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防範互聯網金融風險?

如何防範互聯網金融風險?

在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的背景下,互聯網+己經被提高到戰略高度。1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完善金融監管協調機制,密巧監測跨境資本流動,守住不發生系統化和區域性金敲風險的底線。讓金敲成為一池活水,更好地灌小微企業和三農等實體經濟之樹。」那該如何防範好互聯網金融呢?筆者認為做好如下幾點,可以有效控制互聯網金融風險。

互聯網金融風險防範要防控系統性風險

互聯網金融是由技術進步推動的創新,雖然模式和業態都有很大的不同,其金融的本質沒有發生改變。例如餘額寶、p2p、阿里小貸等產品並沒有脫離開支付清算,資金融通,風險管理的金融的基本功能。互聯網金融在交易的技術、渠道、方式進行了創新,也同時使廣大普通消費者成為了服務主體,但還沒有超出融體系範疇。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應具有統一的風險防範原則,不然很可能引發套利。所以只要業務相同就要受到一致性的風險防範,不能留下套利的空間;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的互聯網金融業務,都要接受統一的互聯網金融風險防範辦法。互聯網金融風險防範不但要兼顧宏觀和穩定,也要從有利於穩定金融安全著手,從側面促進利率市場化,最終目的是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互聯網金融風險防範要加強消費者教育

信息披露是維護消費者利益的一種手段,消費者有權知道自己所投資的企業的狀況,也有權知道自己的投資的去向,實時查看自己投資的損益情況,需要披露互聯網金融企業基本信息,這些基本信息包括經營信息、財務信息、管理信息、風險信息等,與此同時提示業務風險,同時要對互聯網余融消費教育開展確實有效的教育,提高消費者的風險意識,維權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引導消費者正確的了解產品的性質,產品的收益所帶來的風險水平。互聯網金融企業不能承諾虛假高收益來誤導消費者。互聯網金融企業要加強管理防止消費者的信息遭到泄露,更要加強技術手段比如數據分析系統,把保護消費者信息做為維護消費者利益的重要方面,完善相關規章制度也是重要方面。使得市場參與者既能對互聯網金融的業務情況進行有效評估,而且還能發揮監督作用,同時還可以提商互聯網金融企業的信譽,使投資者放心地進行投資。

互聯網金融風險防範需要公平市場環境以及數據監測

為了保證市場對資源配置有效性起決定性作用,避免市場本身的缺陷,這就要求公平競爭的環境。現有的金融法律法規是創造公平競爭環境的重要保障,互聯網金融企業還要辨析商業模式與違法犯罪行為的區別。無論金融機構是在線上或者線下的金融業務,都必須嚴格遵守現有的金融法律法規,這是互聯網金融活動的底線,不能制定提前支取存款或提前終止等不合理條款,以及不合規則的服務卻依然要按原約定期收取費用或者計息。同時利用信息技術及大數據技術能夠及時有效的獲取相關數據信息,成為數據監測與分析的基礎,同時還要進行風險識別的工作,同時對風險展開監測,並努力進行風險控制,同時在分析風險原因的前提下,採取措施彌補互聯網金融風險防範的漏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慧網點建設運營 的精彩文章:

TAG:智慧網點建設運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