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今天165歲了,祝在天堂的梵高,生日快樂!
他生下來,畫畫
死後,麥田裡一片金黃
一群烏鴉驚叫著飛向天空
他一生貧困潦倒
生前僅售出一幅作品——《紅色的葡萄園》
死後深深地影響了二十世紀藝術
尤其是野獸派與表現主義
他一生中曾被三個女人吸引
分別是倫敦房東太太的女兒
守寡的凱表姐和曾做過妓女的模特
但三段感情都無疾而終
梵高習畫時間非常短
僅9年里他創作了近2200幅作品
絕對的高產!
而且大部分都是傳世之作
1853年3月30日梵高生於津德爾特新教牧師家庭
早期因為表達內心的悲痛,曾割斷了自己的耳朵
1888年2月,梵高來到法國南部
1889年在聖雷米的一家精神病院創作《星空》
1890年7月29日梵高在法國瓦茲河畔自殺身亡
梵高曾在給弟弟的信中說道:「畫家只能用畫來說話」。好在,梵高不只留下了他那些如稀世珍寶的畫作,更留下903封信,記錄了他作為一個「愛自然,愛學習,愛工作,特別是愛人類的人」,那渴望被世人理解的靈魂。
接下來,我們摘編了書中部分精彩內容,試圖再次笨拙地走進梵高偉大的靈魂,聽他親口講講:
你說吧
親愛的文森特
我們在聽
麥田群鴉(1890年)
1
坦白地說,畫家只能用畫來說話。
— 摘自1890年7月24日(去世五天前)
梵高寫給弟弟的信。
這封信沒有寄出去,是他去世後在他身上發現的。一生坎坷的梵高,臨終前的遺言是:
我想就這樣結束一生。
I wanted it to end like this.
2
麥田群鷗
作於1890年7月
很多人認為,這幅色彩明亮的作品,卻充滿了一種壓迫與不安感,表明梵高當時精神已經瀕臨崩潰,昭示著他即將到來的死亡。
3
只有農民對世界的貢獻最多......所以在我的想像中,我絕對比不上農民。不過,我還是孜孜不倦在我的畫布上耕耘,就像他們在自己的土地上耕耘一樣。
— 摘自1889 年10 月下旬的信
當年5月,因為病情反覆發作,梵高作為病人住進了莫索爾的聖保羅修道院。在此期間,他畫出了平生最著名的一些作品,如《星夜》。
4
一個聖保羅醫院的病人
— 作於1889年10月
在同一封信中,梵高寫道:「目前,我正在畫這裡的一個病人。比較奇怪的是,當你花時間跟他們相處,並且習慣了他們之後,你就不再覺得他們是瘋子了。」
5
我變得越丑、越老、越病態,越窮,我就越想用安排巧妙、生動明艷的色彩來報復這一切。
— 摘自1888年9月24日寫給妹妹的信。
自畫像
三個月後的12月23日,梵高因與高更發生爭執,割下了自己的耳朵。
6
夜間咖啡館
— 作於1888年9月
這是梵高最著名的畫作之一。當時,梵高在這間咖啡館已經寄居已久,而且交了很多錢給房東。在寫給提奧的信中,他說:「作為懲罰,我要把他髒兮兮的小酒館畫下來,就當請模特了。」這幅用色濃烈的油畫,據梵高自己描述,是他畫過的最丑的一幅,想要表達的是「咖啡館是一個讓人毀滅、發瘋、犯罪的地方」。
7
我畫過的畫布怎麼樣也要比空白的畫布值錢吧。敬愛的上帝啊,畫畫的權利,畫畫的理由,是我僅有的東西——相信我吧,我的自命不凡早已不在了。看看我為此付出了什麼:一副破舊不堪的軀體和神魂顛倒的心智,這是我所能過上的最好的生活,也是由於我的博愛而不得不過的生活。
— 摘自1888 年7 月22 日寫給提奧的信
麥田裡的絲柏樹
當年2月,梵高來到普羅旺斯的阿爾勒鎮,立即被這裡的風土人情吸引,進入了創作的高產期。
8
粉紅色的桃樹
— 作於1888年三四月間
在阿爾勒時,梵高雖然飽受當地氣候的折磨,但仍然瘋狂創作,他在寫給弟弟信中寫道:「我跟你說,所有人都會覺得我畫得太快了,但是你可別信他們。難道不是情感和對自然的真切感受在指引我們繪畫嗎?如果這些情感太過強烈,你畫的時候根本不覺得自己是在畫畫,有時就是一筆接一筆地流淌而出,就像語言或書信里連貫起來的文字一樣。」
9
