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菜扎堆上市 市民享「舌尖上的春天」
3月,香椿、野藜蒿、馬蘭頭等野菜扎堆上市。城裡人對野菜那真叫一個喜歡,無論在菜場還是在超市、餐館,各類野菜受到消費者熱捧。
價格較貴
3月25日,位於南昌市紅谷灘新區綠茵路的菜市場,商販小李的攤位並不起眼,但不少消費者直奔而來購買野菜。記者注意到,購買者多是中老年人。
「折耳根吃了可以清熱降火、香椿有較好的保健和營養功能、大家最熟悉的薺菜,很多人喜歡用它煮雞蛋。」劉女士說,雖然貴了點,每天還是買一點。
在農村生活了多年的鐘先生說,在老家,每到春季,家人都會去采野菜,他們最愛吃野藠頭。「清炒好吃,炒雞蛋也好吃。」現在生活在城裡,對野菜很懷念,常到菜市場購買。
商販小李告訴記者,今年有些野菜的確很貴。比如,香椿每公斤60元。「這種野菜適合炒雞蛋,買上二兩能炒出一大盤。」小李說,野生藜蒿6元一公斤,大家都能接受。
在翠苑路的集貿市場,小許是唯一專門賣野菜的商販。小許是永修人,他告訴記者,每到春季,家門口的水塘邊、田埂上就長滿了多種野菜。村裡的男女老少齊上陣,將採摘的野菜提供給小許,在南昌市場上銷售。小許說,每天賣出近百公斤野菜。很多消費者購買時很爽快,根本不議價。
在茗園路集貿市場,賣野菜的攤位不少。商販標明了野菜的名稱和價格,並向消費者宣傳野菜的特性和功效。
野菜大量上市,不少飯店又多了吸引客人的舉措。
3月25日,在碟子湖大道的多家餐館裡,記者注意到,野菜也有一席之地。在衛東花園小區的一家餐館,張老闆說,這些野生時令菜是招攬客人的招牌,每天能賣10公斤以上。地菜每盤58元、涼拌馬蘭頭38元。
賞花季節,在安義一些景區,野菜也成為當地餐飲行業的招牌。
大棚種植
新建區一大型超市主管說,該超市的野菜大多來自大棚種植。
一名商販也告訴記者,其實大部分野菜是大棚種植的。有些消費者很精明,一眼就能認出是否是野外生長的野菜。一些年輕消費者則很好奇,常詢問野菜名稱,並上網搜索,看到對身體有益,也會買點回家。
據介紹,在安義、永修等農村,一些菜農將原本生長在山野的蕨菜、藜蒿、薺菜等野菜移入菜園,採取棚膜培育等方式,規模發展野菜栽種,可一年四季供應。但在春季,野菜品種和數量最多。
前幾日,南昌春雨綿綿,在郊區的田間地頭和山野林間,市民拿起小鏟子,提著小籃子結伴加入「挖野菜大軍」。
專家提醒
省人民醫院養生專家告誡消費者,野菜取材要新鮮,洗切和下鍋烹調的時間不宜間隔過長;涼拌生吃的野菜,一定要焯水。多數野菜性寒味苦,能敗火,多吃會傷及脾胃,引發胃痛、噁心、嘔吐等輕微中毒癥狀。
專家說,不認識的野菜不要吃,以免中毒。另外,野菜屬於光敏性食物,吸收日光的能力比一般蔬菜強。它們被食用後,所含光敏性物質會隨之進入皮膚,如果在這時照射強光,會和日光發生反應,進而出現裸露部分皮膚紅腫,出疹子,並伴有明顯瘙癢。
本報記者 徐黎明 實習生 寧娟霞 文/圖


※為期1年 中央第18批赴贛博士服務團21名成員掛職崗位公布
※高仿名牌鞋穿了不到一個月就破了 微商假鞋賣得「火爆」
TAG:中國江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