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戰國時已出現,唐朝廣泛栽培:深受文人喜愛的它,一開就是半城春色

戰國時已出現,唐朝廣泛栽培:深受文人喜愛的它,一開就是半城春色

隨著天氣漸暖,京城各大公園的玉蘭花也在陸續綻放。據史籍記載,明清時期北京已有玉蘭樹栽植,是京城最早盛開的木本觀賞花卉之一, 被稱之為「望春花」,並以古剎潭柘寺、大覺寺和頤和園的玉蘭最為知名……

「玉蘭」之名最早見於《大明一統志》,玉蘭樹為落葉喬木,屬木蘭科、木蘭屬,有白玉蘭和紫玉蘭兩種。白玉蘭又名玉堂春、玉樹、迎春、應春、望春等,紫玉蘭又名木蘭、辛夷等。早在戰國時期,著名詩人屈原在《離騷》中便有「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的詩句,其中的「木蘭」即玉蘭。

到了唐代,玉蘭樹已廣為栽植,民俗中「玉堂富貴,竹報平安」的說法就是源自玉蘭、海棠、牡丹、桂花、翠竹、芭蕉、梅花、蘭花等「庭院八品」,而玉蘭居於首位。古人同時還把玉蘭、海棠、牡丹、桂花合稱為「玉堂富貴」,植於宮苑、園林以及寺廟等處。

「玉蘭」之名始於何時?據考,明代以前玉蘭樹一直與其他幾種木蘭科植物混稱為「木蘭」。明代李賢、彭時等纂修的《大明一統志》中記載的「五代時,南湖中建煙雨樓,樓前玉蘭花瑩潔清麗,與松柏相掩映,挺出樓外,亦是奇觀」,是文獻中首次使用「玉蘭」之名。

此後王象晉在《群芳譜》中稱:「玉蘭花九瓣,色白微碧,香味似蘭,故名。叢生一干一花,皆著木末,絕無柔條……花落從蒂中抽葉,特異他花。」王象晉根據玉蘭花的花瓣數和花色將之與其他木蘭科植物進行了區分,並重點對玉蘭之得名緣由及其生物學習性、植株形態特徵等均做了詳細描述。

明末文震亨著的《長物志》記載:「玉蘭,宜種廳事前。對列數株,花時如玉圃瓊林,最稱絕勝。別有一種紫者,名木筆,不堪與玉蘭作婢,古人稱辛夷,即此花。」清代吳其浚在《植物名實圖考》中對這種區分做了進一步細化:「辛夷即木筆花,玉蘭即迎春。余觀木筆、迎春,自是兩種:木筆色紫,迎春色白;木筆叢生,二月方開,迎春樹高,立春已開。」

玉蘭原產我國長江流域,古代北方地區因氣候等原因少有栽植,北京是地栽的最北極限。古人喜歡在院子里栽植海棠、玉蘭,認為是榮華、富貴、高雅的象徵,寓意「金玉滿堂」。明代詩人丁雄飛在《邀六羽叔賞玉蘭》中,極力讚美了白玉蘭的高貴和純潔:「玉蘭雪為胚胎,香為脂髓」;清代文人趙執信在《大風惜蘭花》中,則謳歌了玉蘭花頑強剛毅的品質:「如此高花白於雪,年年偏是鬥風開」。

北京地區的玉蘭花多在三月中下旬盛開,為京城初春時節最早綻放的花卉之一,也是最有名的早春觀賞花木之一。玉蘭花開,預示著春天的到來,所以老北京人多將其稱之為「望春樹」、「望春花」。

清代的康熙和乾隆皇帝都酷愛玉蘭,康熙皇帝曾在他居住的暢春園裡廣植玉蘭,並寫下《詠玉蘭》詩:「瓊枝本自江南種,移向春光上苑栽;試比群芳真皎潔,冰心一片曉風開。」每至園中玉蘭花開之時,他還要陪祖母孝庄太皇太后到西花園裡觀賞玉蘭。圓明園的含韻齋是乾隆皇帝拈香進膳之所,也植有多株玉蘭。乾隆皇帝在乾隆九年(1744年)御制「西峰秀色」詩序曰:「軒楹洞達,面臨翠巘,西山爽氣在我襟袖。後宇為含韻齋,周植玉蘭十餘本,方春花氣襲人,宛入眾香國里。」

乾隆皇帝曾以「玉蘭」為題十四次詩詠含韻齋。他還將紫玉蘭和白玉蘭的區別和相互聯繫,以詩作了說明:「玉蘭色白辛夷紫,白朵原從紫接成;不問花師不知故,由來記載鮮精評」。紫禁城的慈寧宮咸茗館前也有幾株白玉蘭和一株紫玉蘭,相傳是杭州靈隱寺高僧進獻給雍正皇帝的。到了咸豐年間,每當盛開之時,咸豐皇帝都來賞花,並賦詩曰:「咸茗館前三月半,紫雲白雪玉玲瓏」。

此外,頤和園樂壽堂前的玉蘭花也極負盛名。樂壽堂是清漪園時期乾隆皇帝侍奉母親休息的地方,因為孝聖憲皇后喜歡玉蘭花,所以庭院內外栽滿了玉蘭樹。據傳,這些玉蘭樹都是乾隆皇帝命人從杭州西湖畔移植來的,花開之時香氣襲人,被稱為「玉香海」。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焚燒清漪園時,樂壽堂里的玉蘭樹絕大多數被毀,只有兩棵玉蘭倖存,一棵在樂壽堂殿後,是紫玉蘭,一棵在邀月門南側,為白玉蘭。當時這棵白玉蘭被燒得只剩下樹樁,後在樹樁四周萌發出四個新枝,兩年之後竟開出花朵。

如今,玉蘭花樹幾乎隨處可見,在街上一走,玉蘭花開,四周都是春天的氣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凱風清韻 的精彩文章:

趣談|長夜漫漫,無心睡眠:在沒有電的古代,天黑了人們都在幹什麼

TAG:凱風清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