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拉書單-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拉書單-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這不是一篇遊記,最近幾件事交織在一起,想寫點東西。

春天到了,朋友圈滿是旅行的信息,都市的景色繁華艷麗,對我而言,總覺得缺乏質感和沉澱,好像甜點,吃吃就膩了,高原之境,雪白湛藍,鋪天蓋地,霎那間就會充斥你的視聽,而且離開的愈久就會愈加回味,4月份去旅行,更喜歡去看西藏林芝的桃花,新疆伊犁的杏花...

第二件事情跟機構改革有關,萬能的朋友圈發了幾條武警交通部隊摘牌子的視頻,這支有著光榮傳統的部隊就這樣慢慢沉澱在這百萬大軍的改革浪花里了。唯一留下的就是「交通」二字,但他已與「築路兵」的內涵沒有絲毫關係了。

武警交通部隊前身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基建工程兵組建於1966年8月1日,1966年2月,國家經濟建設委員會為加快全國基本建設步伐,決定用「兵役制 」辦法解決國家重大工程建設施工隊伍問題,毛澤東主席親筆批示「這個辦法我贊成」。8月1日,國防部命令,授予基建工程兵番號、軍旗。一批在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中屢建戰功的部隊從全國四面八方彙集到一起,組成了基建工程兵交通部隊,承擔起民用施工隊伍無法完成的築路架橋及急、難、險等艱巨施工任務。

其實更早還可以追溯到50年代修建進藏公路。1950年,18軍從成都開始,一邊修路,一邊進軍西藏。經過4年的奮戰,官兵們在高山雪谷間,用生命的代價為西藏人民鑿出了一條通向世界的生命之路。1954年川藏、青藏公路通車後,緊接著1956年新藏公路也通車了,在西藏當時沒有通火車的情況下,川藏、青藏和新藏這3條進藏大動脈,便成為西藏人民的生命線,承擔著95%的進藏物資的輸送。武警交通部隊的官兵們就是18軍的後輩。

1974年國家決定加快修建天山公路,是由國務院、中央軍委下令修建的戰備國防公路。該路段全長562.25公里,北起獨山子,南至庫車,由解放軍工程某部用了9年時間修建而成。並將其列入國家重點項目,直接歸中央軍委管轄。經過9年艱苦奮鬥,工程於1983年9月建成通車。這同時還是一條英雄之路。當年的築路官兵,硬生生地在「不通」的達坂上鑿通了隧道,在黃羊都望而卻步的達坂上修建了通途,跨越了不可逾越的山峰……修建獨庫公路時犧牲了168人。

現在黨益民的書很多已經絕版了,去年出了一本《雪祭》,近幾周接連讀完了他的幾本書,年代略早。每本書用寥寥幾句話作為讀後感。

《一路格桑花》:城市與高原的碰撞很精彩。

《用胸膛行走西藏》:從新藏到川藏,一路寫下的武警交通官兵動人的故事。

《父親的雪山母親的河》:從青海解放知道改革開放以後,史詩級小說。

《守望天山》:為168位天山公路守墓二十多年的陳俊貴,有一顆金子般的心,這是報告文學。

《雪祭》:兩代軍人在雪域高原築路的艱難旅程,堪稱絕唱。

有人說去西藏玩一圈能凈化心靈,那自然是扯淡,但是讀黨政委的書,結合自身的高原體驗,確實能讓一顆浮躁的心沉靜下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兩者相輔相承,缺一不可,古人誠不我欺。

英雄已經落幕,無人可為堅守。道路的通暢伴隨著經濟的繁榮,遊人紛至沓來,身旁景色壯美如畫。看著今天行走在川藏線上的人們,心裡不由回想這話: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為你負重前行。

附:天路十八彎,攝於31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不見神僧 的精彩文章:

TAG:不見神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