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受窮的時候做了什麼?答案只有一個!
一、書籍名稱:《窮爸爸富爸爸》
二、所屬專題:理財
三、書籍定性:暢銷書
四、閱讀目的:理財掃盲
五、閱讀建議:這是一本暢銷書,需要全部讀完,但是不用過於認真,可以採用快速瀏覽的方式汲取重點。
六、書籍壓縮:
(一)一句話概括:
本書通過作者的兩個爸爸:窮爸爸和富爸爸的截然相反的觀念導致的不同教育結果給讀者以理財啟示。
(二)重要觀點:
1、富人不為錢而工作。
2、富人買入資產,窮人只有支出,中產階級買他們以為是資產的負債。
3、努力工作的同時關注自己的事業。
4、財商是有四個方面的專門知識所構成的:第一是會計,第二是投資,第三是
了解市場,第四是法律。
5、有兩種類型的投資者:第一種類型也是最普通的一種,即那些進行一攬子投
資的人。第二種類型就是那種創造投資機會的投資者。
6、工作的意義就是「比破產強一點」,尋找工作時要看看能從中學到什麼,而
不是只看能掙到多少。
7、僅掌握財務知識的人很多時候仍然不能擁有充裕的資產項目,其主要原因有
五個:(1)恐懼心理;(2)憤世嫉俗;(3)懶惰;(4)不良習慣;(5)自
負。
8、開始理財的十個步驟:精神的力量、選擇的力量、關係的力量、快速學習的
力量、自律的力量、好建議的力量、無私的力量、集中的力量、神話的力量、給予的力量。
9、買下餡餅並切成小塊。
(三)內容壓縮:
第一部分 課程
(1)
我的人生第一課:富人不為錢而工作
1、富人不為錢而工作
窮人和中產階級為錢而工作,富人不為錢而工作,富人研究金錢運動的規律,讓錢為他們工作。
2、恐懼和慾望是人一生中最大的陷阱
自身的恐懼和無知使人們難以自拔,所以應該去上學並且接受大學教育;
而對缺錢的擔心和對錢的慾望,影響到我們的思想,產生恐懼。
所以別讓錢主宰著自己的生活,要拒絕分辨真相,別讓錢控制了自己的情感和靈魂。
3、要學會看到別人看不見的東西
大多數人看不見致富的機會,因為他們忙著尋找金錢和安定,所以他們得到的也就有限。
當你看到一個機會時,你就已經學會了並且會在一生中不斷地發現機會。
(2)
我的人生第二課:為什麼要教授財務知識
1、富人買入資產,窮人只有支出,中產階級買他們以為是資產的負債。(本書最重要的概念)
(1)資產:資產就是能把錢放進你的口袋裡的東西。
(2)負債:負債就是把錢從你的口袋裡取走的東西。
(3)如果你想致富,唯一的規則就是你必須明白資產和負債的區別,並且儘可能地購買資產。
(3)
我的人生第三課:要關注自己的事業
1、工作和事業的巨大區別
請注意,你的工作和你的事業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區別。
學校的問題是經常把你變成你所學專業的人員。
變成你所學專業的人員的可怕後果在於太多的人因此而忘了去關注自己的事業,他們耗費一生去關注別人的事業並使他人致富。
2、努力工作的同時關注自己的事業
作為一個努力工作的僱員,你要在繼續自己每天的工作的同時關注自己的事業,也就是不斷構築你的資產項。
(4)
我的人生第四課:了解和理解稅收的歷史和公司的力量
1、稅收
稅收之所以被接受是因為大眾相信羅賓漢的經濟理論,即劫富濟貧。
問題是政府的社會保障體系及各項開支越來越大,以致於中產階級也要被徵稅,且稅收水平不斷攀升。
另一方面,真正的資本家則利用他們的財務知識逃脫了。他們藉助於公司的保護逃避稅收。
2、財商是由四個方面的專門知識所構成的:
(1)第一是會計,也就是我說的財務知識。
財務知識能幫助你讀懂財務報表,藉助這種能力你還能夠辨別業務的優勢和弱勢。
(2)第二是投資,我稱為錢生錢的科學。
投資涉及到策略和方案,這是右腦要做的事,或者說是創造。
(3)第三是了解市場,它是供給與需求的科學。
這要求了解受感情驅動的市場的「技術面」。
市場的另一個因素是「基本面」,或者說是一項投資的經濟意義,一項投資究竟有無意義最終取決於當前的市場狀況。
(4)第四是法律。
它可以幫助你有效運營一個進入會計、投資和市場領域的企業並實現爆炸性地增長。
了解稅收優惠政策和公司法律的人能比僱員和小業主更快致富。
(5)
我的人生第五課:關於富人的投資
1、我們惟一的、最重要的資產是我們的頭腦
金錢不是真實的資產,它是我們大家都認可的東西。
我們惟一的、最重要的資產是我們的頭腦。如果受到良好訓練,轉瞬間它就能創造大量財富。
