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箭定乾坤 一箭滅人倫

一箭定乾坤 一箭滅人倫

原標題:一箭定乾坤 一箭滅人倫


公元626年7月2日清晨,大唐太子李建成和弟弟齊王李元吉一起趕往內宮,當走進玄武門時,他們最不願意看到的人—秦王李世民出現了。李建成發覺情況有變,想撥馬回撤,但已經晚了,伏兵四起,將他們團團圍住。


唐朝皇城北宮門玄武門


李世民一箭射出,箭頭穿過哥哥李建成的喉嚨,李建成當場斃命。這一箭,定乾坤,滅人倫,射碎了兩人一母同胞的兄弟親情,也射出了其後幾十年的貞觀之治。於公於私、於情於理,在當時錯綜複雜、你死我活的鬥爭格局中,不知如何評述此事對錯,只能說是「成者王侯敗者賊」!齊王李元吉也在此次宮變中被殺,朝挺大權盡歸李世民。



大唐太子李建成

李世民和李建成之爭,是令人瘋狂的皇位之爭。最終釀成慘禍,緣於兩人都太強了,都有問鼎天下的雄心壯志,都有自己背後的利益圈子,都有致對方於死地的狠心。此等矛盾不可調和,是典型的「不死不休」。


在李家起兵反隋的過程中,兄弟二人配合還是默契的。直到唐朝建立,李淵立長子李建成為太子,幫助處理日常事務,成為了文官集團的代表。李世民被封為秦王,繼續率領武將集團帶兵出征,平定天下,立下的功勞也最大。



大唐秦王李世民


這時矛盾就出現了。太子將來是要登基當皇帝的,手握兵權、立有大功的李世民豈能甘心俯首稱臣。李建成當然也知道戰功與威信都不如弟弟李世民,害怕被取而代之。再加上兩人身後都有巨大的利益集團做支撐,巨大的權力之爭、利益之爭,有時也不是兩兄弟自己能控制得了的。


李元吉之妻、後被李世民納入後宮的楊妃


於是,兩兄弟你爭我斗,矛盾不斷升級。特別是李建成一方,對秦王的排擠陷害已經「刺刀見紅」了,甚至在酒中下毒,企圖毒殺李世民。李世民軍權在握,自然要予以還擊。這樣註定的爭鬥結果,已然不是簡單的「你君我臣」,而是「你死我活」了,血腥味越來越重。



大唐齊王李元吉

李淵對兒子們的爭鬥慘劇負有重大責任。他優柔寡斷,耳根子特軟,一會覺得太子這邊占理,一會又覺得秦王那邊不容易,搖擺不定,沒有採取堅決措施扼制兒子們的爭鬥。試想,如果李淵能堅決果斷支持任何一方,徹底斷了另一方繼位的念頭,或許結局不會那麼慘。可能有人會說,如果李淵支持太子,李世民就會造反。筆者以為,李世民雖然軍權在握,但其反對勢力也很強大,加上嫡長子繼位的封建傳統,他未必敢在李淵在世的時候造反。至於以後的事,就看李建成的能耐了。



唐高祖李淵


歷史不能假設,但偶然也會因為一個小人物而改變。「玄武門」之變中就有一個這樣關鍵的小人物,他叫常何,是在玄武門執勤的禁衛總領。他本來是太子李建成的親信,卻被秦王李世民悄悄地策反,在關鍵時刻給了李建成一黨致命一擊。


玄武門之變


說來也滑稽,李建成在爭奪權力的過程中,費勁心機,極力巴結李淵的後宮嬪妃,讓他們說太子的好話、秦王的壞話;還極力拉攏秦王手下的大將尉遲恭等人,許以高官厚祿。費了這麼多事,卻沒想到自己「燈下黑」「窩裡反」,被一介小人物弄翻了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缸 的精彩文章:

隋朝的滅亡會不會別有隱情?

TAG:老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