整理,錯誤的地方請指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杞說 的精彩文章:

杞縣這村竟然是明朝皇族後裔?

TAG:杞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