2、有兩種類型的投資者:
(1)第一種類型也是最普通的一種,即那些進行一攬子投資的人。
他們聯繫一家從事經營個人投資業務的中介機構,例如房地產公司、股票經紀人或財務籌劃顧問等,然後買下一些東西。
這些東西可能是共同基金、房地產信託投資、股票或債券等。這是一條較好的、清楚簡單的投資方式,就好像一位商店老闆到電腦商店去購買一台組裝好的電腦。
(2)第二種類型就是那種創造投資機會的投資者。
這種投資者通常會組織一項交易,如同一個人去買來電腦零部件,然後將其組裝成一台電腦。
第二種類型的投資者最有可能成為職業投資者,但有時候可能要花許多年才能將一個個機會組織起來,有時它們根本就不可能集合在一起。
3、如果你想成為第二種類型的投資者,那麼你需要發展三種主要技能
(1)如何尋找到其他人都忽視的機會。
你要用心去發現別人眼裡忽視的那些機會。
(2)如何增加資金。
一般人只會去找銀行貸款,而第二種類型的投資者則知道不找銀行就能融資的辦法。
大多數人眼睜睜地讓缺少資金阻止了他們去做成一筆交易,如果你能越過這些障礙,你就能比那些沒有掌握這些技能的人早一步成為百萬富翁。
(3)怎樣把精明的人們組織起來。
聰明的人往往會僱傭比自己更聰明的人或與他們一道工作。這樣,當你需要建議的時候,你有可以信賴的顧問。
(6)
我的人生第六課:學會不為金錢而工作
1、工作的意義就是「比破產強一點」
有一句古老的格言說,「工作的意義就是『比破產強一點』」。
然而,不幸的是,這句話確實適用於千百萬人。
還有另外一種可怕的管理理論這樣說:「工人付出最高限度的努力工作以避免被解僱,而僱主提供最低限度的工資以防止工人辭職。」
如果你看一看大部分公司的支付額度,你就會明白這一說法確實道出了某種程度的真實。
2、尋找工作時要看看能從中學到什麼,而不是只看能掙到多少
在選擇某種特定的職業之前或者在陷入為生計而忙碌工作的「老鼠賽跑」之前,要仔細看看腳下的道路,弄清楚自己到底需要獲得什麼技能。
一旦人們為支付生活的賬單而整天疲於奔命,就和那些蹬著小鐵籠子不停轉圈的小老鼠一樣了。
老鼠的小毛腿蹬得飛快,小鐵籠也轉得飛快,可到了第二天早上醒來,他們發現自己依然困在老鼠籠里。
(二)第二把股份 開端
(7)
第八章 克服困難
僅掌握財務知識的人很多時候仍然不能擁有充裕的資產項目,其主要原因有五個:
(1)恐懼心理;
(2)憤世嫉俗;
(3)懶惰;
(4)不良習慣;
(5)自負。
1、原因之一:對可能損失金錢的畏懼心理。
對損失金錢的恐懼是確實存在的,每個人都有這種恐懼心理,甚至富人也有。
但恐懼本身並不成其為問題,問題在於你如何處理恐懼心理,如何處理損失問題。
處理失敗方式的不同造成了人們生活的差異,不僅是對金錢,對生活中的任何事情的處理都是這樣。
2、原因之二:克服憤世嫉俗的心理。
未經證實的懷疑和恐懼會產生憤世嫉俗者。
憤世嫉俗者抱怨現實,而成功者分析現實。
埋怨使人頭腦受蒙蔽,而分析使人心明眼亮。
有些人寧可讓顧慮和恐懼蒙蔽思想,也不願睜開眼情去觀察現實。
他們總是批評而不是去分析,總是看到細節上的麻煩而看不到解決麻煩之後總體上的巨大收益。
3、原因之三:懶惰。
(1)忙碌的人是最懶惰的人。
他們很忙,他們把忙碌工作當作逃避自己不想面對的一些問題的途徑。
(2)用「貪婪」 治癒「懶惰」。
我們必須要改掉長期以來形成的一味壓抑個人需要的社會意識,因為個人需要正是形成社會需求從而拉動經濟,促進社會發展進步的根源。
(3)訓練自己的思維:我怎樣才能支付這個
「我不能支付這個」這句話禁錮了你的思想,使你不再去作進一步的思考。
「我怎樣才能支付這個?」則開啟了你的頭腦,迫使你去思索並尋求答案。
但是最重要的是, 「我不能支付這個」是一句謊言,「人類的精神力量非常非常強大,你自己知道你能做成任何事情「。
4、原因之四:習慣
優先支付給自己,即使你十分缺錢。
5、原因之五:傲慢。傲慢是無知的另一面。
如果你知道自己在某一問題上欠缺知識,不要試圖掩飾,因為那是在欺騙你自己。
你應該做的是去找一位這一領域的專家或者找一本有關這一問題的書,馬上開始教育自己。
(三)第三部分 開始行動
(8)
第九章 開始行動
1、開始理財的十個步驟
當我被問到「應該怎樣開始」這一類的問題時,我就提供自己日常的思維方式,最初的難關得由你自己去度過。而我的建議有十個步驟:
(1)我需要一個超現實的理由:精神的力量
(2)每天作出自己的選擇:選擇的力量——是「優先支付給自己」,還是「優先支付給他人」
(3)慎重地選擇朋友——關係的力量
