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印度對中國態度變了?實則有3大企圖!

印度對中國態度變了?實則有3大企圖!

來源:占豪(zhanhao668)


近日,

印度總理莫迪給習近平

打電話。

過去兩年一直與中國不睦的印度總理莫迪,竟然主動給中國打來電話。



莫迪

首先再次熱烈祝賀習近平當選連任中國國家主席

。莫迪表示,您的當選連任再次證明全體中國人民對您的擁戴。印中同為文明古國和世界上有影響的國家。

印方願同中方密切高層交往,深化雙邊關係,加強在國際事務中協調合作,推動印中更加緊密的發展夥伴關係取得更大進展,推動世界和地區和平與發展。


習近平感謝莫迪來電祝賀。習近平指出,剛剛閉幕的中國全國「兩會」非常成功。會議選舉產生了新一屆國家機構和全國政協領導人,通過了憲法修正案和其他重要議案,啟動了國務院機構改革。中國將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為促進世界共同發展進步作出更大貢獻。


習近平強調,中國和印度同為發展中大國和主要新興市場國家,是推進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中堅力量。過去幾年來,我同總理先生多次會晤,確定中印要構建更加緊密的發展夥伴關係,推動兩國各領域合作取得長足發展。一段時期以來,中印關係呈現積極發展勢頭,務實合作走向深入,民間友好交往日益活躍。中方願同印方共同努力,將這一良好勢頭保持下去。我願同總理先生就兩國關係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問題和國際地區形勢加強溝通,以增進兩國政治互信,為兩國關係發展提供重要指導,不斷提升兩國關係發展水平。


看到這則消息,相信很多人會覺得意外,莫迪這是吃藥恢復正常了還是吃錯藥了?怎麼對中國不友好了兩年,突然就變友好了呢?他是真的想和中國重歸於好?還是另有所圖?印度會放棄與美國一起遏制中國嗎?莫迪態度變化背後,到底蘊藏著怎樣的利益邏輯呢?




其實,在莫迪來電之前,印度已經表現出了對華緩和關係的跡象,印度政府在不久前正式通知中央政府和邦政府高級領導人、政府工作人員都不要參與「藏人行政中央」紀念達賴流亡印度60周年活動。對印度的態度轉變,媒體將其解讀為新德里對北京的示好。這樣的態度轉變延續到3月20日莫迪給北京打電話,就說明印度的態度的確有一些微妙的變化。那麼,對我們來說,探究其變化背後的邏輯以及評估印度未來對華態度的變化空間就是非常重要的了。


然而,

莫迪當局早已把中國當成其戰略性對手,其對中國大的戰略方向是不會變的,也就是說莫迪政府不可能放棄和美國一起遏制中國的戰略。不但不會放棄,未來還會變本加厲,盡量發揮美日印澳四國聯盟在美國「印太戰略」中對中國的遏製作用。


那麼,既然如此,莫迪當局最近為何突然態度又一百八十度大轉彎,開始向中國示好起來了呢?莫迪在這個時候做這樣的調整,主要目的有三:


一、在中美之間謀求印度利益最大化,謀求以退為進。


在過去兩年的時間裡,印度在兩件事上挑戰中國利益,結果不但都被中國化解,實則印度還吃了大虧。

這兩次挑戰,一次是2017年印軍非法越境進入中國洞朗地區,其後果是中國在洞朗建立起了能夠較大規模駐軍的軍事基地,過去洞朗只是定期巡邏的歷史結束,中國在洞朗地區對印度的軍事壓力增加。


另一件事是前不久馬爾地夫政治出現地震,印度試圖採取軍事干預推翻馬爾地夫現在的亞明政權,結果被中國派艦隊到印度洋軍演給嚇住了。


這兩次事件,都展示了中國對印度的決心,即如果印度越界太多,傷害中國的大國戰略利益,中國將會對印度出手,絕不含糊。


中國的決心讓印度感覺到,雖然美國在推動「印太戰略」遏制中國,但美國給予印度的支持還是遠遠不夠,面對中國的壓力印度根本不敢與中國撕破臉硬碰硬。在這種情況下,印度如果過於激進,其結果是自己吃中國大虧。相反,緩和對華關係,接下來美國要推「印太戰略」遏制中國時,印度可以向美國開條件。如此,印度就能獲得更大的支持。


二、莫迪為2019年大選做準備。


2019年,將是印度的大選年,雖然遏制中國、刺激中國是可以刺激民族情緒有利於其選情的,但要過頭了導致了中印矛盾激化,那對印度來說可就是弊大於利了。莫迪要想在2019年大選中獲勝,與中國適當緩和關係對自己致力於選舉有利。所以,提前一年緩和對華關係,其實也是在給自己的政治鋪路。


三、亞投行對印投資的利益驅動。


2017年5月3日,亞投行宣布其首個總額達1.6億美元的印度貸款項目獲批。另外,除了亞投行外,中國主導的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也於2017年4月與印度政府簽訂首個項目貸款協議。

據媒體報道,雖然中印關係緊張,但在亞投行已承諾發放的43億美元貸款中,其中有差不多四分之一將用於印度的基建,印度儼然已經成為了亞投行的最大受益者。


可能有人會說,既然中國主導了亞投行,怎麼讓印度成了最大受益者呢?中國這麼做有三層深意:


一、向全世界證明,亞投行並非中國的傀儡,而是一家真正的程序規範合法的國際性金融機構。

之所以需要如此證明,就是因為西方就等著該機構碰壁,最好是坍塌,印度作為亞投行的第二大股東,在中印關係不睦的情況下還能獲得最多的貸款,這實際上就證明了亞投行比世界銀行更加公正。


二、亞投行要吸納全世界資金為「一帶一路」倡議服務,大量資金實際上是來源於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


據世界銀行數據顯示,自2016年1月亞投行運營以來,有24億多美元都是來自世界銀行和亞行。那麼,未來亞投行如何獲得更多來自他們的資金呢?當然是更加規範化的運作,降低中國主導色彩。對中國來說,建設「一帶一路」倡議最重要,所以要盡量開放、公正,讓更多的資金通過亞投行這個平台投資到「一帶一路」建設當中才是中國最大的利益。更何況,這些項目中,很多都是中國提供相應的服務,這些錢會進入中國的企業。


三、牽制印度。

至於印度暫時多得到一些資金,現在給的預期多未來關鍵時刻還能作為對印度的牽制。就拿現在來說吧,莫迪之所以對中國改變態度,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為了亞投行這些錢。


試想,未來印度很多項目都受亞投行影響,那麼印度自然在「印太戰略」遏制中國方面就得收斂一點。如果印度誇張了,中國就有遏制印度的籌碼。

上述三個原因,應該是莫迪政府突然變臉的促發因素。

對於印度,我們要明白莫迪政府針對中國的戰略是不會改變,但中國可以通過各種手段對印度進行牽制、對沖,從而拆解美國針對中國的「印太戰略」。


莫迪當局的投機,未來很可能會帶來政治挫敗,對此,我們拭目以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科環宇 的精彩文章:

突破底線!日本公然露出獠牙,中國多年擔心變成現實
台海到了最危險的時刻,特朗普玩火上癮,蔡英文竟不知死期將至

TAG:國科環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