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直播預告:鍾雲龍道長講道家武學

直播預告:鍾雲龍道長講道家武學

文/三晚居士

2018年,騰訊儒佛道頻道走過了5個春秋,值此5周年慶典之際,我們隆重推出系列學術講座。敬請關注!

直播預告丨騰訊儒佛道成立5周年系列講座之鐘雲龍道長:道家武學

直播地址:

http://cul.qq.com/cross/20170830/O57V1xQ1.html

直播時間:2018年3月30日10:00——12:00

清明將至,又到了一年中春茶最美好的時節,所以聊聊茶。

不過要聊的不是修道對茶行業發展的意義。歷史上修道、乃至道教對茶的發展起過作用么?從後來者的角度看,顯然是起過。

比如傳說中茶葉的發現者神農氏,再比如被奉為「茶祖」的甘露祖師吳理真,都是道教神仙。不過並不是因為他們是道門中人所以改變了飲茶史,而恰恰相反,對茶與人的貢獻,是他們成道的原因之一。

佛門的「禪茶」也一樣,最初就是為了解渴提神,後來才有了種種文化,沒必要神話。真正創造出各個茶系,種種口感的,是許許多多無名的茶農和制茶師——技術的創造和傳承,才是「一杯好茶」的根本。

當然,在飲茶的過程中,讓感官放鬆,更有助於達到「一念不生」的境地,確實也能夠對修道有幫助。但這個事,也還是因人而異。

一念不生(資料圖)

但有一件事情,卻是許多人共通的。那就是會輕易地從「經驗」來判斷一個人、一件事。

一個簡單的例子,一位看起來「仙風道骨」的道長,給你一碗茶,你就會下意識覺得這是好茶。如果這位道長再能講出個子丑寅卯,那基本上這碗茶的「好茶」名分就坐實了。

事實上,道長給你的一定是好茶么?或者說,道士就一定懂茶么?稍微仔細想想,就能發覺這裡面根本就沒有什麼必然的關聯。這就是輕易地相信了自己的「經驗」。

所以白祖就說:「學道之士,須是得遇作家,方可明真悟道;得遇真師,方可皈向傳道受法。」為什麼要強調「真師」,就是因為這個「真師」,是需要甄別和「日前揣度」的。

修道不是看臉,否則天蓬元帥、鄧元帥那樣的形象估計沒多少香火。而喝茶最後也是要靠茶湯來評判。這一點務實,是一定要有的。如果你真想把一件事做好,那麼首先就得有個基本的判斷能力。

學道之士,須是得遇作家,方可明真悟道;得遇真師,方可皈向傳道受法(資料圖)

當然,判斷一個對象,除了個人經驗的判斷,還有社會的判斷。社會判斷對於人的影響是很大的。比如前面的例子,為什麼人們就那麼容易認為道長的茶好?很可能就是受了社會判斷的影響。

再比如說「明前茶」這個事物,都說明前茶好,好在哪裡呢?再往前深究,就能發現這其實只是龍井和碧螺春的標準。

那其他的名茶,比如同為綠茶的六安瓜片、蒙頂甘露,最頂級的要等到穀雨時候,好的岩茶要等到夏秋之際。這些都不是「明前茶」,難道就不好了么?顯然不是。

修道這個過程也類似。現在道教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因為至少能在思想和養生這兩方面可以為當代社會提供不少幫助。但你在決定通過修道來解決生活問題之前,有好好思索過么?到底你要的是什麼?

因為每一個時代,每一個歷史時期,社會的價值觀念都會變化。有些時代道教的地位崇高得不得了,而有些事情則直接被打成迷信。重要的是,你自己能不能「躬行踐履,常如對越」。

躬行踐履,常如對越(資料圖)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茶葉再好喝,修道再迷人,都不是生活的「必需品」,離開之後仍然能生活。所謂「道外無心,心外無道」,先給自己的心找個位置,然後再說後面的事。喝茶如是,修道如是,生活亦如是。

退一萬步說,即便喝茶與修道對於你來說,只是一種榮耀與點綴。也並不是什麼「丟人」的事。完全可以大膽地直面和承認。畢竟「術業有專攻」才是人之常情。只不過白祖還說過另一句話,可以作為提醒:

「學道人若外取他求,則反招殃禍也,道不成而法不應。」

想來喝茶的初衷不外乎清醒神志,而修道的初衷則是洞明心地。人若為此類事,反而糊塗了自己,也算是一種黑色幽默了。

(編輯:柯恩)

歡迎關注全真龍門派祖庭北京白雲觀官方微信

歡迎關注爻乂爻微信號,

一個嚴肅而不失趣味性的道教神學研究者

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什麼是火法、水法煉丹?
道教為何重視及研究天文學?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