首先,我不會把財務狀況作為挑選朋友的標準。
我既有窮困潦倒的朋友,也有家財萬貫的朋友,因為我相信」三人行,必有我師「,而我也願意努力地去向他們每個人學習。
但我要承認我確實會特意交一些有錢的朋友,我的目標不是他們擁有的錢財,而是他們致富的知識。
在很多情況下,這些有錢人會成為我的親密朋友,當然,也不盡然。
(4)掌握一種模式,然後再學習一種新的模式:快速學習的力量
在錢的問題上,大多數人一般只知道一個基本的掙錢公式,這個公式是他們從學校學來的,就是為了金錢而工作。
在我看來,這個公式是在全世界占支配地位的一個公式:千百萬人每天起床,上班,掙錢,支付賬單,平衡支票簿,購買共同基金,然後再回去工作。
這是一個普遍的、基本的公式或配方。
(5)首先支付自己:自律的力量
(6)給你的經紀人以優厚報酬:好建議的力量
一位好的經紀人應該給你提供信息,同時還應花時間來教育你。
但也須指出的是:每個經紀人的能力是不一樣的。
當我同任何提供有償服務的專家見面時,我首先要弄清楚他們個人到底擁有多少財產或股票以及他們支付稅收的比例是多少。
這種做法也適用於我的稅務師以及我的會計師。
(7)做一個「印第安給予者」:無私的力量
一位老練的投資者的首要問題是:「需要多快才能收回我的投資?」
明智的投資者必定不光看到投資回報率,而且還要看到一旦收回投資,你因此所擁有的資產就如同白得。
(8)資產用來購買奢侈品:集中的力量
一項資產產生現金流量的過程是容易的,但是擁有控制金錢的堅強意志卻是困難的。
由於種種外在的誘惑,在今天的消費者世界裡,在支出項目上揮霍金錢更加容易。
作為一種習慣,我用自己希望消費的慾望來激發並利用我的財務天賦去進行投資。
(9)對英雄的崇拜:神話的力量
模仿或趕超大英雄確實是一條很好的學習途徑。
英雄人物不僅僅是激勵我們,他們還會使難題看起來容易一些。
「如果他們能做到,那我也能」。
(10)先予後取:給予的力量。要始終相信有付出才有機會獲得
當你感到手頭「短缺」或「需要」什麼時,首先要想到給予。
只有先「予」,你才會在將來「取」得回報,無論金錢、微笑、愛情還是友誼,都是這樣。
我相信互利互惠的原則是正確的,我為自己想要的東西付出成本。
(9)
第十章 還需要更多東西嗎?
1、停下你手頭的活兒
換句話說,就是先停下來,評估一下你正在做的事中什麼是有效的,什麼是無效的。
神智不清就是指做同一件事情卻希望有不同的結果。
不要做那些無效的事情,找一些有效的事情去做。
2、尋找新的思想
我經常到書店尋找獨特的、與眾不同的主張,以從中獲得新的投資理念,我把它們稱為模式。
我買這種介紹各種「模式」的書籍,這些模式是我所不曾知道的,然後完全按照書上說的話一步一步地行動。
3、提出多份報價
如果我需要一處房地產,我會選看多處房產並給出一個一般性報價。
沒做過賣主的人,對於試圖賣出東西的感覺是不會有什麼體會的。
我有一處房地產,想在數月之內賣掉它,當時我願意接受任何出價,不會在意價格有多低,即使他們只出價十頭豬我也會感到高興。
4、交易如同約會
從尋找、報價、拒絕、談判到接受、成交,幾乎是人的一生中要經歷的全部過程。
5、交易盈利的兩個條件
一樁交易要獲得盈利,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廉價,二是有變化。
市場上有許多廉價交易,但只有存在變化時,才能使廉價交易變成有利可圖的機會。
6、買下餡餅並把它切成小塊
你的獲利額在你購買時就確定了,而不是在你售出時確定的。你首先要尋找想買入的人,然後才去找想賣出的人。
一位朋友想買一片地產,他有錢,但是沒時間去找。
我發現了一處地產,比我的朋友想要的面積要大一些。
我問朋友要不要,他表示願意要其中的一片,於是我把那一片出售給他,然後用很少的錢買下了其餘土地,我把剩下的土地保持在手上作一種收益。
這個故事的實質是:買下餡餅並把它切成小塊。
大部分人尋找的是自己能夠支付的東西,這樣他們看到的都是較小的東西。
他們只購買一塊餡餅,卻因此付出更多。
只盯著小生意的人是不會有大的突破的。如果你想致富,就要首先考慮較大的生意。
七、作業布置
1、讀完本書,你的思維方式發生了什麼變化?請羅列一個清單,時時敦促自己。
2、讀完本書,你的行為方式發生了什麼變化?哪些建議具有實用價值,你可以即可採納?
小編無恥地放了一個讚賞碼。


TAG:書籍下載壓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