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知道互聯網金融創新的風險與規避是什麼呢?

你知道互聯網金融創新的風險與規避是什麼呢?

當前,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特徵之一,是不斷實現優勝劣汰,一些不良平台逐漸倒閉和轉型。

金融產業對國民經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金融市場均衡有序、科學健康的運營是經濟社會能夠繼續發展的重要保障。互聯網金融作為金融業新興的運營模式,在面臨著傳統金融業的風險的同時,還要規避新型產業本身發展帶來的新的特殊風險,包括特殊的法律制度風險、技術和安全風險、操作風險等。

特殊的法律制度風險主要是由於互聯網金融屬於新型的產業,現有的法律無法實現對其應有的約束和保護,一旦出現險情,給消費者造成的損失將可能無法彌補。比如僅2013年10月至11月末,就有39家個人對個人(P2P)借貸平台倒閉或陷入困境。此外在監督管理上,由於互聯網金融體制不健全,對其常常也無法實現完善的監管。

互聯網金融藉助雲計算、物聯網等信息技術平台開展金融業務,與之並存的技術和安全風險隨之而來。比如,互聯網金融所有用戶的信息都記錄在「雲計算平台」上,就存在被泄漏或者非授權使用的風險,特別是網路黑客利用非法手段獲取並盜用相關數據,或者植入病毒,就會引發巨大的網路風險,直接經濟損失後果不可估量。

互聯網金融帶來了新的發展商機,但由於是新型的產業,能夠進行熟練操作的專業技術人員就非常少,一旦運營程序的科學合理性降低,相關的風險就會增強。從監管的角度來看,有風險就要有相應的機制來規避。互聯網金融的風險往往集中於其過度創新的階段,為此,筆者認為應針對互聯網金融的過度創新加強監管,從制度層面進行風險規避。

首先,政府應通過完善信用體系來提高金融機構的信用意識,增加互聯網金融企業由於不真實披露而造成的信用損失負效用,從而達到控制互聯網金融企業過度創新風險的目的,同時也彌補目前互聯網金融的不足。例如監管機構可以通過建立互聯網金融企業的信用等級制度,或者構建互聯網金融企業信用檔案,來確定企業下一次融資的數額和項目周期。

其次,監管機構要積極穩妥推動實施新的監管標準,優化監管工具和監管指標體系,切實提高對整個金融行業的風險識別、計量、評價、監測、控制和預警能力。應繼續實施動態資本充足率政策,提高對資本充足率槓桿化水平的控制效率,加強對流動性風險的監管。對各互聯網金融企業應實施差異化監管,提高對系統重要性互聯網金融企業資本充足率的監管要求。加強對金融機構股東、實際控制人和證券期貨公司凈資本的監管,完善以凈資本為核心的風險控制指標體系。要完善監管機構之間的監管協調機制和信息共享機制,實現監管機構之間以及宏觀管理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規範化。

最後,推進互聯網金融創新和金融監管平衡發展。從金融行業的發展歷史來看,只有金融創新和金融監管協調發展才能實現金融市場的繁榮發展,金融市場的繁榮穩定才能帶動經濟的飛速發展。所以我們要不遺餘力地推動互聯網金融創新與金融監管的平衡發展。繼續擴大互聯網金融企業的產品創新主權和產品業務範圍,對多數互聯網金融產品和服務實施報備制,簡化對創新產品和服務的審批程序,縮短監管機構審批時間;積極開展互聯網金融創新和金融監管試點工作,既可以很好地解決報備和審批中的一些難點問題,還可以為完善互聯網金融監管法律法規積累經驗;進一步完善與互聯網金融創新和金融監管有關的法律法規制度,對一些不適合互聯網金融市場發展、有礙互聯網金融創新的監管法規進行調整。尊重市場發展規律,使金融監管成為互聯網金融市場發展的有力保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互金挖掘機 的精彩文章:

TAG:互金挖掘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