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減負之前,請先讓咱們的校園「寧靜」會兒

減負之前,請先讓咱們的校園「寧靜」會兒

減負,現在已經成為一個社會熱門話題,從學校少給學生布置作業,到家長少給孩子報輔導班,眾說紛紜,各有道理。

然而,值得警惕的是,在關於減負的廣泛討論中,有一個問題被忽略了,那就是各種「XX進校園」活動,它們給學校與學生造成的負擔,其實也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

學校,尤其是中小學校園,其場所寬敞和人員素質高、完成指令高效的特點,無疑成為各種活動開展的理想之地。

在社會上很難開展,或者開展效果不好的活動,最後都會把目光轉向校園,希望通過某種教育行政命令,安排某種活動進入校園,以學校指令的形式,把推行或者普及某類知識的任務交給師生,完成本該屬於這些責任單位或者部門自己的工作,也並不徵求學校的意見,並未考慮這些活動是否適合學校,學生是否真的需要去學習這些內容。

打開網站搜索引擎,可以看到林林總總的「進校園」活動,無奇不有。

GIF

「傳統戲曲進校園」、「傳統書法進校園」、「國學進校園」、「計劃生育校園」、「廉政建設進校園」、「稅收知識進校園」、「民政文化進校園」,等等,一下子都列舉不完。

這些學習內容看起來沒有一個不是有用的,也都是很正規的,但是,學生的時間用來上課都很限了,哪還有時間來裝得下這些內容。

而且,教師的時間和精力也是有限的,讓教師來組織這些活動,無疑又佔用了正常的教學時間,不是添堵嗎?

實事求是地說,現在校園裡動不動就讓學生列隊搞的儀式活動,裡面有很多都是外面強行「塞」進校園的,既不是學生真的需要的,也並不適合在校園開展。

戲曲是傳統文化瑰寶,但不是非要弄幾個學校讓很多的學生去練身段、畫油彩,把戲曲應有的高雅弄成了遊戲;稅收知識很重要,但也無需在校園裡搞轟轟烈烈的展覽,讓學生排著隊在那裡看,記得住嗎?廉政建設在企事業單位是必須的,但是讓小學生在學校里煞有介事地學,回家一本正經地去告訴父母要廉政,真的有意思嗎?

任何教育階段的課程安排,都是經過科學設計的,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和成長規律,既不能隨意減少,也不能任意添加。

各種「進校園」的結果,要麼是擠占正常的教學時間,逼迫教師通過提高作業量的方式來完成教學任務,增加了學生的負擔,要麼流於形式,演戲一樣,而且還破壞了校園的安寧,正常的教學秩序被打亂,師生家長怨聲載道。

學校里的活動安排,除了符合教學規律之外,還要尊重學生的興趣,比如,喜歡踢足球的學生很多,學校就可以組織一個足球隊,必要的時候還可以請高水平校外人士來幫助訓練;喜歡唱歌表演的學生多了,可以考慮組建一個文藝社團,聘請有專業資質的人士進校來指導。

如此一來,既能使得校園文化活動豐富多彩,也不會給師生帶來額外的負擔。如若條件允許,還可以邀請這些師生喜愛的人士或者團體進入校園,和師生一起開展活動,此類大家喜聞樂見的「進校園」活動應該可以多一點。

作者 | 朱小峰(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教師,教育之江評論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求智巷 的精彩文章:

藝考的人生,無需解釋

TAG:求智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