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剛開始喂寶寶輔食有哪些注意事項?

剛開始喂寶寶輔食有哪些注意事項?

剛添加輔食時,量應該特別少,因為寶寶吃完母乳後,可能只能喝下少量比較濃的液體(菜湯、果汁等),而固體食物建議不要太著急喂。此階段只是嘗試期,一定要謹慎講究方法。下面是一些關於寶寶喂輔食的注意事項。

1、寶寶半歲時味覺最敏感

在寶寶出生4-6個月以後喂輔食最佳,因為此時處於寶寶味覺敏感期,過早添加輔食,會影響母乳餵養。如果這時能接觸到很多食品,長大以後一般不會偏食、挑食。添加某種輔食時,在母乳餵養之前,讓他嘗一嘗這種輔食的味道,並不給他吃,如果母乳餵養後孩子沒有吃飽,然後再給他吃輔食。在母乳餵養之前,孩子處於飢餓的狀態,那時讓他嘗輔食的味道,比較容易接受它的味道。

什麼時候適合添加輔食:當孩子吃完母乳,仍然覺得飢餓,仍然哭鬧。當孩子的身高體重增長不太好時,適當的增加一些輔食,可以幫助孩子更快的生長。

蛋、穀類、肉、水果的意義

每隔一到兩周給寶寶添加一種新的品種,在這期間,讓孩子有一個適應的過程,添加之後,觀察孩子是不是對這種輔食適應,比如觀察孩子的精神狀況,有沒有發燒、拉肚子、或者孩子不舒服等;大小便是否正常;如果這些都沒有問題,那麼隔一到兩周後再添加新的品種。

在蛋黃、穀類添加完之後,依次添加肉類、魚類、蝦、水果、果泥、菜等,大人能吃的,小孩也要逐漸添加上去。

有的媽媽在小孩2個多月時就讓他吃水果汁,這也是可以的。因為水果主要是補充一些維生素。但是,水果不具備三大營養素(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中的任何一種,從嚴格的角度說,孩子不能靠吃水果過日子。在4個月以後給孩子添加水果,蔣主任不把它作為輔食添加,因為它不是非常必須的。在後期,才可以把水果作為每天添加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剛開始喂輔食量不要太大

輔食添加應從一種到多種,從少量到多量。開始餵養輔食時,量是非常少的。比如在吃完母乳後,喂一到兩勺米粉,喂1/4個蛋黃,或更少一些,隨著孩子身體發育需要以及對某一種輔食適應了,可能吃的會多一些。

年輕的媽媽一定要注意:不是第一次就要求孩子吃很多。輔食添加的時間可以在母乳餵養之後,也可以在母乳餵養的間歇添加。

很多父母總是以自己的感覺來衡量孩子,只吃一勺、兩勺,太少了,大人也只夠塞牙縫。可是這對於孩子來說,已經夠了。添加輔食後,可以根據體重的增長來衡量孩子吃的量夠不夠。

3、多次、少量、現做

小孩剛開始添加輔食時,量比較小,所以在製作輔食的時候,會有一些麻煩。有時做一點,孩子吃不完,父母覺得每次做,挺費事的(一天要添加兩、三次),不如一次多做些,存到冰箱里,下次拿出來稍加熱就給他吃。

注意:孩子的輔食盡量現做現吃,可以把生食(比如豬肝等)切成小塊分別用保鮮袋裝起來,凍在冰箱里,在吃時,只取出一小塊給孩子做,而不是凍一大塊,然後都做了,放在冰箱里分頓給孩子吃。現在商場里有很多方便食品,比如肉泥,蔬菜泥,肝泥等,標籤上註明:一次吃不完,下次可以接著吃。如果這種食品不被污染的話,是可以的。不過,有的父母在打開之後,先給孩子吃,忘記把剩下的存放起來了,半小時、或一小時之後,再蓋上,把它放在冰箱里。在這個時間,難保不被污染。

4、常見錯誤理念

【顯富、溺愛、主觀】

調查發現,有些父母餵養孩子的動機是家裡貧福的象徵。愛孩子、關心孩子表現出對孩子過多的餵養,把孩子餵養的比較胖,這說明家裡比較富裕、經濟狀況比較好,這些複雜、不太健康的動機,容易餵養過度,導致肥胖而引發一系列的問題。不太正確的餵養方式可能會導致孩子的偏食、挑食。

生理需要變成感情索取。在餵養的模式方面,家裡一般就一個小孩,吃飯時讓孩子感覺是非常重大的事情,幾個人追著喂孩子,小孩可以把吃飯的行為延伸為對其它東西的索取,比如,不讓看電視就不吃;而不是讓孩子明白吃飯是生理需要,肚子餓了,就應該吃。

給孩子適度的選擇權。國外有很多家庭是食物由父母來提供,孩子坐到餐桌上,他想吃什麼,吃多少,由他自己來決定,這樣對於孩子正常的生理調節能起到更好的作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催乳師之家 的精彩文章:

懲罰孩子10個科學方法,聰明媽媽會用第幾個?
下面這些催奶食物 總有一款適合你

TAG:催乳師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