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曾經縱橫歐洲的拿破崙,滑鐵盧戰役後被流放到聖赫勒拿島過著怎樣的生活?忍受羞辱與痛苦

曾經縱橫歐洲的拿破崙,滑鐵盧戰役後被流放到聖赫勒拿島過著怎樣的生活?忍受羞辱與痛苦

拿破崙·波拿巴,是西方18世紀到19世紀的傳奇人物,出生於科西嘉島,死於聖赫勒拿島。在1815年10月27日,他抵達聖赫勒拿島。

作為一個曾令整個歐洲戰慄的法國皇帝,他卻因胃病死在了氣候惡劣的聖赫勒拿島,並且在死後屍體還被放在工作室解剖台上解剖,取出他的肝展示(胃潰瘍甚至蔓延到肝上),最後英國人表決得出結論,他確實是死於胃潰瘍而並非被人加害。

其實在滑鐵盧戰役失敗之前,他就已經失敗過一次,莫斯科戰役的失利,萊比錫戰役的失敗,政治家們的謀劃,讓他無奈的在法國楓丹白露宮簽署了退位詔書,然後被反法聯盟判決流放到科西嘉島。在簽署退位詔書前,拿破崙說過一段話:他們這是要拿我殺一儆百,警告所有靠天才統治人類,使世襲帝王不寒而慄的人。

(科西嘉島上的拿破崙雕像)

但是在自己的家鄉,拿破崙並未徹底認輸。他靜候時機,然後返回法國巴黎重新稱帝。但他終究迅速失敗,尤其是滑鐵盧戰役後,他潰敗再次退位。而這次,他被流放到聖赫勒拿島。

聖赫勒拿島是幾千年前的一次火山爆發造就的,從海中聳立而出地勢陡峭,岩漿冷凝形成黑色峭壁,恍若一條死亡之路。當拿破崙來到這座島,他就已經預見到自己的死亡。

而且在他登上聖赫勒拿島之前的船上,他的行李和金錢就都被英國人拿走了。他是自願登上了船,卻被當做戰俘囚禁在島上。聖赫勒拿島氣候惡劣,在這個島上長期生活的人甚至連活過50歲都很難。

而他,在民主講究人權的英國人安排下,讓他居住在島上環境最惡劣被人們稱為死亡之林,也稱長林的地方。五十年來,長林都是馬廄,而在這時被改建成一個皇帝的住所。

拿破崙住進去不久,地板腐壞臭水上溢。僕人居住的閣樓經常漏雨,足以游泳。拿破崙忍耐著一切,縱然老鼠也在他帽子里安家。

有時他依然會談論政治,他依然會關注時局動蕩衰弱的法國。可是,他知道自己的時代已經結束,既因為他老了,也因為他累了。就像他自己說的:我一生一直在用我的雙肩背負著世界,這項工作實在有點累人。

他忍受著從皇帝位置跌落深淵的痛楚,忍受著看守他的人對他的侮辱。他過著囚徒般的生活,甚至連外出和見誰,都遭到了限制。於是在惡劣的環境里,他又缺少戶外運動,死亡便快速接近他。

看守他的人是赫德森·羅威爵士,一個總督,卻如一個惡棍般想盡方法羞辱拿破崙。比如滑鐵盧戰役兩周年,故意舉行盛大遊行。扣留拿破崙寫給妻兒的信,把郵局寄來諷刺拿破崙的新作送給拿破崙的侍從。

(諷刺拿破崙的漫畫)

拿破崙白天起得很晚以消磨時光,但他會和醫生交談,和古爾戈共用早餐談論軍事,下午則在舊沙發上讀書看舊報紙。

但大部分時間,他都在口述自己的回憶錄,讓筆錄者寫下來。後來,他不再口述回憶錄,而是開始了對自己一生的總結。

他說:我的失敗是咎由自取。我就是自己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命運的始作俑者。

他開始總結與反思自己所做的每一個決定,開始思考每一場戰役。最後他對自己一生做了總結:一言以蔽之,我的一生就像一首情節豐富、以悲劇收尾的敘事詩。

後來他開始計劃改造自己的這個家,建造一個小花園。他常常會吟誦一句伏爾泰的詩句:復睹巴黎?此生無望。

他終究在來到聖赫勒拿島數年後病入膏肓,他的醫生認為他在裝痛苦以達到某種重返歐洲的目的,他的僕人與侍從副官也大多離開他返回歐洲。只有一個僕人馬爾尚從沒想過要離開他,一直陪他到他死亡。

他口述留下了一份長長的遺囑,最後於1821年5月5日在寒熱交織中逝去。

值得一提的是,近些年人們在拿破崙頭髮內部發現了一種毒性特彆強的砷的變體,這種砷變體通常被稱為老鼠藥。

所以有學者認為拿破崙是被人毒害而死。但大部分學者認為,拿破崙確實是死於胃部癌性潰瘍。至於究竟真相如何,一時難有定論,但人心自有公論。

一個天才的崛起便代表一個時代,征戰天下令整個大陸為之戰慄。然而天才的驕傲與他人的嫉妒,只能迎來早已註定的命運,最後黯淡落幕,令人為之不甘與嘆惋。難道勝利就該屬於那些平庸而心機深沉的虛偽的小人嗎? 或許,一切都終歸虛無,然而榮耀與沒落都永載史冊。

——致半人半神的拿破崙,我心中永遠崇敬的天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何處江南 的精彩文章:

TAG:何處江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