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歲男星胃癌去世!身體出現4個癥狀請小心,或是胃癌前兆!
健康科普,來看看【百科名醫】吧!
2018年元旦,當大家都沉浸在節日的喜悅氣氛中時,娛樂圈有一位年輕的男演員因為癌症去世了,年僅20多歲。他叫王苗,從生病住院到去世,一個鮮活的生命在短短20天便離開了我們。或許你不認識他,但是他的經歷卻不得不讓你注意!
胃癌是全球第五大常見癌症,是導致癌症相關死亡的第三大原因。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全球每年有723000例胃癌死亡病例。東亞和東歐是胃癌的高發地區。我國的胃癌發病率和生存率不容樂觀。2018年2月,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最新全國癌症統計數據顯示,按新發病例數,胃癌排在第二,僅次於肺癌。按照惡性腫瘤死亡率,胃癌排在第三,僅次於肺癌和胃癌。
目前我國每年胃癌新發病例大概有68萬例,佔全球總數的一半左右,早期發現胃癌是提高胃癌治療效果的關鍵,但是大部分患者發現時已經是中晚期胃癌。其實……胃癌在早期是有徵兆的!
胃癌早期常無特異的癥狀,甚至毫無癥狀,隨著腫瘤的進展,影響胃的功能時才出現較明顯的癥狀,但這些癥狀也並非胃癌所特有,常與慢性胃炎、潰瘍病等慢性胃疾病相似。有時甚至是出現了明顯的消化道梗阻、發現腹部包快或出現轉移時才被發現,因此,應該在有以下的一些胃病癥狀出現時,及時去醫院就診,行X線鋇餐造影或胃鏡檢查來明確,這些常見典型癥狀有:
1.胃痛
胃部疼痛是胃癌最常見的癥狀,也是最不特異而容易被忽視的癥狀。開始僅僅是感到上腹部不適,常被患者誤認為是胃炎或潰瘍病,治療後癥狀可暫時緩解。短期內又有發作者,就要予以重視,如病變發生在患者的胃竇部,則可誘發十二指腸的功能改變,出現類似潰瘍病的節律性疼痛,也常被患者忽視,直到出現持續性疼痛甚至出現黑便或嘔血等癥狀時才引起患者的注意,而此時患者的病情往往已發展到了胃癌的晚期,失去了治療的最佳時機。因此,必須警惕胃部疼痛這一無特殊性的胃癌早期信號,特別是年齡在40歲以上的人更應注意,並及時做胃鏡檢查以明確診斷。
2.食慾減退,消瘦,乏力
這是另一組常見而又不特異的胃癌的癥狀,當與胃痛同時出現,而又排除了肝炎時,應該重視。
3.噁心嘔吐
噁心常常是胃癌引起消化道梗阻時所致。
4.便血
出血和黑便也可在早期出現,平日無胃病的老年人,一旦出現黑便尤應警惕胃癌的發生。
除上述癥狀之外,胃癌患者也會出現腹瀉、便秘、輕度貧血、下腹不適、也可以有發熱,也有些患者甚至可以先出現轉移灶的癥狀,如鎖骨上淋巴結腫大,臍部腫塊等。
胃癌可以治好嗎?被診斷為胃癌最多可活多長時間?
早期胃癌患者手術後5年生存率可以達到90%~95%。但是如果胃癌發展到了晚期,療效便不甚理想了。因此,早期發現胃癌,是延長胃癌患者生存期的重要一環。
Ⅰ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為90%~95%,Ⅱ期為60%~80%,Ⅲ期為27%~39%。Ⅳ期是17%。
治療方法是否得當是影響胃癌晚期能活多久的最主要因素。就晚期胃癌的治療方法而言,手術切除的可能性很低,大多要依靠藥物治療,即化療及中藥治療。
外科手術是胃癌的主要治療手段,也是目前能惟一治癒胃癌的方法,病人全身情況允許時,都應手術治療。胃癌的手術方式有三種,根治性切除,姑息性切除以及短路手術。手術後1年內每3個月複查1次,第1~2年每半年複查1次,2~5年後每年複查1次。5年以上可以每2年複查一次。其他的治療方法包括化療、放療、免疫治療、生物治療等等。根據患者的情況,選擇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


※獨一無二!熊貓血算什麼?准媽媽血型全世界都沒見過!
※這3種花再好看也不能養在家裡!夾竹桃有劇毒為啥還種植?
TAG:百科名醫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