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總統都姓吳?緬甸人起名玄機多

總統都姓吳?緬甸人起名玄機多

3月28日,緬甸前人民院(下院)議長吳溫敏高票當選為緬甸新總統,也是緬甸聯邦共和國第10任總統。縱觀緬甸歷任男性總統的名字吳溫敏、吳廷覺、吳登盛…… 為何緬甸總統們都「姓」吳?

同樣讓一些朋友困惑的是,中國媒體對緬甸當選總統的報道出現了「吳溫敏」和「溫敏」兩種名字的表述,新華社的歷史報道中也有上述兩種版本,而中國外交部網站上使用的則是「溫敏」。

實際上,「吳」並非近幾位緬甸總統的姓氏,而是緬語中對長輩或者有地位者的敬稱,類似於西班牙語和義大利語中的「堂(Don)」。例如,西班牙著名小說《堂吉訶德》(Don Quijote)中,主角的名字實為吉訶德(Quijote),「堂」實為對男性的敬稱。

緬甸總人口中,約有七成左右的緬族人傳統上只有名而沒有姓。有統計指出,緬族人取名所用的字總共不到100個,用這些字互相拼湊,取其聲韻順口悅耳即可。因而緬族人重名的很多,為表示區別,往往在名字前或名字後加上籍貫或工作單位、職業名稱等,而他們通常也會在自己的名字前加一冠詞,以示性別、年齡、身份和地位。

緬語中,對幼輩或少年稱「貌」(Maung,意為弟),青年人亦可謙稱自己為「貌」。對平輩或兄長則稱「郭」(Ko,意為哥),而對長輩或有地位的人則稱「吳」(U,意為叔、伯)。所以緬甸人們稱幾位總統為吳溫敏(U Win Myint)、吳登盛(U Thein Sein)、吳廷覺(U Htin Kyaw)。

緬甸女性的名字也有兩個特殊的前置詞,與男性名前置詞「吳」對應的女性名字前置詞是「杜」(Daw),年輕女性則稱為「瑪」(Ma)。我們熟悉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昂山素季,在緬甸國內一般被稱為「杜昂山素季」,或「杜素季」。事實上,中文媒體中常用「昂山素季」是我們的約定俗成,而不是緬甸人的稱謂習慣。

由此可知,昂山素季年輕時未成名前,原則上是可以被稱為「瑪昂山素季」的。然而,隨著她年事漸長、名聞天下,緬甸人都稱呼其為「杜昂山素季」。

另外,簡稱昂山素季為「昂山」也不準確。實際上,昂山素季就是這位女性政治家的名字,昂山是她的父親、緬甸「獨立之父」昂山將軍的全名,她為了紀念父親和其他家庭成員而取了「昂山素季」這個名字。

緬甸人還有隨意改名的習慣。據緬甸女作家Daw Mi Mi Khaing描述,如果緬甸人認為自己的名字觸了霉頭、導致身體不適等,他們會毫不猶豫地更改。

比如,昂山素季的父親昂山將軍(Bogyoke Aung San)在出生時名叫「Htein Lin」(騰林),年少時的他會被稱「貌騰林」。

而在進入仰光大學後,昂山將軍的父母便將其名字由騰林改為昂山。大學時代的昂山將軍加入德欽黨(Thakin Party),該黨是緬甸第一個民族主義組織,其成員均以「德欽」冠於名首,以示對英國殖民統治的反抗,故稱「德欽黨」,因此昂山將軍當時就被叫做德欽昂山。

投身軍旅後,昂山將軍又改名波德查(Bo Teza)。在爭取緬甸獨立的過程中,他以「昂山將軍」之名為人熟知。

那麼,要如何判斷一個緬甸人的親屬關係呢?一位緬甸當地人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在緬甸現行的身份證上,除了自己的名字,還會加上父母的名字。

緬甸語是單音節語言,每一個字可以單獨表意成詞,這一點和漢語類似。因此緬甸人的名字大多音節較少。一個孩子的名字里,一般會有一個字示意出生在星期幾——這是因為緬甸人認為人的命運與星辰相連。同樣,他們起名的講究也與中國人的習慣類似:大多數名字都有吉祥、美好的寓意。

在緬甸人名的翻譯問題上也有講究。緬語界泰斗、北京外國語大學退休教授粟秀玉曾表示,翻譯緬甸人名應依據緬甸語發音,而不是英文拼寫和發音,因為從緬文到英文可能已經走樣,再從英文到中文就有可能偏離更遠。

雲南大學緬甸研究院院長李晨陽指出,外國領導人名字的翻譯要以符合對方國家語言發音為第一原則,要尊重對方的文化傳統。

在緬甸工作超過二十年的新華社資深緬甸問題專家張雲飛還表示,對於老地名老名人,按照約定俗成為好;另外還必須考慮中文詞義的褒貶,避免選用生僻字;此外,緬甸少數民族的名字翻譯,也要照顧到少數民族的稱謂習慣。


新聞報料

商務合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被低估的氣候災害:盧安達接連遭雷擊已致170人死傷
無限射程核動力導彈、高超音速武器 普京曝光俄羅斯新軍備

TAG:界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