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傳 Uber 退出印度市場,這可能是改善財務的最新一步

傳 Uber 退出印度市場,這可能是改善財務的最新一步

在中國、俄羅斯、東南亞市場後,Uber 公司可能要退出印度市場了。

路透社援引信源信息稱,Uber 公司與競爭對手 Ola 在過去 1 年至少接觸了 2 次,協商合併的可能性。兩家打車公司背後的大股東都是軟銀。

協商沒談攏,主要分歧是合併後公司的主導權。在提議中,Uber 公司提出,由 Uber 公司掌握控股股份。在此前的幾次合併中,Uber 都持有少數股份。

針對上述傳聞,Ola 公司稱他們在「持續尋找擴張的機會」。Uber 公司則稱,退出東南亞市場後,Uber 公司將有能力在包括印度在內的核心市場加倍投資。

與東南亞市場不同的是,印度業務對於 Uber 公司更重要些。在東南亞,受限於私家車的安全性被懷疑、用戶習慣於現金支付等問題,Uber 公司一直在追趕競爭對手 Grab 公司。

相比之下,印度業務已經為 Uber 公司帶來相當規模的訂單量,印度業務佔據 Uber 公司總訂單量的 10%。在 2 月份,Dara Khosrowshahi 拜訪印度時稱:「印度是我們增長計劃中一塊重要的部分。」他還說,印度是 Uber 公司增長情況最健康的市場。

在賣掉東南亞業務時,Uber CEO Dara Khosrowshahi在給團隊的公開信中稱,他們不會將「(與當地競爭對手)合併」作為公司策略,似乎是計劃暫停出售新興市場業務。

但 Uber 退出印度市場看上去還是有可能的,推動力來自於 Uber 公司的大股東軟銀。

在 1 月份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Uber 董事會成員、軟銀千億基金 Vision Fund 的 CEO Rajeev Misra 稱,他正在極力提議 Uber 專註在美國和歐洲市場的業務,減輕全球擴張的力度。

昨天,Rajeev Misra 公布了該基金未來 2 年的計劃。Vision Fund 準備在接下來 2 年再投資 30 家公司,並推動部分所投公司合併。對於軟銀來說,通過投資、合併可以推動公司佔據儘可能大的市場份額,更有可能產生盈利。

推動 Ola 公司與 Uber 印度業務合併,可能是軟銀最新的動作。

從 2015 年投資 Ola 公司開始,軟銀公司在過去幾年投資了 Uber 大量的競爭對手,主要就是 Grab、滴滴出行、99(已被滴滴出行收購)。去年 8 月份,在投資 Uber 公司前,軟銀還曾表示對 Lyft 公司感興趣,但沒有出錢投資。 Grab、滴滴出行已經收購了 Uber 在當地市場的業務。

Uber 公司現在面臨的問題是,是否為了上市準備一份更好看的財務數據,準備有選擇地砍掉新興市場的業務。Uber 計劃在 2019 年上市。

非洲、印度等地區都被看作是 Uber 未來增長動力。例如 Uber 在 2013 年開始進駐的非洲市場,埃及等地區是 Uber 目前增長最快的幾個城市。但新興市場還在遭受司機指責收入過低、監管加嚴的問題。

原本 Uber 還能依靠成熟市場獲得利潤補貼新市場,現在無法推行這套策略。即便是 Uber 公司最成熟的幾個市場,美國和巴西,Uber 仍然沒能獲得盈利,短期內也似乎不會盈利。

Uber 在美國和巴西市場分別擁有 72% 和 80% 的份額,但美國的 Lyft、巴西的 Cabify、99 和 Uber 公司在補貼、競爭市場份額這件事上還停不下來,Uber 在巴西還差點因為監管被封禁。滴滴出行已經收購了 99,作為其落地海外市場的第一站。

去年 11 月份,Uber 公司還說,由於競爭,美國業務在接下來的 6 個月都不會盈利。就在 1 年半前,2016 年 4 月,Uber 曾宣布美國市場已經盈利。在過去 1 年時間內,由於 Uber 公司一系列的醜聞,Lyft 公司從 Uber 公司手裡分到了一部分的市場份額。Uber 在美國市場的佔比原本達到了 82%。

題圖來自:pixabay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好奇怪下載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蘋果新總部大樓雖美,但已經有 3 個人撞得頭破血流
偉大迷人的設計師紀梵希去世,戰後時尚的黃金一代凋零殆盡

TAG:好奇心日報 |