有時候我覺得自己老了,虛弱了,但我還未深陷於愛情,以至不再對繪畫有激情。成功需要抱負,而所謂的抱負在我看來卻如此荒誕。未來怎樣我尚不知曉,但是最重要的是,我想減輕你的負擔— 以後並非絕無可能 — 我希望有一天你可以自信地去展示我的作品而無須妥協。
— 摘自1887 年夏天的一封通信
1884年到1887年間,梵高與提奧的信件往來並不頻繁。原因是多方面的,由於要依賴提奧提供繪畫費用,非常不自在的梵高和弟弟之間的關係日趨緊張;1885年,梵高的父親去世;1886年時,他出人意料地去了巴黎,和弟弟住在了一起。但也正是在這一時期,梵高開始接觸到印象派,繪畫技法也日趨成熟。
10
吃土豆的人
— 作於1885年4月
這幅作品是梵高的第一幅代表作,也是他自認為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在梵高眼中,農民才是整個社會最重要的一群人,他在寫給提奧的信中,稱讚「他們憑藉著自己的雙手,自食其力,何等榮耀」,並且認為「描繪農民的畫就不應該有優雅的香氣」。
11
近來,我每天都在創作。只要堅持邊做邊學,我是一定會進步的……就像走在一條路上,你可以看到路盡頭的塔尖,但是因為地面不是平的,當你認為你可以看到盡頭的時候,總會有延伸的部分不能一眼看穿,因此路程會增加。儘管如此,你只要前進,總是在縮短與目標的距離。
— 摘自1883 年10 月29 日的通信
星夜
這一年的梵高,創作了很多素描,而且開始思忖死亡的到來。在8月的一封傷感的信中,他曾暗示說,為了繪畫,即使犧牲身體健康,也在所不惜。
12
第299封信原稿
— 這是1883年7月11日信件的原稿
這段時間,梵高的情感再次出現問題,不久後,他回到了尼厄嫩的家中,開始同父母一起生活。
13
人的靈魂里都有一團火,卻沒有人去那兒取暖,路過的人只能看到煙囪上的淡淡薄煙,然後繼續趕他們的路。
— 摘自1880 年7 月的一封信
這之前,梵高曾涉足過藝術品買賣,還做過老師和各類神職,但卻屢屢遭遇不順,直到二十五六歲時,他才考慮要成為一名藝術家。在1882年的一封信中,梵高繼續表達了他的雄心:「正是因為我有一雙天生要畫畫的手,我絕不能放下畫筆。我問你,自從我選擇開始畫畫,我可曾有過半點疑惑、猶豫和彷徨?我想你是懂的,我猶如戰場上的士兵一樣鬥志昂揚,當然,仗打得越來越激烈了。」
14
皇家路風景,拉姆斯蓋特
— 創作於1876年5月
當年4月,剛剛23歲的梵高來到倫敦拉姆斯蓋特的一所寄宿學校當代課老師,在寫給提奧的一封信中,他說起寄給弟弟的一幅草稿:「男孩們把油漬弄到了寄給你的畫上,你要原諒他們啊。」內心如此柔軟的梵高,怎麼可能是瘋子?又或許,正因為他真的瘋了,我們才會如此愛他吧。
梵高為自己創作的一系列自畫像
1883年時,梵高曾給提奧寫過一封長信,談起了他為什麼要將繪畫作為畢生的追求:
「我必須在有限的幾年中完成一定數量的創作……我在世上唯一的顧慮就只有對這世界未盡的義務和責任,因活在世間三十載,我還虧欠它一些可以流傳後世的素描和繪畫作為紀念品,不是為了某些特定活動應景作樂,而是為了在畫中表達純真的人性……我的一切作為,都是出於這個願望。」
他做到了。
在生命的最後十年中,梵高一共創作了兩千多幅作品,其中包括九百多幅油畫和一千一百多幅素描和草稿。大概他自己也不曾想到,生前曾經無人問津的自己,在死後卻成為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畫家之一。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
現在
就讓我們溯著時間逆流而上
回到梵高的年輕時代
就在這裡多停留一會兒吧
這張照片攝於1873年
他還沒有後來那麼削瘦
這一年,他年輕、興奮、敏感,
充滿著柔軟的青春氣息
這一年,他的人生剛剛開始


※震驚世界的中國刺繡!簡直太美了!
※1949年國民黨撤退台灣時,帶走了這8件書畫國寶!
TAG:伍佰藝書畫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