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媒稱中國生態環境部「史上權力最大」 只為實現兩個目標

美媒稱中國生態環境部「史上權力最大」 只為實現兩個目標

參考消息網3月30日報道美國世界政治評論網站3月28日刊登題為《環境政策集中管理會加快中國社會的環保進程嗎?》的文章,作者為新美國安全中心能源經濟與安全項目研究員尼爾·巴蒂亞。文章稱,中國整個領導班子明顯表達了建設「生態文明」的政治意願,設立新的環保部門只是落實這一意願的第一步。

文章稱,中國國務院新設置了一個生態環境部。該部的負責人為李干傑,李干傑2017年6月開始出任當時的環境保護部部長。生態環境部的職責很寬泛,既包括環境保護部先前管轄的事務,也包括此前屬於發改委職責的氣候變暖政策管理,還包括水環境管理。

文章認為,中國設立生態環境部是為了讓該部門集中管理中國社會的環保事務。正如美國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高級顧問傑克遜·尤因所說,這個新成立的部門至少理論上是「中國現代史上負責環境問題的權力最大的機構」。中國政府這樣收攏環境監管政策大權,多半是為了實現兩個密切相關的目標。這兩個目標能否實現,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個新組建部委擁有多大權力,能否在中國面臨國內外的環境和氣候問題的情況下,充當實施雄心勃勃的行動的有效工具。

文章稱,第一個目標是證明中國領導人及各個政府機構正在全力投入對氣候變暖問題的應對,積極制定環保政策。在不久前的全國人大會議閉幕會上,中國領導人宣布中國「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實的措施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自從特朗普總統宣布打算讓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以來,中國就在迅速填補美國留下的真空。

文章分析稱,雖然中國希望美國重新加入《巴黎協定》,但也樂於收穫軟實力方面的回報。提高這個新部委的職權和形象會傳遞出強有力的信號,即北京至少已經開始改善環境治理,而同時,美國在特朗普政府的領導下對這些問題的重視程度卻不斷下降。對應所作承諾,就在近期,中國宣布該國2009年在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所作的減排保證已經提前完成。

文章稱,第二個目標是加強中央政府對環境政策的控制,以解決部門與部門之間壁壘森嚴、各自為政,以及中央政令無法貫徹到地方等問題。以往類似政策在貫徹執行過程中往往會遭到這些問題的掣肘。這一點利害攸關,因為當前北京正推出全國性的排放配額交易機制,要在一個基本仍為政府指令型的經濟中建立一套複雜的減排機制。

文章稱,中國領導人希望新成立的生態環境部能夠整合這些挑戰並進行集中管理。但是,在部級機構的組織結構圖上調整職責歸屬容易,要讓這些調整真正落地卻困難多了。

文章認為,這兩個目標的實現還取決於中國的宏觀經濟狀況。

文章表示,作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大國之一,中國對於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暖成功與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然,中國能夠實現自己的環境抱負,對中國人民的長遠健康同樣至關重要。特別是在美國不承擔領導責任的情況下,中國對亞洲的政治、經濟影響力將決定世界半數以上人口的經濟、能源安全發展軌跡。中國整個領導班子明顯表達了建設「生態文明」的政治意願,設立新的環保部門只是落實這一意願的第一步。

這是2017年10月31日拍攝的河北省邯鄲市叢台區紫山公園。紫山原是一座廢棄礦山,近年來叢台區加強環境治理,關停取締紫山附近小煤窯,整治工礦廢棄地。紫山生態修復工程使周邊環境質量得到提升。新華社記者 王曉 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朝韓美三方在芬蘭舉行閉門會談 討論半島局勢問題
中國去年新生人口同比減63萬 媒體:是否存生育危機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